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孩子一个好环境和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成长中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好的言行举止也会养成孩子好的言行举止。
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到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减少给孩子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2、注重孩子的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了解当前孩子的特点,不拔苗助长,该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
不要觉得为了孩子好,免得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社会上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信奉宁缺勿滥,过犹不及。
3、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
不要轻易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最好不要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其实,小孩子和大人也是一样的,当着别人的面被教训也是很难过的。
不要小看小孩子的领悟能力,小孩子在做某件事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父母,在你不允许他做的情况下,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就能明白有所顾忌,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
如果你怕孩子不能明白,也可以提前在家和孩子讲好,要做某件事时"如果你看见爸爸摇头,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点头,那就是同意了。"这样子尊重孩子的方法去做,要比直接大声的喝止来得有效。
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学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管在什么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
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对待孩子不要去撒谎,等孩子发现了欺骗会更加苦恼,同时也会学会撒谎这个坏毛病。
同时在与孩子沟通时用孩子听得懂的话去说,千万不要用大人的思维只是一贯的说教,那是没有任何效果的。还要把事情说得简洁明了,毕竟孩子思考不了那么多。
注意事项
1、注意孩子的饮食
在孩子的饮食上要注意饮食习惯,到点就要吃饭,规律的饮食,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要注意食物配比的均衡,如果说一天中的饮食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让营养均衡一些。
养成一个良好的吃饭习惯也是必须的,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减少孩子对垃圾食品的食用,虽然不能避免孩子吃垃圾食品,但是要做到能不吃就尽可能不吃,对零食最好是定量,要不然吃多零食会影响主食。
2、注意穿衣和预防疾病
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冷,每天都把孩子裹得好几层,差不多就行,往往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因为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更不容易好。
如果没办法判断孩子的冷热,摸一抹孩子后脖子。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也非常重要的,给孩子勤洗手,毕竟小孩子好奇心重会乱摸,从手里把病菌带入口中。
&不要急着批评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要记住一点,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瓶、养玻璃窗、养盘子、养锅碗瓢盆,除了孩子其他的物品都是有替代品的,只有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孩童时期的他犯了错误他自己也很恐慌,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一步,这时如果家长批头盖脸就是一通骂的话,孩子以后就会对尝试新鲜事物有抵触,他会害怕搞砸,面对孩子犯错家长要先安慰,不要着急批评。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在医学领域有过十分重要发现和突破的科学家。当记者采访他:你为什么会比一般的人更具有创造力,究竟是什么妙法能使你超乎“凡人”。
他的回答很意外:这和我幼儿时期母亲的教育方式有关。记得又一次我想自己在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我没抓牢,掉地上了,牛奶溅的满地都是。
母亲问询赶来,本来我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母亲走到我跟前并没有批评我,她说:‘哇!你制造了的麻烦可真是棒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汪牛奶呢!哎!反正牛奶都已经洒完了,那么在我们打扫干净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呢?’
我听到母亲这样说,高兴极了,立刻就在牛奶中玩了起来。几分钟后,母亲对我说:‘今后无论什么时候,遇到这种事情,你都必须把它打扫干净,并把每件东西放到原位。好了,我们开始打扫把,你打算怎么打扫呢?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拖把,你想用哪一种呢?’我选择了海绵,我和妈妈一起把满地的牛奶打扫干净了。
说到这作为母亲的你会不会觉得太纵容孩子了,做错事情了还要让他玩。
其实不是玩,而是先让他放松心情,从做错事情的懊恼中走出来,然后在来面对这件事情,既然错误已经犯下了,如果仅仅是打骂一通,接下来打扫的事情,还是父母帮他完成,或者他被迫不情愿的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不会任何东西,只会让孩子对错误感到恐惧,长大后不敢尝试新鲜事物。
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
上面我们看到了,母亲问了一句“你打算怎么打扫?”这一句话有太多的内容了,首先是“你”,就确定了这个错误是你犯下的,虽然我没有吵你,其次是“打扫”也就是再告诉孩子犯下的错误要承担后果,最后还有“打算怎么”,这个语气跟“你去打扫干净”完全不一样,对于小孩子来讲打扫卫生这件事情可能还不会,所以要有父母带领着学习,其次是给孩子一种暗示:你可以跟父母商量,虽然你不会,记住以后犯了错误,如果自己处理不了还有父母在你身后。通过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处理错误,如何在以后面对错误面对挫折。
接着上面的故事说
科学家说完,记者投去了羡慕的眼光,紧接着科学家又说了:这还没完呢,等我们打扫完之后,我母亲说,刚才,你所做的是用你的两只小手拿起来大牛奶瓶子的实验已经失败了,现在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把它拿起来,而不让他掉下去。
通过玩耍学习,我发现,只要用双手抓住顶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会从我的手里滑掉了!
从那以后,我知道我不必再害怕犯任何错误了,因为错误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良机,科学家实验也是这样,即使实验失败了,我还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的。
3引导孩子预见事物的后果
也许很多父母看到这里就该说,那家里有多少东西够孩子摔啊!确实,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很多物质条件。
假如孩子知道自己会摔破花盆、打碎茶杯、摔坏盘子,他肯定不会去做,但是孩子的经历比较简单做什么事情肯定不像大人一样想的周全。针对这一点,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去猜测事情发生的后果,让孩子考虑是不是接受这样的后果。
这样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联想父母之前说的话,从而反省自己的行为,由此做出比较正确的选择,并慢慢的掌握预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