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转户

龙岗文体再出发 上海市政府实事项市民最关注的实事项目

居转户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与上海文交所、北京体育之窗合作推进的体育产业项目已签约;迷笛音乐(深圳)中心、CBA职业篮球联赛正式落户。举办WTA与ATP深圳公开赛、国内首创音乐半程马拉松、The Color Run彩色跑、楼宇马拉松、中日女排对抗赛、中国对哥斯达黎加女足对抗赛等高端赛事与演

与上海文交所、北京体育之窗合作推进的体育产业项目已签约;迷笛音乐(深圳)中心、CBA职业篮球联赛正式落户。举办WTA与ATP深圳公开赛、国内首创音乐半程马拉松、& The Color Run&彩色跑、楼宇马拉松、中日女排对抗赛、中国对哥斯达黎加女足对抗赛等高端赛事与演艺活动,使龙岗频频出现在国内外主要媒体的视线中。







这一年当中,龙岗区还组织开展户外休闲节、国际自行车嘉年华、泛珠三角自行车公开赛、全国极限飞盘邀请赛等群众体育活动126场;承接国家乒乓球男队封闭集训等,承办区& 迎春杯&网球邀请赛、& 体彩杯&跆拳道锦标赛、击剑个人冠军赛、自行车俱乐部联赛等活动;重点打造& 龙岗大舞台&& 青春戏剧节&两大品牌项目,前者开展了& 笑时代脱口秀系列活动&& 走进龙岗音乐厅系列活动&和& 青春话剧公社系列活动&三个系列的活动18场次,后者突出& 青春、互动&元素,引进香港二十年经典话剧《南海十三郎》等演艺精品。同时引进乌克兰基辅芭蕾舞团《天鹅湖》、加拿大国宝剧团炫光马戏工场《大都会》等高水准节目。



,龙岗区将继续充分利用& 三大中心&(大运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在办好ATP与WTA深圳公开赛、NBA国际系列赛(深圳站)等高端赛事与品牌演艺活动的基础上,加大引办国际铁人三项赛、中国排球全明星赛等& 企业投入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国际高端赛事和品牌演艺活动的力度,策划培育国际喜剧节、水上音乐节等一批国际化、区域化文化品牌,以一流的文体赛事活动支撑。



如龙岗区文体旅游局负责人所说,& 高端赛事是引领,公共文体服务数量与质量‘双提升’是推手,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将大大推动文体要素的集聚,为进一步了解市民对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的认知度、参与度,提高民生相关工作的精准度、聚焦度,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在2013年—的工作基础上,在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协调下,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近期开展了& 上海民生民意暨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市民期盼度&专项调查。该项调查为入户访问调查,受访人群覆盖上海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共6700余人。


政府实事项目市民知晓和关注情况



  调查显示,市民对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平均知晓度为63.3%,近三年来的知晓度稳中有升。其中,& 生活垃圾分类减量&、& 大肠癌免费筛查服务&、& 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等项目排名前三,同时,& 新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 新设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等项目也排进市民知晓度最高的& 十大政府实事项目&,见下表(表1)。



  表1:市民最知晓的& 十大政府实事项目&






































































  类别&

  实事项目&

知晓度&

排序&

环境保护类&

推进实施& 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项目&

  81.9%&

  1&

医疗服务及计生类&

为30万名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大肠癌免费筛查服务&

  71.6%&

  2&

新建11个医疗急救(120)分站&

  65.7%&

  10&

安全保障类&

完成200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69.3%&

  3&

完成90万户老旧住宅小区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更新改造&

  69.2%&

  4&

城市建设类&

新建4000个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

  68.3%&

  5&

文体康乐类&

新建百姓健身步道,完善社区活动中心的健身设施、新建和改建社区灯光运动场&

  67.4%&

  6&

养老为老服务类&

新设40个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

  67.4%&

  6&

教育类&

建设小学生& 爱心暑托班&&

  66.4%&

  8&

商业配套类&

支持新建改建100家标准化菜市场&

  65.9%&

  9&


  市民对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平均关注度为64.9%。近三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关注度比较平稳。



  市民关注度最高的& 十大政府实事项目&见下表(表2)。与去年对比,& 生活垃圾分类减量&、& 老旧住宅小区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更新改造&、& 新建百姓健身步道,完善社区活动中心的健身设施、新建和改建社区灯光运动场&连续两年进入知晓度最高的& 十大政府实事项目&,说明这些项目持续成为百姓关注的重点。



  表2:市民最关注的& 十大政府实事项目&




































































  类别&

  实事项目&

关注度&

排序&

环境保护类&

推进实施& 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项目&

  73.3%&

  1&

安全保障类&

完成200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70.6%&

  2&

完成6万户旧住房修缮改造工程&

  68.2%&

  7&

完成90万户老旧住宅小区电能计量表前供电设施更新改造&

  67.9%&

  8&

医疗服务及计生类&

为30万名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大肠癌免费筛查服务&

  70.8%&

  3&

新建11个医疗急救(120)分站&

  68.7%&

  6&

文体康乐类&

新建百姓健身步道,完善社区活动中心的健身设施、新建和改建社区灯光运动场&

  69.8%&

  4&

商业配套类&

支持新建改建100家标准化菜市场&

  69.0%&

  5&

养老及为老服务类&

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7000张公办养老床位&

  67.3%&

  9&

新设40个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

  67.2%&

  10&


市民最期盼哪些政府实事项目?



  本研究根据政府实事项目立项的& 普惠&、& 雪中送炭&、& 满足需要&三大原则,通过大样本、规范的社会调查,在对调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中建立与政府实事项目立项三大原则的有机关联。具体为:



  (1)市民总体期盼度反映政府实事项目立项的& 普惠&原则;



  (2)中低收入市民期盼度反映政府实事项目立项的& 雪中送炭&原则;



  (3)市民的需求性调查反映政府实事项目立项的& 满足需要&原则。



  调查显示,市民总体对就业及创业类、商业配套建设类、文体康乐类需求度较高,中低收入、从事劳动服务行业及无业市民对养老及为老服务类的项目需求度很高,而富裕的市民群体对环境保护类有较高需求。因此,建议政府实事项目可以对照上述原则,按照& 优先项目&、& 补充项目&和& 一般项目&重要程度递减的等级进行立项,以满足最多最广市民的民生需求。



  优先立项项目是民意基础最高的项目,应该首先考虑纳入政府实事中的项目。建议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优先立项的是就业及创业类、商业配套建设类、文体康乐类、养老及为老服务类,具体项目如& 新增就业岗位&、& 标准化大众早餐门店建设&、& 增加无线局域网覆盖&、& 延长公共绿地和公园开放时间&和& 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等。补充立项项目是民意基础较高的项目,需要重点考虑纳入政府实事中的项目。建议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补充立项的是环境保护类,具体项目如& 社区生活垃圾的分捡与处置&等等。一般立项项目是具有一定民意基础的项目,应权衡政府财力、实施可行性等多重因素决定是否立项的项目。建议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一般立项的是城市建设类、教育类、交通出行类、安全保障类、医疗卫生及计生服务类,具体项目如& 新增社区停车位&、& 儿童晚托班及寒、暑假托班服务&、& 加强蔬菜农药残留的抽检&和& 推行特种病药价补贴制度&等等。



近年市民对政府实事的需求有些什么变化?



  1.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生活与追求公正、公平社会并举



  目前市民民生需求体现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近三年的调查结果看,中低收入市民对基本生活保障仍有较高需求,如& 旧区改造&、& 普及老旧小区监控摄像头安装&、& 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但随着上海城市建设加快发展,社会民生持续投入,市民同样希望更高层次的精神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对提高生活品质和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 提供创业环境&、& 增加小区停车位&、&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生活配套设施配备&等等。因此,上海在解决市民& 急难愁&问题,进行政府实事项目立项时,要坚持& 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生活与追求公正、公平社会并举&原则,既要保障弱势人群的基本生活,也要考量其他市民的发展要求,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



  2.养老及为老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上海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



  目前上海户籍人口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近三年来,市民对养老及为老服务的需求已非常迫切,这也将是今后上海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虽然目前市民对养老、为老服务的需求还只是停留在疾病治疗的养护阶段,但今后必然涉及关爱老龄人健康养身、心理保健、社会适应等为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升级问题。因此,上海政府在实事项目立项中应预先做好三个方面的养老及为老服务实践探索:一是提高社区养老及为老服务的质量,满足老年人的社区养老需求;二是倡导恢复家庭关爱养老功能,构建政府、社会、家庭养老新格局;三是尽快做好范围更广、要求更高的为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升级。



  3.市民对政府实事项目的认识认知存在& 倒挂&问题



  调查发现,市民对政府实事项目的认识认知存在& 倒挂&问题。从政府实事项目立项目的看,政府实事项目重在& 雪中送炭&,保障中低收入市民基本生活或满足其改善生活的需要。但从实际调查结果看,中低收入市民对政府实事项目的知晓度、关注度远低于高收入群体和社会中上阶层市民。& 社会底层‘忽视’,社会中层‘轻视’,社会上层‘重视’。&近三年的调查结论都反映了这个特点,这也容易导致政府实事项目& 锦上添花&,而非& 雪中送炭&。因此建议,要在政府实事立项时扩宽了解中低收入市民诉求的方法和渠道,以更好保障中低收入市民的基本需求。



  4.当前上海市民民生需求体现一定的& 稳定结构&



  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市民民生需求体现出一定的& 稳定结构&,即以商业配套建设、文体康乐、就业创业、养老及为老服务等旨在提高生活质量和品质的要求在逐渐提高,这构成首要层次的民生需求;以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及计生服务等构成补充层次的民生需求;其他层次民生需求如城市建设、教育、交通出行、安全保障等,随着近几年上海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增大和建设加快,市民的基本需求已逐步得到满足,这构成一般层次的民生需求。在政府实事项目的立项中,需要注意民生需求的& 稳定结构&特征,注重政府实事项目立项的稳定性,同时也及时捕捉市民正在变化的民生需求,精准预判,精准立项。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