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宁波人来上海做金融,无锡人来上海做纺织,苏皖人到上海开码头,绍兴人到上海当师爷,句容人到上海开剃头店,山东人则来卖弄拳脚功夫。人们总是不安分于自己的乡土,渴望着走出去,在新的环境遇到新的人,感受新的习俗人情。新的生活里机遇与挑战总是孪生兄妹。长安,白居不易,上海亦然。
近代上海开埠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外地居民。上海也用海纳百川的气概,迎接& 新鲜血液&的输入。& 大海不辞溪涧水&,然而,无数人带着成长的梦想来到上海,也有无数人带着失意离开。近期《申》报& 申江人才&版将关注外地人才& 登陆&上海现象,调查上海新移民一代,讲述外地求职者在上海的奋斗故事。或辛酸或坎坷或顺利或荣耀,只是为了呈现出上海百态,都市里、职场里一个新人群的崛起。需要声明的是,这里& 外地人&的称呼并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他们是& 海&纳的& 百川&,他们是职场的新锐。
我是苏州人,学校里外地生源与上海生源比例约是1∶1。现在我们班外地生大部分都已签约。当初父母在家乡为我找好了工作,想让我留在身边。可是我是个男生,不想继续生活在熟悉的环境里,希望到外面打拼一番。毕竟,好男儿志在四方嘛。再说,个人又比较喜欢上海快节奏的生活。所以,现在是一定要留在上海了。当然我知道自己的这个选择意味着什么,放弃家乡安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照顾,在上海独自租房子生活,平时开销也比较大。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定走下去。我喜欢媒体方面的编辑和策划及多媒体的制作,因此大四上学期在一份平面媒体做过半年的市场助理,本来有希望续约,结果临时有个市场小组解散了,人员重新分配过了,于是职位没有空缺了。现在我正在努力找工作中,期望薪资是2000元以上,如果我做技术方面的话可能会在3000元左右。对第一份工作我的考虑因素主要是发展前途及上升空间,钱不是最重要的。当然,作为本地大学毕业生,薪资至少要达到上海市平均水平吧。
我来自江苏省,马上要从沪上一家高校管理学院毕业,现在已经拿到了四大公司之一的Offer,觉得还可以吧。今年外地生源入沪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能留在上海工作自己也比较满意。因为我学的是会计,进会计师事务所也是对口的,上海是全国的金融中心,这方面很有优势,所以留在上海应该发展前景比较广阔。
再说女生吗,总留恋上海是购物天堂,工资虽然不是最好,谣传四大又比较劳累,但我挺喜欢这个行业,也就无所谓了。找工作时我也没经历太大困难,四大在大四上学期来学校开宣讲会,就跟着大家一起投简历,面试,笔试,拿到两个Offer之后挑选了一个,还算是一帆风顺的吧。因为没经历过外面的招聘会,体会不到所谓对应届生的歧视,竞争的激烈等等。
在上海读书、生活了那么多年,毕业后想留在上海工作,那是很多上海外地大学生的想法,毕竟上海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她对应届毕业生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想在上海实现自己的理想,外地大学生还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户口和档案。外地大学生毕业以后,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找到接收自己的单位,按规定,户口和档案就要被打回原地,那时候再想进上海,那就得算& 人才引进&,手续更麻烦、要求和费用也更高。
四五月份是外地大学生入沪的关键时期,也渐渐到了入户上海的最后期限,所以在这个时候,外地大学生要抓紧时间为自己找& 婆家&了,找到愿意接收自己的单位,再把自己的档案和户口挂靠在单位指定的地点。这样说并不是鼓励大家& 先就业,再择业&,更不是要毕业生为了户口就随随便便找一个单位;而是说,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不要再犹犹豫豫,该断不断。另外,在和单位签约时也要当心,在合同规定的服务年限、违约金额上要看清楚,防止用人单位利用自己落户心切的心态,签下对自己发展不利的工作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