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转户

传承历史文化 民族精神中坚定文化自信

居转户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来到敦煌莫高窟,深入敦煌研究院,实地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总书记强调,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嘉峪关关城,总书记察看关隘、建筑布局和山川形势,听取长城文物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弘扬情况介绍,他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在张掖市高台县,总书记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他强调,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
字里行间,总书记一再强调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民族精神,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在国家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期,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具有更加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正是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敦煌莫高窟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是东西方文化长期交流融汇的历史见证,是人类文明的基因库;嘉峪关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脊梁和中华文明的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让我们重温红色文化的革命血脉,更好传承革命基因。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
只有从根植在中国人内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从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民族精神中汲取丰富营养,才能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筑牢国家和民族之魂,而有了深厚的根基,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如何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环境,都能保持定力、从容应对。
促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书记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辩证思维来处理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文化自信不仅要有坚守和传承,还要与时俱进,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包容、借鉴、吸收国外各种优秀的文明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只有秉持开放的文明观,通过开展对外交流,不断学习、吸收国外文明优秀成果,同时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才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充满生命力,与现实文化、当今时代相融通,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力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无数先贤前赴后继的付出才换来,而今却出现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种种误解,让人叹息,更让人啼笑皆非、痛心。
文化是民族之本,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优秀品质的载体。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也与文化传承息息相关。我们应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传承接棒。
“优秀的民族,必定有优秀的文化”。是啊!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关键,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立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而不倒呢?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得到了传承;为什么我们的民族文化能够生生不息?是因为有太多的先贤为之努力。
鲁迅留学日本弃医从文,王国维为国学呕心沥血,陈寅恪失明后坚持任教,这些人都是文化传承之路上的英雄。如果没有这些人,中华优秀的文化有可能会被埋没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之中。
想当年,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浩劫,让中国的发展停滞了多少年?万幸的是,如今我们早已安然地度过那段时期。总书记大力提倡“科教兴国”的战略,不也是对文化的重要性的一种肯定吗?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渐渐丰衣足食,我们却在文化传承的路上渐行渐远,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微,甚至一概不知。有人说屈原是唱离骚的歌手,殊不知他一字一句唱出的是对国家的热爱;有人说他是跳江的运动员,殊不知他跳向了对个人追求的天堂;还有人说他是发明粽子的厨师,说他是看病的大夫····此类“尴尬”的场景,是因为人们不够了解传统文化,甚至不屑于了解,便也成了当代“有文化的流氓”。
信息时代,人们习惯于接受网上的碎片化信息,对之不加以消化,更谈不上有深入的思考,这都不利于我们文化的传承。近期香港的暴行,无不说明年轻一代的香港人不仅没有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甚至出现对民族文化的不认同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香港通识教育的失败。所幸的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的国民才女武亦姝、第三季冠军陈更,她们都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经历,影响更多的人接触并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文化是民族之本,我们应勇于担当。凤凰花开,正是青春进行时。在书写自己人生的乐章的同时,不要忘了给祖国一点星光。要勇敢地接住文化传承这根接力棒,青春接力,传承有我。

传承历史文化 民族精神中坚定文化自信(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