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的父母就会发现,你的孩子有时候并不是总是乖巧听话,有时候他们也会变得很讨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熊孩子,他们只顾自己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而且为了达到目的,各种耍赖撒泼的手段都给你用上,让你对此是非常头疼,甚至又把孩子送人的打算。
1、教育熊孩子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饿了、渴了、累了、困了、闷了,孩子就容易发脾气。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这么小的宝宝,注意力移动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进餐椅吃饭,孩子打挺不肯进去,你就不必坚持。拿些小胡萝卜丁啦小麦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兴心情愉快时,再抱进餐椅里去。当孩子打滚撒赖时,不当观众。没有观众了,这演员也就没趣了。当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饿时,你也会和孩子一样,容易发脾气。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在预计你自己要进入“坏情绪区”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给自己充足电。
1、跟他扳手腕 熊孩子大多是自我中心,他们缺乏共情、怜悯之心,他只知道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他们往往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他人的感受。特别是男孩子就更是调皮,充满破坏欲。爸爸想要Hold住熊宝宝,不妨用男人的方式,用力量征服他。 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你可以提出让他先和你扳手腕,能扳过就给他。熊孩子基本上对你的逻辑和道理不感兴趣,所以你的说教对他毫无用处。但是用这种比赛的方法,满足他挑战“权威”的心理之外,还能让他感到自己正以大人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即使是输了他也是心服口服的,甚至会对爸爸更崇拜,因而乖乖听从爸爸的话。 2、出问题考考他 熊孩子同时也是一个“问题宝宝”,他们一看到新鲜有趣的事情,便不顾场合地向你提问,比如熊孩子会跑到正在亲吻的情侣身边大声地问你“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的这些童言无忌着实让你很难堪。 如果你想要堵住他的嘴,你可以主动出击,问他一些有点难度的题目,他对于这种具有挑战性的东西肯定会表现出很强的战胜欲。你会得到片刻的安宁,但是不久后他便会嚷嚷着说不懂,要你跟他讲。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趁机跟他讲知识,将他的破坏欲都转化为求知欲,激发他去发现、探索身边的事物而不是将精力都放在调皮撒野上。 如果熊孩子不是一个多问题,喜欢思考的人,那么你的这种“问题攻势”能够让他觉得你是个讨厌的人。你经常缠着他向他问问题,长篇大论地讲知识,总有一天是他对你感到“怕怕”,而不是你担心他又在你房间里捣乱了。 3、让他帮你的忙 熊孩子有旺盛的精力,他们总是窜上窜下,“上山入海”。好动的孩子往往比较聪明,如果我们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将他们的精力活力转移到有用的事情上,这样对双方都更有好处。 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让他有事可做。若能巧用激将法效果将更好,比如你在他人面前大声称赞他“上次宝宝在家里给客人倒茶,又香又好喝,客人都说他懂事”然后你再顺势叫他去帮忙,他肯定是非常乐意去做。将本来要搞破坏的精力,都转去积极表现自己的“懂事”上,这样宝宝既不会“熊”到他人,也能够很好地学做事。 当他有良好的表现,千万不要忘了称赞他。你的关注和赞赏能让他做事更有动力,他从你的言语态度中也渐渐懂得自己的什么行为是得到赞赏的,什么行为是不讨人喜欢的。这样对熊孩子的胡作非为也有一点抑制作用哦。 4、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熊孩子总是惹你头疼,其实也可能是因为他想要得到你的注意,想要通过和你交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他们可能用错了方式。如果你想要熊孩子有所转变,你要先学会考虑孩子调皮背后的原因,多与孩子交往并进行适时引导,做孩子知心的朋友。如果你能让他从心底里去信服你,那么他也会很愿意听你的话。 比如,宝宝在一旁搭积木,不一会儿,还没有搭出个什么,就想要跑去捣乱别人。这时家长可以主动走过去,和他讨论一些搭积木的想法,然后和他一起玩。结果,这次他用了很长时间搭了好几个很好看的模型,他感到很自豪,还不停向同伴炫耀。 如果你能引导激起他对游戏的兴趣,让他愿意花时间精力去专注一个事情上,这样孩子的情绪也就会慢慢好转,减少捣乱他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