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怎么磨炼孩子的意志力才会让孩子学会坚持到底

常见问题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如何对孩子进行意志力教育培养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意志力训练

 意志品质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一个小孩子、幼儿和小学低年级会表现出意志品质的初步状态。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意志品质的各个因素发展很快。因此,必须从小抓紧意志品质的培养,一点也不能放松。那么,父母们应该怎样进行培养呢?有专家表示:意志品质应在家庭教育的实践行动中培养。
·父母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
尝试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孩子进取心的又一要素。目标对激发进取心十分重要。没有目标便没有动力。但目标必须适当,目标过低没有推动作用;目标过高而达不到,便会挫伤信心。因此,父母应协助孩子制定适当的目标。
制订目标
完美父母易教出自卑儿童
别把父母的梦想强加给孩子
·磨练意志需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一般,性格懦弱的孩子,意志品质大都较为脆弱,做父母的就更应放手让他自己活动,积极鼓励他,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而对于天性活泼、好表现自己的孩子,也要多指点,多约束,给他创造“逆境”,多设障碍,以磨炼孩子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教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
让孩子与挫折握手言欢
面对挫折,要做得更好
但孩子经受挫折并不是越多越好
在挫折教育中,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要让孩子在不断的挫折中接受挫折教育。”似乎孩子经受的挫折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心理学家们为挫折这样定义:“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既然挫折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就绝不该是越多越好。因为,过多的挫折,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变得自卑和软弱,所以,挫折教育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不应该超过必要的限度。
·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孩子在进行尝试中会遭遇失败的经历,但父母是不能为了“爱”他而代替他从事探索活动,仍应让他独自活动。只有让孩子学着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等孩子最终实现目标后,他才会会在兴奋中体验那分与众不同的成功和满足。从而达到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的目的。
·及时鼓励,哪怕是点滴的进步
不要把孩子看扁,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被发现、被肯定、被激励。要让孩子体会成就感,要挖掘孩子的潜能,就要懂得为其喝彩。因此,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父母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而不是等到孩子完全达到要求后再表扬。
父母应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
告诉孩子,你真棒
·教孩子学会为自己加油鼓劲
孩子需要激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这些激励不仅要来自于外部(父母),更要由内部(孩子自己)发出——自我激励。
教孩子学会对自己说我很棒
自我激励,给孩子学习热情
· 毅力也称意志力或坚持力,是成才者必须具备的最重要品质之一,日本家长普遍十分重视孩子毅力的培养。如下是他们种种培养孩子毅力的方法——
▲习惯成自然。孩子看“小人书”时,不妨要求他们从头至尾看完后再换另一本。孩子画一幅画时,务必请他们有始有终。孩子学洗自家衣服时,绝对不准借口累或手疼而半途而废……长此下去,习惯便成自然,“坚持”也不再是难以克服的困难了。

▲有意让孩子吃点苦。在物质条件过分优裕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缺乏毅力,由此可有意让孩子吃点苦,如上学挤公交车,在赤日炎炎下赶路,或裸身冬练等等。

怎么磨炼孩子的意志力才会让孩子学会坚持到底(图1)


▲自信与毅力息息相关。自卑者往往难有毅力,这是因为自信乃毅力的“精神基础”。
▲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锻练不仅可增强体质,而且还可增加心理承受能力——这与培养毅力实际上是一回事。
▲鼓励孩子一心一意做某件事。孩子的兴趣常常会很快转移,因而不少孩子今天学钢琴、明天学电脑、后天再学绘画,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学好。心理学家指出,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对培养毅力往往起负面影响。
▲家长须作出表率。如果家长自己都缺乏毅力,那么要求孩子有毅力基本上是一句空话。
▲遇到困难多作鼓励。对尚未“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孩子,在接受意志力考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意志消沉往往是难免的。此时,来自家长、教师乃至小伙伴的鼓励至关重要。一旦在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下鼓起勇气度过了难关,意志力即像打铁似地得到了有效的锤炼,本身就意味着心理素质的某种提高。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意志:
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使其具有强烈的上进心
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只有目的明确,才能自觉地坚持下去,无数革命先烈之所以能在极端艰险的环境中顽强斗争,表现出超凡的意志力,从根本上说是他们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家长培养孩子的意志时必须注意使孩子从小树雄心、立大志,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奋斗,这往往是孩子形成坚定意志的起点。提供榜样材料,使孩子从英雄模范事迹中受到启迪
英雄模范人物都有坚强的意志,如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高士其不顾病痛的折磨,顽强地写科普读物。孩子们对英雄模范的意志行动往往感动不已,由衷地敬佩并自觉不自觉地在行动中仿效学习。家长要搜集这些材料,特别是要多用与孩子同龄的优秀少年儿童的事迹教育孩子,使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发奋努力。
建立生活和学习制度,对孩子日常行为进行训练
为了使孩子的行为符合一定的社会要求,家长应当通过建立作息制度、学习检查制度、生活卫生制度等将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的要求具体化、规范化,并监督孩子严格执行。如果对孩子的行为放任自流,甚至对其不合理的要求给予满足,对于不正确的行为给予庇护,就会助长孩子的固执、自私、骄横、粗暴等行为,妨碍良好意志的形成。必要时家长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训练,在孩子学习时要求他“独立思考、干净整齐、按时完成”;在晚上睡觉时要求他“一定要按时上床”,在体育比赛时要求他“作风严谨、有备而去、奋力拼搏”等。
通过克服困难活动锻炼孩子,使其具有坚忍不拔毅力。
培养孩子分析能力,使其意志行动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我们所说的意志行动是符合社会公德的行动,而非危害社会的鲁莽行为。少年儿童能否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当即立断而不过于轻率,在执行过程中能否坚持到底而不过于僵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主客观情况能否进行正确而周密的分析,对行动目的、途径、方法和结局有无明确的认识。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分析问题、判断是非的能力,而不能什么事情都随大流。近年来社会中的一些消极现象相当严重,如办事托关系、一切向钱看,这对孩子们的心灵都有腐蚀作用。家长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坚决抵制各种丑恶现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