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因为知道我读书比较快,经常问,你读那么快,能记住吗?我先是愕然,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记住?继而的是释然,在一个以死记硬背为基本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国家,问出这样的问题是基因使然。我的意思是说,死记硬背的学习基因,无意识地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 我敢打赌,在西方国家,无论你读书多么快,没有几个人会问你:& Did you keep them in mind?&这句话说出来一听,就知道很搞笑。他们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他们会问:& What is your reflection on that book?&他们期待你的观点,不是你背下来多少你读过的内容。 西方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 There is no more Learning:Education is a Strictly& MEMORIZATION&System now.&教育早已经沦落为生产& 死记硬背&呆子的标准化生产线。连西方的教育家都在抱怨他们的教育沦落为& 记忆训练系统&,我天朝的境况可想而知喽。 提问、质疑、怀疑能力,比能记住多少知识重要一万倍。 小时候我们天生都是科学家,我们在提问中学习,我们问天为什么是蓝的,为什么会下雨。10万个为什么,这是孩子的发问,也是一种学习模式。但学校教育反而让我们停止发问,我们的脑袋用来装答案,并且及时清空——为了下一次考试腾出地方。 所以,你看,问出:& 你能记住吗?&这样的问题一点也不奇怪,对么?我们进学校之前是个问号,进了学校慢慢变成了句号。失去质疑精神是& 记忆型教育&对孩子们好奇天性最大的扼杀。 左脑思维型民族通常严谨,盛产逻辑严谨的哲学家、工程师。如德国人、日本人。右脑思维型民族通常浪漫,多孕育多才多艺、多愁善感的艺术家。比如法国人、美国人、英国人。 中国人,少数精英左右脑都很发达。但多数人,如无特别训练,多数在初中之后彻底变成左脑型。左脑用来储存知识,右脑用来胡思乱想。 咱们中国人多数是左脑型,经由中高考& 升华&后,变成了缺乏严谨逻辑思维的左脑型,就剩下了左脑的& 死记&功能。右脑很少用,没有太多世界级的文学家、音乐家、艺术家便是证据之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幼教网微信,专注3-6岁幼儿成长教育微信搜索“家长帮幼教”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