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卫视《看东方》早间新闻报道获悉,从6月1日起到9月1日,上海将分类整治教育培训市场。6月1日,上海市政协与市教委、市工商管理局等提案办理单位协商座谈,重点协商办理& 整顿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秩序&提案。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
据悉,截止4月,上海市目前有教育培训机构近7000家,其中证照齐全的2000多家,有营业执照但无教育培训资质的3200多家,无照经营的有1300多家。教育培训市场杂乱,鱼目混杂,存在较大安全教育隐患,培训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家长支付了高昂的培训费用,但孩子的学习效果却没有保证;甚至有些教育培训机构还会推卸责任,孩子学习没效果是孩子没好好学造成的,而不是自身教育实力的问题。
针对这7000家教育培训机构,会议决定,将首先查处取缔1300家无照经营的教育机构;其次,对于有营业执照但无教育培训资质的3200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则由各区的市场监管局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牵头,制定和下发行政指导书,指导其限期整改。据东方卫视新闻报道,针对这3200多家无资质的教育机构,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还提到,& 这些机构在整改期间不得招收新生,逐步减小办学规模,自行撤除教育培训的相关广告,向政府职能部门承诺,按照已有服务合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不再对现有学员续班续费&;而对于证照齐全的2000多家培训机构也将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违法违规设立教学点、乱开分公司等行为进行依法处置。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
据未来网记者梳理发现,这次分类整治教育培训机构,并不是上海市今年第一次对教育培训市场的整顿。早在今年2月份,上海市教委召开会议表示,整顿教育培训市场的方案已经初步制定好,由各区负责细化落实,集中整治的工作从4月开始,争取上半年初见成效。时隔4个月,据本次会议披露的调查结果来看,整治成效不甚理想。希望这次长达三个月的整顿,能够肃清违法违规分子,还孩子们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培训市场能得到长效有序的发展。
据早前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全国中小学辅导机构的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在& 吸金&能力急速提升的同时,由于资金链断裂和监管不力,一些地方出现了民办培训机构圈钱跑路事件。
而就在5月份,成都教育局通报成都9个学而思教学点有违规办学行为,在成都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等区的通报显示中,有四个学而思教学点存未经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许可擅自招生、违规办学,2个学而思培训学校存在筹设期间擅自招生,学而思教学点的其他违规行为还包括:委托或变相委托其它主体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考试或培训班;举办、承办或组织中小学生参加非政府部门举办或未经政府部门认可的竞赛、考级或活动;消防相关问题。据了解,学而思是国内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一家资质证件齐全的机构尚存在如此大的问题。其它无教学资质甚至无营业执照的教育培训机构又如何令人放心?
恰巧在同一天,6月1日,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做客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某栏目时表示,成都市教育局近期联合多部门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民办教育培训市场专治行动,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将被列入& 诚信黑名单&。对于违规办学行为,成都市教育局是零容忍严查处的态度,相关单位都要进行立即整改或者是限期整改,整改期间要求暂停招生,整改结束后才能恢复招生。同时开展实名在线的举报投诉窗口,联合消费者协会定期发布消费警示,保障学生和家长的知情权。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及& 二胎政策&的实行,使得各大资本嗅到了教育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他们纷纷投身建立教育培训机构,但培训机构质量良莠不齐,甚至一些不法分子也混入其中,造成教育市场秩序混乱。教育市场急速膨胀,但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完善的教育培训市场法律法规,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资质标准不完备,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也不到位。
随着越来越多教育培训机构乱象的曝光,教育行业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等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教育部门需于其他部门联合协作,整顿规范教育培训市场,逐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惩违法违规的教育培训机构,引导教育培训行业健康发展,形成规范有序的发展格局。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一种怪现象:越减负,社会越焦虑,许多年轻家长,课余时间忙着带年幼的孩子东奔西跑,学这学那。市政协委员凤懋伦形容,& 哪个家长不带孩子去学点什么,好像就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
& 六一&儿童节,市政协重点协商办理& 整顿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秩序&提案专题,与市教委、市工商管理局等提案办理单位协商座谈,委员们纷纷呼吁:& 真正落实教育减负,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
& 超前教育&造成教育不公
& 很多培训机构培养的是‘伪学霸’,其实只是‘早会’,而不是‘早慧’。&政协委员廖侃认为培训机构的& 超前教育&行为,造成教育不公。
据委员介绍,部分社会培训机构受利益驱使,夸大参与应对民办学校招生培训的重要性,夸大参与培训对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所谓效果。有的甚至以似真似假的与某些民办学校的& 招生默契&来招揽学生,推波助澜,导致家长盲目信之而四处求& 培训&,年幼的孩子成为社会上& 最辛苦的人&。
& 类型不同、内容各异的教育培训机构一方面满足了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也给政府部门监管带来一定难度。&据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本市的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迅速,全市目前有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近7000家,其中既有证照齐全的机构,也存在部分& 有照无资质&或& 无照经营&机构。
针对委员在提案中的意见建议,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从完善教育培训市场法律法规,加强教育培训机构准入、审批和监管,制订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资质标准,规范整顿教育培训市场等方面着手,引导教育培训行业健康发展,形成规范有序的发展格局。
打破& 群体焦虑&须抓关键
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说,如果单从整顿教育培训市场入手,可能达不到效果,就如同水龙头没拧紧,却一直在拖地板。
& 教育培训为什么会成为刚需,相关部门需要考虑其中关键性问题。&凤懋伦说,要从教育的理念、方法入手,考虑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减负问题。
这甚至不全是教育的问题。& 但根本上还是教育体系和招生制度造成的,现行的教育体系和招生制度没有向社会和家长们提供足够多的选择。&市政协委员胡光说,整个社会都很焦虑,当出现集体非理性时,个体的理性就变得非常渺小,& 要想办法帮助家长和社会摆脱这种集体非理性,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
委员们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研究小学与初中入学考试制度的改革路径与办法,对上海& 二期课改&进行全面的评估,结合国家相关要求和做法,尽快启动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工作,彻底改变以知识为导向的考试方法,逐渐由考知识到考能力,用考试这根指挥棒引导整个教育转向培育和锻炼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上来。
& 政府要支持发展特色学校,同时深化改革招生制度,真正把自由性和多样性还给教育,才能把自由快乐成长的时光还给孩子们,最终打破现在这种‘群体焦虑’的怪圈。&胡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