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庭孩子都少了,一个的居多,所以每一个父母对孩子都是关爱有加,不想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只希望孩子体验快乐的东西,根本不考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体验快乐,更需要对愤怒、沮伤、悲痛、失望进行体验。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相关内容。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让孩子学会理智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当一个人失去理智的时候,大多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而孩子的控制能力更差,随情绪的波动更大,所以,家长要注意合理的引导孩子学会理智,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更是孩子走向成熟的标志。
让孩子学会识别自已的情绪
在孩子的情绪大起大落或不能控制自已的时候,父母要不要对孩子立马制止并大责骂孩子,而应等孩子的情绪平静以后,引导孩子反醒,让孩子能认清自已情绪的危害,并学着在以后控制自已的情绪,久而久之,孩子的自控能力就会增强和提高。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给孩子合理宣泄情绪的机会
作为孩子少不了发脾气、耍性子的时候,这个时候,父母不要给孩子贴上脾气坏或这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标签,而应该给孩子合理发泄情绪的机会,并且要帮助孩子一起排除孩子的苦脑和担忧,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允许孩子宣泄情绪,也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对情绪的自控的一个有效办法。
家长如何控制孩子情绪失控
引导孩子:当孩子情绪不高时,或者比较烦躁、生气,可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不要发脾气;比如教给孩子一些深呼吸调节愤怒的情绪,能让孩子的情绪得到一定的缓和和调整。
帮孩子分析原因:当孩子遇到困难乱发脾气时,做父母的应该先帮助孩子会分析问题原因所在,找到根源,想想有没有解决的好方法,帮孩子解开困扰,自然孩子就没有脾气了。
转移孩子注意力:对于孩子来说,调节情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注意力转移,父母不妨试着引导孩子去做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事情,缓解孩子的情绪。
教育孩子换位思考问题:有时候小孩子难免钻牛角尖,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学会换位思考问题,说不定就能豁然开朗了。
家长要以身作则:在教育孩子调节情绪前,父母应该先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情绪容易失控的父母往往会影响孩子情绪,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先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给孩子创造幸福的环境:让孩子生活在幸福的家庭氛围中,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加重浓浓的亲情,没什么比幸福更能让孩子满足。
怎样在孩子面前控制好情绪
改变不合理观念。宝宝犯错后还屡教不改,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为他收拾烂摊子,确实是很让家长们费心。做情绪的主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我们原来的观点,让自己更“舒心”一些。
比如,我们可以跟自己说孩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孩子出错、遇到问题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多次教导都不听,或许是我们和孩子相互沟通不够,或者是让他改正的方式不对。 如今,情商的重要价值已经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而人们评价一个人的情商如何通常会看这个人对于自身情绪的控制力。事实上,家庭是孩子学习情绪能力最重要的开始,父母更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绪教练,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情绪教育问题上通常“手足无措,烦恼不已”。
孩子情绪学习经验深受父母的影响,父母同时也是稳定孩子情绪的最主要来源。父母本身应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情绪,挫折忍受度高。提高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是现代父母的必修课。
三个步骤破解孩子情绪密码
培养情绪能力,愈早开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时,父母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1: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情绪反应,父母要先用倾听的技巧,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知道你愿意理解他的感受,就会慢慢将心情沉淀下来。
情绪是自然产生的主观感受,因此没有对错之分。它一旦涌现就需要有效抒解的管道。在孩子出现负面的情绪时,大人往往会压抑孩子情绪,而不能提供孩子一个实际练习面对和处理负向情绪的机会。如此一来,孩子表面上可能没事,但内心那股气依然存在,情绪垃圾愈积愈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绪表现当成工具,对父母予取予求。要让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觉都是可以被接纳的,但是不当的行为必须被规范。
步骤2:协助孩子觉察、表达情绪,并厘清原因
父母要像一面情绪镜子,运用言语反映孩子的真实感受,协助孩子觉察、认清自己的情绪,回应孩子的感受,可以让孩子明了自己的感觉。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引导协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找到情绪反应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然后对症下药。
步骤3:引导孩子调整认知,思考解决方案
等孩子情绪缓和下来,引导他调整认知,从另一种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扰的事情。引导孩子往积极的方面思考,帮助孩子脱离负面情绪。
四个处方笺提升情绪力
处方笺1:身心觉察,换个想法更好
情绪管理的基础是自我觉察。父母要多和孩子谈感受,让孩子和他的感觉在一起,帮孩子把潜藏的感觉引发出来。孩子的情绪反应,特别容易牵动生理的变化,平时可多和孩子练习身体放松技巧,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觉察力,稳定情绪波动。
处方笺2:爱与肯定,累积快乐存折
童年积存的正向情绪,是孩子未来遭遇挫折时可吃的老本。正向情绪可拓展孩子的认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的,负面情绪会削弱孩子的忍受度。正向的情绪经验存得愈多,孩子就愈有勇气面对困境,消除负向情绪。
但建构孩子的正向情绪并不是教孩子盲目的乐观,或者否认、避免负面情绪。充足的安全感、肯定孩子的自我、温暖热情的家庭气氛等都能为孩子架设一张“情绪安全网”。
处方笺3:亲子共读,丰富情绪语汇
能够表达自我感受的孩子,比较不会把情绪反应在行为上,也比较不容易把情绪转成生理反应。由亲子共读,让孩子累积丰富多元的“情绪语汇”。情绪语汇帮助孩子标示不同情绪状态,学习用适切的语言描述自己确切的感受。
处方笺4:身教重于一切
良好的典范胜过千言万语。在处理孩子情绪之前,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处理情绪时要言行一致。孩子会透过观察、模仿,不断吸收父母因应情绪的风格,在孩子面前适当表现你的情绪益显重要。偶尔和孩子分享自己如何从错误中学习的往事,也有助于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