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少给予孩子赞扬
好多父母以为自己的孩子听话乖巧是应该的,不需要过多的赞扬。时间久了,连赞扬的话怎么说都忘记了。想一想你究竟有多久没有夸奖孩子了呢?多夸奖孩子,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自我认可。也会更加努力。
2、总是太忙,很少关心孩子
你什么时候最关心孩子?是不是在他最顽皮或者犯错误的时候?孩子经常犯错,是因为在孩子的意识里,只有他做错事或者调皮捣蛋,才会引起父母注意,所以他们才不改正错误。看过《欢乐颂》的应该看到过曲筱绡(王子文饰)说他成长环境和性格形成的原因吧?家长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无论多忙,都要抽空关心孩子,参与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孩子乖巧时,更需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是关注的。
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七个错误
3、家长过多的指示
美国曾经有过一项调查,统计了一下,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里,平均每半小时会发出17个指令,那些有问题的孩子,他们父母发出的指示更是高达35个。殊不知,指令越多,孩子越反逆。其实,很多的小事完全可以由着孩子自己去做,正好也开发了他的自主能力,当他有错误时,至于不是大错,等他犯了错,再去跟她说应该怎么做,他会更加深刻的认识。
4、家里无规矩
每个家庭都必须有一套自己的规矩,吃饭、睡觉、做事、一切事务都应该有作息时间和一定的行为规范哦~让孩子养成习惯。
5、父母太过于情绪化
当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就特别优待孩子,当烦心的时候,稍微不顺心就臭骂孩子,拿孩子出气。孩子的情绪随父母而起落,会觉得很没有安全感。
6、父母教育做法不一致
教育孩子最怕的是父母两个人的口径不一致,这时孩子会不知所措,或误认为总有一个人的话可以不理,那么以后呢?你对孩子的教育就会大打折扣。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老师,父母怎么做,有的时候孩子会学的。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除在学校以外,和家长的接触时间最长,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初中家长教育孩子的误区有哪些?改掉这些误区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01、失败时
成绩下降、比赛输了的时候,孩子往往心情沮丧,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此时,如果家长还对孩子说“你不行”,将更印证孩子的消极想法。
正确做法:家长应给予适当鼓励,帮助孩子分析失败原因,找出解决方法。要让孩子觉得失败并不是天赋不行,而是方法欠缺,态度不足。只要继续努力,下一次便有可能成功。
02、好奇探索时
孩子好奇心强,想探索周围世界的时候,家长既担心安全问题,又怕孩子能力不足,便拒绝孩子的请求,不让他们去尝试。这样做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关闭孩子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
正确做法:家长需要积极鼓励,并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工作,成为孩子身后最有力的后盾,为其前进探索铺好道路。
03、第一次干家务活时
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少爷、小公主,面对家务活,不少家长根本舍不得让孩子干。可这样做等于剥夺了孩子的劳动机会,时间长了,孩子自理能力得不到锻炼,就连生活学习也会变得缺乏计划、过于依赖家长。
正确做法:如果孩子想要尝试,家长就应该满足其要求,传授相应的劳动技能;面对不爱干活儿的孩子,家长还应积极引导,鼓励孩子多动手实践。
04、说出远大梦想时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对于一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观点,家长往往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草率下结论,否定孩子的梦想。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小时候对妈妈说想去月亮上玩,妈妈笑着说:“要记得回来啊。”后来,他成为登月第一人。
正确做法:家长千万不要嘲笑、否定孩子的梦想,应呵护好他们的纯真,鼓励其做个勇敢的追梦人,并为了实现理想而脚踏实地、努力学习。
05、走“弯路”时
当孩子走“弯路”时,家长因为预见到其中的种种艰难、挫折、失败,就想加以阻拦,保护他们不被伤害,并按照自己的安排走捷径。
正确做法:家长要知道,孩子该走的弯路还是要走,有时弯路反而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他们的逆商,收获难得的人生体验。
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好的导师,家长们一定要少说“你不行”,用陪伴、鼓励、引导,与孩子一起努力将“不行”转化为“能行”。
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七个错误
7、父母太爱面子
有的父母会因为孩子不争气而觉得丢脸,便强迫孩子加倍努力。如此勉强孩子,不切身体会孩子的处境,最终也是害了孩子。有的父母还特别爱拿别人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对比,去教育孩子,这样也顺很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