12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兰州召开人才工作新闻发布会。小编了解到,兰州市全面贯彻“全球人才”理念,同时推进人才聚集,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激励机制,实现了人才总数的不断提高和人才结构的不断优化。自去年以来,该市的净人口增加了160000以上。与西部其他城市人口净流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兰州市人才人口的吸收能力日益增强。
&研究和发布30多项人才工作制度措施
&在小编招待会上,兰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旭说,兰州紧紧围绕着兰州市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兰州引进急需人才的办法”、“兰州市实施产业平台人才聚集计划”、“兰州市外籍人才工作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300000名在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兰州金城聚英人才计划”等制度措施。人才的培养、引进、流动和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制约人才发展的制度性和制度性障碍也逐渐得到解决。
&
&
&已经建成了4480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里面有“提包入住”。
&据报道,兰州牢固树立了“全球人才”的概念,充分发挥了省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把中央和省级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的高层次人才纳入了兰州市人才服务保障的范围。享受金融、项目支持、专业职称工资、保险医疗、住房保障、莱兰落户、配偶就业安置、子女入学、服务保障等优惠政策,形成“1#9”人才配套保障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王旭说,三年来,兰州落实了八千多万元优惠政策,建设了4480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可以“包住”,用“真金银”和“真感情”来保证兰州后方各类人才的安居乐业。
&累计投资1.9亿元,支持442个重点人才项目。
&据悉,兰州市实施了产业平台集聚规划,建立了2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了21名院士,充分发挥了高端人才的主导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制约全市生物医学、信息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三维打印、空间测绘等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广泛实施市重点人才项目和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支持计划;
&连续举办了四届“动态晋城”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竞赛,累计投资1.9亿元,支持重点人才项目442项,单项最大支持200万元,研发投入21.8亿元,销售69.7亿元,利税10.88亿元。我们将设立20亿元的兰州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和兰州科技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累计贷款43.94亿元,以股权投资、贴现贷款、免费资金和投资补贴等形式全力支持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自去年以来,该市的净人口增加了160000以上。
&据悉,兰州已大力建设全开放人才聚集高地,在美国硅谷以及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地设立了15个人才工作站。最近,兰州大学在北京建立了一个人才工作站。继续加强人才引进,坚持力量与灵活性相结合,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三年来,全市共引进高层次人才2559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375人,一流大学优秀毕业生392人。特别是通过实施“300000大学生留在兰创业就业计划”,进一步放宽了对大中专学生的落户限制,基本扭转了青年人口持续下降的趋势。自去年以来,全市净人口增长了160000多人,与西部其他城市的人口净流出形成鲜明对比,人才人口的吸收能力日益增强。
&兰州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工业园明年投入运营
&兰州启动实施“晋城吉英”人才规划,先后从全市各行业选拔和表彰了“夕阳红”专家、首席专家、青年专家、“晋城工匠”134、“兰州领导人才”、“晋城文化名师”、“晋城名师”、“晋城名师”等地方优秀人才,如近2000名地方优秀人才,如“兰州领导人才”、“晋城文化名师”、“晋城文化名师”、“晋城名师”、“晋城文化名师”、“晋城名师”、“晋城文化名师”、“晋城名师”、“晋城名师”等。“晋城名医”、“金蓝领”等。兰州市每年对各类优秀人才给予最多100000元的工作补贴和200000元的就业期奖励,并通过设立工作室来支持他们开展科研,解决关键问题,培养青年人才,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围绕进一步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大力推进兰州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工业园的建设,该工业园区预计将于明年正式投入运行,届时将形成集“培育、孵化、展示、交易”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化人力资源市场模式。
&王旭在小编招待会上说,今后,兰州还将努力打破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的障碍,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和保障政策,以广阔的职业平台、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和良好的发展环境留住和吸引人才,努力形成各方力量参与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研发、创新和创业环境,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和创业的活力,为兰州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更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