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态度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常见问题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如此一来,孩子就有能力去思索正面的答案,例如“比起上次还是略有进步”,或者是“学到了重要的经验,下次上台该做更充分的准备。”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能沉稳以对,并拥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压能力,在人际关系上也会得心应手。
父母亲该如何着手,培养孩子的自信?
事实上,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对其自信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若平时只是批评而极少给予表扬,父母亲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孩子心目中不佳的自我形象。 所以建议父母亲可以坐下来,写下孩子值得欣赏的优点。而在这想特别提醒家长的是,这些优点不该是孩子和别人比较的成果,而是孩子他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比如,“很有爱心,对小动物很好;很有礼貌,会主动和朋友打招呼”等等这些人格特质,而并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较之上的结果。如果要称赞孩子的学习表现,“学习很认真、负责,会自我督促念书”就会是更好的理由。多鼓励和肯定孩子,让他对自己有着合适的自信,会让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态度。
对孩子来说,父母可以给他们的最佳的礼物就是:一份无可救药的乐观心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只要孩子对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对未来有乐观的态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这孩子这辈子不会离幸福太远。
乐观孩子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懂得对事情做正面的思考。
我认识的一个孩子,有次老师当众批评他的历史成绩。大多数孩子都会因此而觉得有失颜面而耿耿于怀。然而他做了心态上的调整,笑着跟妈妈说:“幸好老师批评的是我最烂的一门科目,如果我最好的一门科目还被他批评,那我不就更惨了。”有这样的正面思维能力,就是乐观特质的精彩展现。因为他知道怎么在任何环境中看到事情的优点面,从而避免了负面情绪的不当干扰,而找到激励自己的动力。
为了帮助孩子学会看到事情的优点面,父母亲应常常用正向发问的方式启发孩子的思考,比如“今天认识的这个新同学,你觉得他有什么优点?”而在碰到挫折时,例如孩子上台演出不理想,爸妈不该说:“你今天怎么回事,表现得一塌糊涂。”而该用:“这次可能让你自己失望了,那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值得 肯定的部分呢?”如此一来,孩子就有能力去思索正面的答案,例如“比起上次还是略有进步”,或者是“学到了重要的经验,下次上台该做更充分的准备。”
正向思维能力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只要平时多花点心思,父母亲就能帮助孩子培养出乐观的正向思考习惯。
培养孩子的人际互动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应该要多安排些机会,欢迎孩子的玩伴来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学习,以及共同度过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如生日等)。重视情商的父母亲在孩子参加这些团体活动时,关注的焦点不会是孩子与他人的比较结果,例如“我的孩子个头比别人高多少?”,或者念着“我的孩子学习比别人快还是 慢?”父母亲该观察的是,孩子在和别人的互动当中,他是主动和他人说话?还是害羞不开口?当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是什么反应?而万一与他人发生矛盾,他又是如何回应的?为了防止自己又落入“与他人较量“的惯性思维中,家长们不妨准备个小的笔记本,提醒自己观察的重点,并做记录。
同时,也别忘了鼓励孩子主动向他人提供协助,这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特质。父母亲该多鼓励孩子观察别人的需求,而主动提供帮助。不妨常问孩子:“ 你有注意到有谁特别需要帮忙吗?”,“你觉得你能够做些什么去帮助别人吗?”而在孩子提供他人协助时,例如帮家人提东西,则该立刻给予及时的表扬,如此一 来,孩子就能够培养出团队意识及协作能力。日后无论对工作还是生活,皆会大有助益。主动做事的能力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两种人,一种人只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超出其工作范围的工作,一概不做,因为他觉得做得越多,自己就越亏;还有一种人,喜欢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即使是做简单的工作,也会尽力做好,超出别人的期待。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做事的能力呢?
首先,不包办,不替代,孩子有能力做到的事情,要允许孩子自己去做。比如,两三岁的孩子能够自己吃饭,七八岁的孩子能够自己收拾书包,那么家长一定要控制住自己动手替孩子做的冲动,让孩子自己去做。

其次,鼓励孩子多去尝试未知事物。孩子天生具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父母可以多为孩子提供探索的环境。孩子向外探索得越多,主动性就越强。



2、自我控制的能力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用血淋林的事实向我们说明了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如果这位女士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规则面前能够稍加考量,或许可以避免惨剧的发生。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呢?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要想孩子有好的自控力,首先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发火,怎么能期望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不闯红灯、不插队、不乱扔垃圾、公共场合不大声吵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需要父母以身作则,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种下自控力的种子,让孩子一生获益。
3独立思考的能力
能够独立思考,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在今天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中尤为重要。独立思考,才有创新的可能。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首先,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时候看到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情,父母喜欢急着去指导孩子,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经验直接传授给孩子,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剥夺了孩子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
其次,父母要允许孩子尝试和犯错。有的父母担心孩子走弯路,害怕孩子犯错误,所以凡事喜欢替孩子做决定,殊不知,这样做会剥夺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削弱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4
与人合作的能力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工作要求团队合作完成,所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对于孩子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非常重要。
如何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在家里,父母可以多给孩子创设与家人一起做事的环境,比如让孩子参与做家务,做饭时请孩子帮忙,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学会了分工合作。
在外面,父母可以多为孩子提供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机会,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孩子就会逐渐学会处理冲突,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5
承担责任的能力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能够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都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
首先,家长要分清哪些事情是孩子的责任,哪些事情是自己的责任,不要越位去把孩子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比如,家长常常为孩子写作业的事情焦虑,其实写作业是孩子的事情,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可以给孩子提建议,但是为学业负责的一定是孩子。
其次,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提供支持,但一定要鼓励孩子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要让孩子为自己错误所造成的后果负责。这样做,孩子才不会推卸责任,长大后成为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6
认识自己的能力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越多,就越能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从而更好地扬长避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活出自己的风采。
如何培养孩子认识自己的能力?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需要观察和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天赋和秉性,并顺应孩子的天性去教育孩子。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鼓励孩子多去尝试不同领域,让孩子在尝试中对自我有更深的认识,另外,广泛的阅读会为孩子提供更大的视野,帮助孩子认识自我。
7
同理他人的能力
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去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即能够对他人有同理心,是一个人高情商的表现之一。
如何培养孩子同理他人的能力?
首先,当孩子出现情绪时,父母要去共情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父母是否能够共情孩子会直接影响孩子同理他人的能力。
其次,当孩子出现与人为善的行为时,要及时赞扬孩子的正向行为;而当孩子出现攻击等可能伤害他人的行为时,要引导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督促孩子去安慰和帮助对方,而不是去惩罚孩子。
8
积极乐观的能力
同样一件事,你可以消极、负面地解读,也可以从积极、正向的角度阐释,而怎样的想法,就决定了你有怎样的情绪和行为。
如何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能力?
首先,父母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情感联结,父母的情感支持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乐观的品质。
其次,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调节认知,让孩子意识到困难只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克服困难就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这八种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成,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在日常互动中有意识地帮助和引导孩子,为孩子将来拥有幸福而成功的人生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