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转户

粤港澳大湾区“抢人”怎么样?广州和深圳很难留住人才

居转户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100个城市加入了新一轮的“抢人”,近40个城市出台了人才购买政策,抢夺的激烈战争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去,除对北山

 ,100个城市加入了新一轮的“抢人”,近40个城市出台了人才购买政策,抢夺的激烈战争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去年,除对北山广高度重视外,粤港澳大湾区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对应届毕业生实行了相应的安置补贴和现金奖励,并启动了深圳“孔雀工程”、广州“红棉计划”、珠海“珠海卓越计划”等高层次人才招聘计划。港澳也不愿落后于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公布中长期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等。
智联招聘公司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与流动最新报告”显示,人才净流入非常强劲。湾区的总净流入率为1.39%,较去年同期的1.24%为高。
湾区人才供不应求,深圳和广州是人才的大供应国。
国家政策支持、经济和工业发展、就业和人才吸引等优势确实为广东、香港和澳门的大湾区带来了人才。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第三季度大湾地区大湾区人才供应由“供过于求”转为“供过于求”。
从大湾区等11个城市来看,第三季度深圳和广州的人才流入量很大。进入湾区的人才中,有70%选择广州或深圳,42.01%流向深圳,28.56%流向广州。
随着大量人才涌入大湾区的就业市场,就业竞争明显加剧。根据这份报告,第三季度,广东、香港和澳门的求职总人数同比增长36.89%,高于就业市场繁荣指数(CIER)显示的就业总需求同比增长(11.5%),这意味着找工作难度更大。例如,在深圳,根据去年10月发布的秋季雇主需求和白领人才供应数据,平均每51人就有一份工作。

粤港澳大湾区“抢人”怎么样?广州和深圳很难留住人才(图1)


谁去湾区找工作?一个追求稳定的年轻人?
这些人是谁,他们一路跑到湾区去找工作?根据这份报告,一幅流入湾区的人才画像:他们主要是在互联网、房地产和销售岗位工作的年轻人。大多数人来自广东省的非大湾区城市,这些城市可能离家很近,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占9.99%。其次是北京和湖南,分别占9.03%和7.58%。
就人才逃离北京和流入湾区而言,薪酬从来不是选择人才城市的唯一标准。引进人才 的政策、安置和生活费用是年轻一代考虑城市的重要因素。
根据这份报告,第三季度广东、香港和澳门大湾区的总平均工资为9344元/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698元/月)。这一工资水平处于城市群的第二梯队,仅略低于京津冀9579元/月,高于长三角、武汉、成都-重庆、长沙-株洲-湘潭等城市群。然而,与北京和上海不同的是,广州和深圳正在实施相对宽松的定居政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新生将获得定居补贴。
广州和深圳很难留住人才,珠海的高学历人才很难收获。
总的来说,吸引人才意味着他们一定能够留住他们。广州和深圳仍有大批人才外流。珠海是真正收获人才的大赢家。
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深圳和广州分别占总流出量的46.43%和29.34%。因此,事实上,广州和深圳的人才净流入率并不高,实际上是在大湾区内地9个城市之间的倒计时。珠海市是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也是吸纳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拥有60%的本科以上学历人才。
为什么广州和深圳不能留住人才,珠海却成了赢家?归根结底,它仍然是宜居的。一方面,珠海在过去两年中加强了吸引人才的政策。,它提议,人才可以连续10年获得50%的产权,高层次的人才可以获得600万住房补贴,在珠海创业,珠海一度成为全国第一家企业。另一方面,三地之间的工资并无显著差异,但珠海的价格比深圳低165%,比广州低4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