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沐春风”,前一阵参加同学会,几年没见班里好脾气的班长,他还是那个温柔的人,班长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和他交流总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所以外号春风哥。
班长如今是一个老师,脾气一点没变让人惊讶,而他也是市十大优秀教师。
为人父母之后,才知道好脾气的重要性,在社会生活中,并不是欺软怕硬,脾气好反而容易得到尊重,事业上更容易成功。
所以很多的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好脾气,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对于他的未来都很重要,脾气是性格的一部分,并且直接决定一个人行事风格。
很多家长发现自己家的孩子脾气越来越大,基本告别好脾气了,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惯的,孩子脾气的好坏有很多因素造成,这些因素从小就对孩子起着不可控的作用,而且从小这些孩子自身就有很明显特征。
01
孩子脾气越来越大,邻居一句话,妈妈反思自己
小夏是一个新手妈妈,小夏在家里面全职带娃,孩子三岁上了幼儿园,老师却和小夏反应,孩子经常和小朋友大喊,做游戏也非常没耐心,希望小夏多注意一下孩子。
小夏其实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平时在家带孩子发现孩子不顺心意就乱丢东西,一次带着孩子去邻居家做客,小夏和邻居一起陪孩子堆乐高,小夏表示自己没有这个耐心拼这么零碎的东西,邻居却说小夏不是没有耐心,而是急脾气。
邻居一句话点醒了小夏,是不是自己平时的急脾气性格影响了孩子,自己有的视乎一着急分贝就变大,可能孩子是和自己学的。
02
分析:让孩子脾气变大的三个原因
第一:父母脾气火爆
孩子模仿能力是很强大的,好的会学习,坏的也会在记忆力形成烙印影响孩子的行为,如果父母中有一方平日里脾气比较大,那么孩子也会受到影响,脾气不会不会太好。
父母脾气火爆,凡事都喜欢着急,平时特别喜欢催促孩子,在这样的催促下孩子脾气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大。
第二:对孩子太过宠溺
现在大多数都是一家就一个孩子,捧在手心怕摔,含在嘴里怕化,对于孩子的很多有理和无理的要求都是极力去满足,一旦孩子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通过情绪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好脾气是培养出来的,坏脾气是惯出来的。
第三:对孩子太过约束
前面说到对孩子太宠溺很容易脾气大,如果对孩子太拘束,孩子可萌出现逆反心理,这种心理表现在日常中就是脾气比较大,父母有的时候很难察觉,就简单的把孩子这种行为归结为叛逆,因为叛逆经常性的爆发慢慢的脾气就难控制了。
03
结果:脾气越来越大的孩子,从小这四个特征会很明显
1. 自控能力很差
小孩子的自控能力都很差,这点经常被忽略,在一些小事上如果自控能力很差,慢慢的就没办法掌控自己的脾气。
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脾气就会越来越大,事事都随心所欲的不计后果,自然也会喜欢到处发泄自己的情绪。
2. 专注力很差
小孩子的专注力在成长的过程中很重要,这关系到孩子日后的学习,其实专注力对孩子的性情影响也很大。
专注力很差的孩子总是缺乏耐心,一旦失去了耐心就会变得急躁,一旦急躁脾气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3. 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前面提到有的家长特别宠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凡事想到的都是自己,一天天长大之后,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围着自己一个人转,一旦不顺心就不高兴,就发脾气,这慢慢成为了常态。
4. 自尊心过强
拥有自尊心很重要,但当孩子的自尊心过于强烈,对于每件小事都有迷之自尊心,这种情况孩子因为一点小事伤了自尊就很容易发脾气,甚至会对自己发脾气。现今社会,受少生、优生的观念影响,很多家庭都不再生太多的孩子,而是生一个或者选择不生。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造成每个家庭对孩子的宠溺程度日益增加。
因为这个孩子有可能关乎着三个家庭的幸福——包括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这些老人尤其宠溺孩子,以至于让孩子没有受过苦,不懂得生活本来的面目。
小明便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他的父母也都是独生子女。也就是说,一大家子人只有他这么一个小孩子,而其长辈却有6个: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姥姥姥爷。
这6个人对小明非常照顾,生怕他受到一点点伤害。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孩子,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难题:没有受过苦不知道该如何劳作。
整天养在象牙塔中不懂得尊敬人;整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能力独自生存……这些都是孩子被宠坏的表现,如果不及时制止,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一、被“宠坏”的孩子,大多有这5种行为表现
1.孩子脾气暴躁,容易发脾气
被宠溺的孩子真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中老人生怕孩子磕了碰了,受到一点伤害,遭到一点委屈。这些家长把孩子放在象牙塔中,像养一朵花一样细心。
孩子一直在这种顺风顺水的环境中生长,如果某件事让其稍不顺心,那么他们就会大发雷霆,对父母又拼又闹,让人心烦不已。
2.孩子的手比较不老实,没有规矩
有些孩子没有规矩意识,在外面是就像对待自己家里一样。有时孩子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购物,孩子看到一个比较喜欢的东西,二话不说就塞到自己的兜里。
如果碰到是吃的就打开来吃。孩子的行为就是没有规矩意识的体现,如果父母不及时指正孩子的行为,那么就会造成极其麻烦的后果。
3.父母让孩子做事情必须提前许诺条件
父母让孩子做事情之前,必须和孩子提前许诺条件。如果不许诺孩子条件,那么孩子就会消极怠工。这种行为就是交易式教育。
从短期来看,效果非常明显,能够让孩子规规矩矩的做事。但从长期来看,会让孩子形成较为明显的利益观,也就是所谓的无利不起早。
4.孩子的需求就像无底洞,永远得不到满足
曾经有位著名的作家说过:人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当你满足了他这个愿望,那另外一个愿望就会随之出现;当你再次满足了他的愿望,他下一个愿望又会出现……这就像一个死循环一样,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
这句话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对孩子都极其正确。孩子的需求就像无底洞,永远得不到满足。而父母的一再迁就和委曲求全,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得寸进尺;而不是让孩子良心发现,改变自己。
5.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事事都要依赖他人
因为父母太过宠溺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父母。什么事情都要父母替自己做,而他们没有能力或者耐心去干自己的事情。
这就会造成孩子独自生活的能力变差,长大后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型婴儿。
二、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1.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树立正确的三观
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从而培养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明晓自己生活的目的。并且要让他们为自己这个目的而努力奋进。
2.父母不能够宠溺孩子
父母千万不能够宠溺孩子,因为父母越宠溺孩子,孩子就会越得寸进尺。甚至到以后很难教育孩子,使孩子越来越无法无天。
所以父母不能够宠溺孩子,而应该让孩子吃一点苦。让他们明白生活不易,应该努力;也只有这样,父母才能够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三、总结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对孩子而言:他们亦有一个成龙成凤的愿望。但奈何对自己希望过高,而自己的实力却不允许自己有那么高的念想。
现实的骨感和理想的丰满相碰撞,得到的结果便是孩子无尽的失望和失落。而孩子的这种过于高估自己的现象,多半是父母错误的教育影响的。而父母错误的教育具体表现在宠溺。
如果不加以改正,会让孩子越来越失败。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正确的教育孩子,千万不能宠溺孩子,让孩子形成错误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