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陶青 陈欢 于坚栋 商报记者 汪琦
3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博士毕业田克汉博士带着创业团队和项目从硅谷回到了国内,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求才若渴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时间找到田博士,以600万元科创资金补贴和3年房租免费的优惠政策,吸引了田克汉团队落户下沙。而现在,田博士创立的杭州东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了国际上最好的衍射光学和微纳光学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田博士本人也被入选第十三批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项目。
在昨天开幕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首届人才科技创新大会上,田克汉的东尚光电团队和另外5个科创团队被授予“优秀创新创业”团队荣誉,同时受到表彰的还有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等10家“卓越创新”企业和中肽生化有限公司李湘等10位“杰出人才”。
这次大会可以看作是开发区创业创新力量、人才政策优势的一次集中展示,受到表彰的企业、团队和个人,也是开发区24年成长历程的最好见证者。
依托开发区高教园区强大科研力量和产学研平台,在这次盛会上,由区管委会和区内高校共建的“大创小镇”也同时宣告成立。
会上,还有一大批高科技人才类、科创平台类、先进产业类和区校合作类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正式落户下沙。
24年创新发展之路成绩斐然
十年磨一剑,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93年获批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以来,用了两个十年的时间,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业绩。
20多年来,开发区已从曾经的滩涂围垦之地崛起成为华东沿海一带经济发展的前沿重地,成为一座集产业发展、高教科研、生活居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综合实力在浙江省开发区序列中连续十年位居第1位;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位列第一方阵。
从发展之初,开发区就始终秉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注重挖掘平台、科技、人才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作用。
目前,开发区的产业格局已经从成立之初的以传统装备制造业为主,转变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食品等多元产业格局,经济实力日益雄厚、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
尤其是启动“东部人才港”、“东部科技港”建设后,开发区平台、企业、人才、产业配套等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企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区校科技合作成效显著,创新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势头日益迅猛、基础日益坚实。
平台是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和基础支撑。目前,开发区已建成投用创新平台100多万平方米,引进了中科院理化所、新加坡麻省理工技术研究联盟中国创新中心等大院名所10余个;以辉瑞、吉立亚等一批全球排名前十的生物医药企业为引领,杭州东部医药港小镇已初具雏形;投入8000余万元的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开始运行。开发区已形成了集孵化、加速、产业化于一体的创新产业支撑体系,形成了从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到国家科技孵化器、从孵化加速到产业化的全过程平台支撑。
企业成为了创新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开发区共有松下、东芝、玫琳凯、康师傅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达75个。
“大创小镇”
打造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引领区
本次人才科技创新大会上,一项重要的议程是举行了“大创小镇”的启动仪式。
“大创小镇”是开发区与区内高校合作共建的平台项目。小镇以新加坡科技园和杭州市高科技企业孵化园为核心向外辐射,依托与全省最大高教园区——下沙大学城的无缝对接优势,汇集创新资源,汇聚创业人才,形成以“一镇、一街、一中心、十六社区”为载体,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创业小镇,建设成为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引领区,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人才创新创业的汇聚地。
“大创小镇”计划通过3-5年建设,达到创新创业生态成型、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小镇形象特色鲜明的效果,并实现小镇“个十百千万亿”的纲领目标:“个”即建立一套人才科技创新指数;“十”即打造国家级科创(人才创业)平台10个;“百”即新增投资100亿元;“千”即累计集聚高层次创业人才1000名;“万”即累计汇聚科技企业10000家;“亿”即实现交易规模(技工贸收入)500亿元。
会上,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作为高校代表,发布了《大创小镇共建宣言》。
实施五大“双百”培育工程
未来,围绕平台建设、人才集聚、企业培育、资金助推、协同创新五个方面,开发区将大力实施“双百”培育工程。
实施平台建设“双百”工程,即新增创新载体100万方,新增创新平台100个。
实施人才集聚“双百”工程,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名,销售上千万的人才企业100家。
实施企业培育“双百”工程,即新增国家高新企业100家,新增亿元以上企业100家。
实施资金助推“双百”工程,即新增政府投入100亿,引进社会资本100亿。
实施协同创新“双百”工程,即企业获批重大创新项目100个,校友回归创业100个。
做强“五大”支柱产业
在产业发展方面,开发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一号工程”、“两区”建设的部署要求,紧紧抓住城东智造大走廊引领区建设等机遇,进一步聚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服务业等“4+1”产业集群,着力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全面增强产业能级和竞争力。
如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将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国内先导区、高端人才聚集区、全球生物技术首要承载区,加快建设“东部医药港小镇”,努力打造“500亿级”产业集群,力争成为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基地。
在装备制造业方面,以推进“东部智造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工业机器人、自动控制系统、智慧家电家居等领域为重点,努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建立“五大”政策体系
围绕打造最优生态圈,开发区充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优化建立新一轮的以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生物医药等五大政策为主、相关配套政策为辅的“5+X”政策体系,政策力度更加大、产业重点更聚焦、扶持方向更精准。
如鼓励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知名跨国公司和高校院所在开发区设立研发机构和总部,最高给予1亿元资助;对人才项目最高将给予四个“1000”支持,即1000万项目资助、1000平方米的3年租金补贴、1000万元贷款贴息、1000万元创业发展资助;支持企业扩大有效投资,按设备投资额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资助;首次出台的生物医药专项政策,鼓励企业研发创新,对取得临床批件的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对完成临床试验的最高给予600万元的奖励;给予上市企业最高400万元的奖励等。
优化“五大”环境要素
投资环境是创新发展、人才集聚的重要保障,服务则是政府永恒的主题。开发区将从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政务环境、商务环境、文化环境等五方面入手,从问题和短板抓起,从人才和企业的需求做起,着力打造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富有特色、管理规范、开放包容的现代化新城,全力营造一流的投资创业环境,为人才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首届人才科技创新大会表彰名单
卓越创新企业10个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杭州中肽生化有限公司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杭州沃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杭州立昂微电子有限公司
杭州福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景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娃哈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硕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杰出人才10个
突出贡献杰出人才:
李 湘 杭州中肽生化有限公司
姚献平 杭州纸友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创新杰出人才:
史初良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晓群 杭州金州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赵永新 杭州多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优秀青年杰出人才:
王小燕 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
纪云锋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尚贞涛 杭州梦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钱国平 杭州下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许承刚 杭州百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6个
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杭州多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立昂微电子有限公司
杭州中肽生化有限公司
杭州东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杭州迦美信芯通讯有限公司
杭州赫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