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不稳定因素太多、儿童拐卖现象依然猖獗。父母不可能每天24小时天天守着孩子,而防不胜防的危险又时刻牵动着做父母的心,这就要求必须给予孩子应有的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面对危险的能力。最近就有一个例子。
7月4日,浙江杭州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9岁女童章子欣被家中两位租客带走,未按约定带回孩子,8日凌晨,两租客在宁波自杀身亡,女童一直下落不明。事后记者对女童奶奶进行了采访,老人说两人看起来人很好,自己也不知怎么就被骗了,事发前半小时打过一次电话催促快带孙女回家。
很多家长认为的坏人都是自己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能看出来的坏人,我们可以防范,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坏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断地在尝试新的作案手段,甚至可以潜伏很久等待机会行动,而这些我们又如何分辨呢?
痛定思痛,坏人对孩子的迫害总是防不胜防,没有人希望发生不好的事情,所以我们首先要防范坏事的发生,但是如果已经阻止不了将要发生的坏事,我们也要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将伤害减小到最低。那么家长该怎么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唤醒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呢?
父母需教会孩子识别身边的危险,让其能健康长大
01.提防来路不明的 “老乡”
对于来路不明的“老乡”与邻居,家长们应该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警觉性,不轻信任何老乡,不将小孩单独托付给他们照顾;对从外地来的邻居,注意收集他们的信息,包括真实姓名乃至户籍所在地,这样报案后能提供更多线索。
02.认真聘请保姆
家长聘请保姆,应到正规的保姆介绍所,并保留好对方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生活近照,证实其家庭电话、地址、家人等信息有效可靠;留意经常与其来往的人员,一旦发生保姆拐卖孩子,警方可利用这些信息尽快找到犯罪嫌疑人。
03.常提醒孩子防备陌生人
告诉孩子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请陌生人带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车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给的食物。此外,还要和孩子“约法三章”,跟陌生人说话、接受陌生人的东西还有和陌生人走之前都要征求家长的同意。
当家里只有孩子一人在家时,要叮嘱好,假如有人敲门,一定要先通过猫眼看清来人的样貌,只要是陌生人,不管对方说什么都坚决不能开门:但鉴于现在也发生了很多熟人作案的案例,还是小心为上,除了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这样的至亲之外,任何人都不要放他们进来。除此之外,还可以跟孩子约定一个特殊密码,比如为了防止孩子上当受骗,可以与孩子约定好一个口令式密码,如果有陌生人跟孩子说,是爸爸妈妈让他来帮着接孩子的话,通过核对密码的方式能有效防止孩子受骗。
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不仅是孩子的事情
安装定位手表
举个例子:
花花在家里看动画片的时候,在少儿频道的广告时间,看到了一款儿童电话手表,花花就想到班上有好几个小朋友都有这样的电话手表,可以跟爸爸妈妈打电话,也可以视频,看起来特别厉害,花花非常喜欢也想要一个,于是周末便带着妈妈去商场看了这种电话手表。妈妈觉得这样的手表也挺划算的,于是就买下了。
有一次妈妈和姑姑带花花去公园玩的时候,两个人都以为另外一个人在看着花花就都去上厕所了,一出来就发现被落下的花花不见了,两个人边哭边找还是未果,赶紧报了公安局。警察问他孩子身上有没有带手机,妈妈刚说没有,但是突然又想起来,孩子带了电话手表,于是警察就根据电话手表的定位系统,很快找到了一个人坐在公园湖边的花花。
花花找不到姑姑和妈妈一个人坐在湖边哭得很厉害,见到妈妈之后,一下就扑进了妈妈的怀里,哭着说:“我以后再也不乱跑了。”
为孩子准备一只装有定位软件的手表,这样在孩子第一时间不见的时候求救警方,可以得到最快速的定位。并且接送孩子,也可以及时沟通信息,儿童在幼儿园或其它场所托管的时候,家长应与老师或看护人约定接孩子回家的人,并把接送人手机告诉老师或看护人;不能及时将孩子接回时,要主动致电老师或看护人,请其妥善看管。
孩子未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之前,父母需尽好看护的责任
有些家长的危险意识比较淡,带孩子外出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熟人,聊着聊着就把孩子的事忘记了,等到想起来时,发现孩子已经不在身边了。提醒家长,在带孩于坐车或外出游玩时,不要让孩子乱跑或离开自己的视线,家长注意不要在车上睡觉。也不要让孩子单独出门,哪怕只是去楼下或附近的商店买包盐。虽然说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但是在孩子不能够完全保护自我之前,最好还是由大人带领比较安全。
如果出了什么事情,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儿童失踪后不必等24小时,公安机关会立即启动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家长在报案时要说清孩子的年龄、面貌特征、衣着打扮、智商程度,最好是有孩子的生活照,而且要回忆一下孩子之前有没有什么异常。可以发动亲友在可行范围内进行寻找。可分成三层同时搜寻,第一层搜寻事发地的2公里以内,第二层到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去找,第三层搜寻住址的2公里以内。尽量保证有家长或亲友待在原地,等小孩原路返回寻找家长。
孩子健康安全的成长是父母最大的心愿,面对这个险象环生的社会环境,我们做父母的更需要多注意孩子的安全,时刻保持警惕,防范意外于未然。
那么,家长们您有没有系统的给孩子教过安全防范的知识呢?如果没有,赶快行动起来吧,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留言与果莓妈妈一起探讨!一,正确教育小孩与陌生人交往,不认识的人也有好人,坏人,但是现实中,很多家长动不动就有个口头禅:你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抓你!这无形中就让小孩觉得警察就是坏人!这个是非常不好输入观念。对小孩安全防范意识有很多误导。教育内容不要笼统,不能说不要和别人接触就结束了,可以把一些情形给孩子讲讲,那些是一定不能发生的,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让小孩明白,陌生人万一无缘无故与你交流,向你求助,比如认路啊,带东西,就要警醒了。让小孩明白,成年人或者是小孩的困难,只会找有权威威望的大人求助,是不会找小孩求助。
三、对陌生人递来的食物保持警惕,不经自己的亲人许可,是不能吃用。不与陌生 异性单独相处。不管是男还是女的,对触碰自己身体尤其是隐私部位,坚决拒绝并迅速离开,或大声向周围人求助。
四、,结合具体实例搞教育,一是各类视频或者图片可以给孩子讲讲,另外就是一些具体环境下,也可以给孩子说,比如晚上在无人地方,一定给孩子教育到不要随意和陌生人搭话,不要进陌生人的车,否则很麻烦,有问题可以到摄像头下或者人多的地方说,等等。
五、模拟练习,角色扮演,加强孩子的即兴应变能力,小孩子的意识不是很成熟,有时候吃东西,不该吃的让她少吃,该吃的让她多吃,她就会不明白,到底多吃还是不吃,毕竟分情况的。有时候陌生人也有好人,不能一味的让孩子拒绝陌生人。做公交地铁,陌生人让座,孩子不敢坐,也不说谢谢,学生家长给孩子吃的东西,孩子不敢接,上电梯时孩子不敢上,旁边的阿姨顺手拉着上了电梯,让孩子不要怕,上完电梯就走了。可以告诉孩子只要在家人或者老师的陪同,视线内,经过老师家长的默许,可以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自我防范意识从古自今都是在人们的心中,只不少,有的人天真无邪缺少自我防范意识,有的人从小受到黑暗势力的影响,对任何人都带有很强的防范意识,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对的,每个人既不应该意识太淡薄,也不应该太强烈,那么如何加强孩子自我防范意识呢?
引导孩子乐观向上,生活中,持乐天派的人不少,他们总是高高兴兴地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人生,尽可能地活得爽快,活得开心。可是在家庭和学校里也有些孩子性格内向、孤僻,尤其是女孩有点像林黛玉,多愁善感。有点什么难事,就愁眉紧锁,闷闷不乐。甚至秋天树枯,花落了,也伤感一阵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就难过得睡不着觉。同学中有了点矛盾,就忧虑得流泪,感情脆弱。在她们的脸上很难找到笑容。
笑是一种性格,一种胸怀;笑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技术。经过培养和训练,这种笑对人生的能力与技术就会越来越高。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笑对人生的能力呢?请家长们试试下面的几种方法,看看哪些对你的孩子有效。
多做些实事。忧虑常常源于无事可做,你看每次期末考试前,孩子们很少忧虑,因为要忙着备考,而每当考完之后,她们忧虑的时间就明显增多。这时你可以引导她们做简单的事,如背几个单词,背一首短诗,算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人在一件又一件不断做实事的过程中,心里会产生自豪感、快乐感。至少在忙着做实事的时候,没有时间烦恼、忧虑。另外,对别人、对集体,对国家有益的,实实在在的事做得多了,无愧于人生,无愧于他人,无愧于集体,无愧于国家,才能笑据调查,仅北京儿童医院每年救治意外伤害就有上千例,那么在全国,就更多了。卫生部1993年做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表明,意外伤害已经成为我国0~14岁儿童总死亡率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人为因素占了90%以上,多数是因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社会隐患增加,以及家长抚养孩子不细心等。
儿童生性好动,对任何事情充满好奇,但由于缺少生活经验,自控能力差,往往酿成悲剧。有一个山西农村小学的孩子,自己把笔帽放在嘴里吸着玩,不想呛到了气管里。北京儿童医院每年收治的气管异物的患儿就有600多例,如果家长对孩子从小就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这种意外就会少发生,或者不发生。
意外伤害不仅造成家庭、社会的经济损失,更重要是给受害者的家庭,带来了不可弥补的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打击。这个问题值得足够警惕。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是对学生的要求,现在社会在貌似安定的情况下,人们在多重压力的打击下,无法喘息,出现许多报复社会人,他们怀着一颗愤怒的心,对无辜的人们进行着报复,农民工杀害小孩事件,公交车拿刀杀人事件等,以上是如何增强孩子的防范意识的方法,希望对孩子们有所帮助。
&自我防范意识从古自今都是在人们的心中,只不少,有的人天真无邪缺少自我防范意识,有的人从小受到黑暗势力的影响,对任何人都带有很强的防范意识,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对的,每个人既不应该意识太淡薄,也不应该太强烈,那么如何加强孩子自我防范意识呢?
引导孩子乐观向上,生活中,持乐天派的人不少,他们总是高高兴兴地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人生,尽可能地活得爽快,活得开心。可是在家庭和学校里也有些孩子性格内向、孤僻,尤其是女孩有点像林黛玉,多愁善感。有点什么难事,就愁眉紧锁,闷闷不乐。甚至秋天树枯,花落了,也伤感一阵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就难过得睡不着觉。同学中有了点矛盾,就忧虑得流泪,感情脆弱。在她们的脸上很难找到笑容。
笑是一种性格,一种胸怀;笑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技术。经过培养和训练,这种笑对人生的能力与技术就会越来越高。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笑对人生的能力呢?请家长们试试下面的几种方法,看看哪些对你的孩子有效。
多做些实事。忧虑常常源于无事可做,你看每次期末考试前,孩子们很少忧虑,因为要忙着备考,而每当考完之后,她们忧虑的时间就明显增多。这时你可以引导她们做简单的事,如背几个单词,背一首短诗,算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人在一件又一件不断做实事的过程中,心里会产生自豪感、快乐感。至少在忙着做实事的时候,没有时间烦恼、忧虑。另外,对别人、对集体,对国家有益的,实实在在的事做得多了,无愧于人生,无愧于他人,无愧于集体,无愧于国家,才能笑据调查,仅北京儿童医院每年救治意外伤害就有上千例,那么在全国,就更多了。卫生部1993年做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表明,意外伤害已经成为我国0~14岁儿童总死亡率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人为因素占了90%以上,多数是因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社会隐患增加,以及家长抚养孩子不细心等。
儿童生性好动,对任何事情充满好奇,但由于缺少生活经验,自控能力差,往往酿成悲剧。有一个山西农村小学的孩子,自己把笔帽放在嘴里吸着玩,不想呛到了气管里。北京儿童医院每年收治的气管异物的患儿就有600多例,如果家长对孩子从小就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这种意外就会少发生,或者不发生。
意外伤害不仅造成家庭、社会的经济损失,更重要是给受害者的家庭,带来了不可弥补的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打击。这个问题值得足够警惕。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是对学生的要求,现在社会在貌似安定的情况下,人们在多重压力的打击下,无法喘息,出现许多报复社会人,他们怀着一颗愤怒的心,对无辜的人们进行着报复,农民工杀害小孩事件,公交车拿刀杀人事件等,以上是如何增强孩子的防范意识的方法,希望对孩子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