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转户

孩子脾气大 不打不骂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居转户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孩子的脾气确实会有遗传的因素,但也与家长应对的模式有关。孩子被惹恼了,有这样的反应很正常,建议不要反应过度。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步骤应对:

每一位宝爸宝妈们
看着宝宝从襁褓里的小奶娃,
慢慢地成长为一个会跳、会跑、会玩耍的小大人时,
是不是都感到阵阵欣慰。
然而,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
小不点的脾气也开始见长,
尤其是到了两岁后,
经常会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发脾气。
有位宝宝把翻出来的药当糖果,
非要往嘴里塞,
宝妈怎么劝都不行,
又哭又闹,怎么也哄不好。
这说明孩子进入有强烈的物权意识,
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
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
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
爸爸妈妈可不要认为孩子自私,
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
我们也应该理解孩子的行为。
孩子“发脾气”其实和“开怀大笑”从性质上讲是一样的,
都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反映了孩子对待事情的真实态度和意愿。
因此,我们需要接受孩子发脾气这一行为,
孩子还无法明显地说出自己的感觉,
他凭感觉做事,
并在积累多次的经验以后,
才开始慢慢体会到自己不同的情绪及表现。
当孩子逐渐理解了情绪后,
父母就可以开始教他控制情绪了。
孩子的哭闹需要我们耐心去感受,
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说 “不要哭,不要闹”,
这是非常大的错误。
过度压制孩子的消极情绪反倒不利于孩子的心智成长。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给予接纳和疏导,
引导孩子学会合理的表达负面情绪,
那对孩子的情绪能力发展将是莫大的支持和帮助。
其实,孩子发脾气并不是什么坏事,
相反,发脾气的过程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特别有益。
「避免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
这个过程会让孩子明白,发脾气不会破坏与重要人的关系,
爸爸妈妈并不会因此不爱她。
成长的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我们与其他人之间存在不同的看法,
我们非常激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大家最终会达成共识并且和解。
教会孩子勇敢表达内心想法,避免养成讨好型人格。
「为孩子今后的独立,做好铺垫」
正如一些网友的评论「感觉这孩子比同龄人成熟」。
当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
她立刻与父母在情绪上产生了疏离,
而这种疏离感却能让孩子感受到自主,
并且体会到不依赖父母的感觉。
这也为孩子今后真正的独立做了铺垫。
避免孩子成为傲娇娃」
当父母为孩子建立规则时,
孩子一定会发脾气大哭,
而这也能帮助孩子开始思考对与错,
并理解生活有时候并不总是如自己所愿的,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
「脾气发出来,总比憋着好」
在家常发火的孩子,在公众场合很少失控。
有句话说得好「情商低的大人,是因为小时候没哭够」。
所以,当孩子情绪激动时,
不妨让他们痛痛快快地发一发脾气,
哭一哭,等孩子的情绪平复一些的时候,
我们再来帮助他们学会合理地抒发情绪。
询问过我身边的爸妈,面对孩子发脾气,普遍做法有以下几种:
让孩子哭,等他哭累了自然就好了
必须严惩,以绝后患
耐心劝说,陪孩子度过情绪低潮期
那么,孩子发脾气时,到底应该如何引导呢?
解决办法很简单——孩子越发脾气,越要对他好!
1、让孩子在情绪里待一会儿
当孩子情绪特别激烈的时候,
我们不该第一时间去制止,
给孩子时间,让他和情绪共处,
我们只要温柔地陪在她的身边,
告诉她「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难受就哭出来,
妈妈会一直陪在你的身边」。
给她支持,帮助孩子与内心的小怪兽达成和解。
分享一位明星爸爸,
贾斯汀·巴尔多尼(Justin Baldoni)的做法,
也许会给大家一些启发。
下图是他的妻子拍下的这令人尴尬的场面,
当孩子在公共场所失控发脾气了。
这位爸爸和爷爷并没有马上抱起孩子躲开公共视线,
掩盖令人惭愧的「家丑」,而是平静地、充满怜爱地注视着孩子,
不上前劝说,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处理好情绪问题。
道理其实很简单。
想要孩子接纳坏情绪,
我们就要在那之前接纳坏情绪呀!
我们要培养一个讲理的孩子,
第一步就是要让孩子认识并理解这些道理啊。
2、孩子不是“屡教不改”,而是缺少引导
告诉孩子遇到类似的情绪问题应该怎么做。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忽略了这一点,
当孩子遇到情绪问题的时候,
还是习惯性地用发脾气来抒发情绪,
这也就成了我们口中所说的「屡教不改」。
孩子的脾气确实会有遗传的因素,但也与家长应对的模式有关。孩子被惹恼了,有这样的反应很正常,建议不要反应过度。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步骤应对:
1、共情。
2、帮助孩子了解他人感受。

3、告知孩子更好的表达与发泄情绪的方式。

孩子脾气大 不打不骂该怎么教育孩子呢?(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