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正面管教”方法,也被称为“正向教养”,提倡“和善而坚定”地进行亲子教育,归纳了一下,大概是和善处理教育中的摩擦,和平协商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共同坚定执行。这套理论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实操中采取的“家庭会议”模式。
家庭会议的方法。每周举行一次。由家庭成员轮流担任主持、记录,流程是:一、每个家庭成员逐个感谢其他成员上一周对自己的关怀;二、讨论遇到的问题,例如争执、购物、各种奇葩的问题,轮流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确定最终的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下周执行。三、讨论下周的家庭娱乐活动安排。四、讨论家务的分配。五、以一个家庭共同参与的活动结束。比如共同的下午茶,或者共同朗读,甚至共同祷告。
这种家庭会议的方式,让家人互相表示感谢,让家庭的议题得到讨论,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由发言的机会。许多问题可以在协商中解决。在家庭会议中,每个成员学习去感恩、体谅、妥协,在错误中成长。这也许是处理一周内堆积的家庭矛盾的有效方法。
提升干部服务群众本领
3月12日,一场特殊的“家庭会议”在博湖县塔温觉肯乡东大罕村一组村民艾尼赛姆·买买提家中举行。博湖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干部们邀请“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家庭成员以及村里的贫困户代表,开展了一场以“学习宣传全国两会精神,迈进新时代,团结奔小康”为主题的家庭会议。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从自己家的种植计划到村里的大事实事,“家庭会议”在热烈的讨论声中进行着。
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郭秀梅说:“我们采取家庭会议的形式,轮流到贫困户家中开会,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也切实掌握了群众心里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制订‘一户一策’计划,引导他们发展生产,确保今年的脱贫攻坚任务取得实效。”
“家庭会议”是巴州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的一个缩影。自去年下半年至今,为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巴州以“家庭会议”为载体,各族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问生活、谈变化、讲政策,共同探讨今后的发展思路。他们根据每一户家庭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症结,确定一个家庭会议主题,以亲属圈、邻居圈、交往圈为参会对象,组织召开“家庭会议”,既解决了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又让干部掌握了群众工作的重点和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得到了各族农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博湖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红霞说:“‘家庭会议’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疏通了思想,沟通了感情,宣传了政策,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把党的声音传到“最后一公里”
“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里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变得干净整洁。”
“两会精神帮助大家理清发展思路,我们发展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工作队帮助我们销售香梨、协调劳力采摘棉花,帮助我们掌握创业就业技能。
3月14日,尉犁县委办公室驻古勒巴格乡红光村工作队在村民热合曼·买买提家中召开了以致富增收为主题的“家庭会议”,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新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惠民政策,听后各族群众你一言我一语积极发言。
村民赛买提·阿不都克然木说:“他们说的都是些实在话,讲的都是实在事,我们一听还就是那个理儿。”
以“家庭会议”为抓手,巴州充分发挥各族干部人人都是宣传员的作用,各族干部进地头、坐炕头,将固定讲台变为流动课堂,从党的十九大精神讲到两会精神,再讲到党的惠民政策,使党和政府的声音能够传递到家家户户,教育引导村民爱祖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家庭会议”把党的声音传播至“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
认真细致解决群众困难
各族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细致地讲解、热烈地讨论,不时有人低头记录,凝神聆听中伴随欢笑,频频点头时眼神中充满喜悦和期待……这是当下巴州大地“家庭会议”宣讲现场的真实写照。
20多天前,在和静县哈尔莫敦镇哈尔莫敦村村民图尔迪·亚森家召开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会议”,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会议对图尔迪家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决定协调解决他家孩子纳入低保、申请临时救助事宜,为面临窘境的图尔迪家雪中送炭。
“那天工作队队员、村干部、结对亲戚都来我家了。”图尔迪感动地说,“‘家庭会议’解决我们生活生产中的难题,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我相信各族兄弟姐妹只要团结在一起,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
通过“家庭会议”这种形式,巴州各族党员干部帮助乡亲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难题的事例比比皆是。他们俯下身子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切实为基层群众谋福利和排忧解难,快速高效和高质量地回应群众的诉求和需要,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