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63号国务院令,公布《居住证暂行条例》,《条例》将于1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23条,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为依据,以各地已出台的居住证制度为参考,注意与户口、身份证制度的比较,突出居住证的赋权功能,突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服务职能,在明确居住证的性质和申领条件的基础上,一方面确立了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另一方面鼓励各地不断创造条件提供更好的服务。
上述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主要有:一是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等九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理出入境证件、机动车登记等七项便利;二是通过梯度赋权机制要求各地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扩大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和便利的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并定期向社会公布;三是明确持证人申请登记居住地常住户口的衔接通道及各类城市确定落户条件的标准。
《条例》的公布施行,必将对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发挥重要作用。
关于居住证你需要明白的三大问题!
一、居住证到底有多少& 含金量&?
随着《居住证暂行条例》于下月1日起施行,我国将彻底告别& 暂住证&时代。居住证制度关乎亿万流动人口的切身利益,让我们看一看这次国家层面出台的规定赋予居住证多少& 含金量&?
1.门槛有多高?居住证含金量高不高,还得先看难不难申办。
2.福利有哪些?居住证最重要的含金量,自然是其附带的各项公共服务。
3.能不能落户?居住证的另一大关注焦点,就在于是否有转为户籍的通道。
二、居住证和暂住证有何区别?
对于居住证和暂住证的区别,中国人民大培学通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杜鹏表示,暂住证的初衷是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是临时性的,提供的服务较少;而此次条例中涉及的居住证办理是基于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居住了一定的时间,有稳定的住所或者职业等,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提到持证人享有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和一些办事便利,更加强调了外来人口可以享受到的权益。
三、居住证制度会否带来新的不公?
& 未来会不会在流动人口中分化形成居住证人群、非居住证人群等不同群体,带来新的不公?&来自广西崇左的& 北漂&黄志玮有这样的疑问。陆杰华建议,居住证制度应在门槛设计上遵循& 低门槛、广覆盖&原则,提高覆盖人口范围;在机制设计上遵循& 分步推进、稳步提高&原则,既考虑各地现实情况,也应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个人故事:从& 暂&到& 居&一字之差带来的生活变迁
中国发展最快的移民城市。1850万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就占了七成。
已经在这里生活了20年的北京人臧建鸣,至今还记得他1995年到深圳,第一件被告知的事情是要去办一张& 边防证&。毗邻香港的深圳当时执行非常严格的外来人员管理措施。没有& 边防证&,到了深圳也进不了特区。去单位上班后,他又办了一张& 劳务暂住证&,有效期一年,每年都要去重新办理。
他回忆说,有一天下班很晚,他忘记随身携带暂住证,便被拦在布吉关外,费尽口舌才回了家。
开始实施居住证制度。第一时间办理了居住证,臧建鸣十分高兴。从& 暂住&到& 居住&,一个字的变化,他感觉到了这座城市和一个国家流动人口管理的巨大变化。
到底有哪些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