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转户

加强应急人才的建设:应该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认同感

居转户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教育界政协委员、北京市昌平区副主任吴斌提出,要实现院前急救的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专业的急救队伍,以实现院

 教育界政协委员、北京市昌平区副主任吴斌提出,要实现院前急救的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专业的急救队伍,以实现院前急救的可持续发展。


以来,北京实施了“北京市院前急救服务条例”,加大了院前急救的总体规划和工作力度,明确了院前急救站和急救服务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创新了体制机制,大大改善了院前急救工作。,北京市院前急救服务知晓率达到95%。


然而,吴斌的研究发现,急救人才的建设仍然是急诊医疗服务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吴斌指出:第一,急救人才流动比例较高,只有45%的急救人才从事院前急救工作5年以上;第二,专业职称晋升压力很大,47%的急救人才认为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压力很大。第一,薪酬偏低,工作倦怠感明显。78%的急救人才因工资低、工作强度高而考虑离职;第二、工作成就感低,60%的急救人才反映工作成就感低。


吴斌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应急人才的建设。一是通过制定和完善培训方案开展继续教育;建立院前急救人才交流机制,将院前急救培训纳入住院培训体系;在市级职业院校、中等卫生学校建立“院前急救”专业等途径,加快全市院前急救工作对实用人才的需求,以补充急救人才的工作速度。


第二,增强院前急救人才的职业认同感.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院前急救人才的整体工资水平;改革专业职称晋升标准,增加中高级职称数量,在职业职称评估中注重就业年限、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评估;加强社会宣传,正确引导社会群体了解急救行业的现状,赢得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可和对急救人才的尊重。第三,为院前急救医生探索出路.完善院前急救人才的退出机制,探索院前急救岗位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相关康复机构的转岗模式,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