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种撤退法。比如周天时孩子起来“啊啊啊”乱叫,爸爸说,别再喊了,那么他会把嗓子喊的更厉害。如果妈妈走过来对爸爸说:“你跟我一起去买菜吧。”等爸爸妈妈离开后,孩子见没有“观众”了,也就没兴致再喊了。
2、 第二种激将法。如果孩子在公园里赖着不肯走路,一定要爸爸抱,不答应就干脆坐在地上不动了。如果这时爸爸对妈妈说:“你看,前面那个小朋友跑得多快,咱们小宝宝肯定跑不过她。这样的话他会一下站起来向前追去。
3、 第三种欲擒故纵法。妈妈让孩子把满桌子的画笔收拾好,孩子一定会把画笔一支支地向地上扔。这时妈妈应打开孩子的玩具柜,拿出一小框不怕摔的橡皮玩具递给他,微笑着让他扔完画笔后再把这些东西也扔到地上,他一定是反而不扔了。
4、 第三种转移注意法。天锐拉着小鸭子车经过门槛时,小小的轮子卡在门槛外过不来,外公帮他拉过门槛,可他又哭着把它放回原处使劲拉。外公不再理会,而是去看鱼缸中那条天锐最喜欢的金鱼:“咦,小金鱼怎么不爱动了?该不是生病了吧?”“什么?小金鱼生病了?”他会着急地跑过来看,会把拉车的事忘在脑后了。
我们班现在三年级,从二年级第一个学期转来一个男孩,开学一个月没啥事,之后就慢慢反映出来了。班上所有同学的橡皮拿去扔垃圾桶或窗口(教室在3楼),打同学,撕同学书本,打女同学时有男同学劝说,就把的人家男同学往死里打,对着女孩的的胸口连击几拳,像打木头人一样,上课随便走来走去,老师半节课都在维护纪律,上课发脾气用头撞门,老师拉不住,孩子们飞跑去找班主任,拿铅笔刺同学屁股,太多恶劣情节无法一一列举,每次来1个多月,情绪越来越难控制,出大事,然后就被家长领回家一两个月,期末来考试,第二学期又是这样一个周期。这学期从9月到上周,又把班上所有同学都打了,事闹大了,这周起又不来上学了。为什么说班上所有人他都打,且无一还手,因为老师说他有病,多动症,让同学不能打回他,要包容。前两周有个男生忍无可忍还手打他了,立马被老师撤销了班上职位,你说老师这样的做法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