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容海,字洪容海,号大锣,观天燕。安徽无为人也。太平天国保王,清朝总兵。其人生平事迹,史书不详,惟有维基百科及百问中文等网站有所记载。然其内容或有出入,不足为据。故本文拟从其出生、入太平、降清、死因等方面,考证其真实情况。
一、出生
童容海出生于1826年,安徽无为县无城镇。其父母姓名不详,但据百问中文所述,其祖父童永泰曾任清朝兵部尚书,故可推测其家世不寒。然而,维基百科则称其祖父为童永泰之弟童永昌,且为太平天国诸王之一。此说似乎有误,因为童永昌出生于1835年,比童容海晚九年,不可能是其祖父。故本文认为百问中文之说较为可信。
二、入太平
童容海入太平的时间和原因不得而知,但可推测是在1851年至1856年间,随着太平军的东征西进而加入的。他初隶石达开部,后不愿随石入川。1860年9月,与彭大顺、朱衣点等率部脱离石达开返回天京,改隶李秀成部。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于1860年连克金华、绍兴“二破江南大营”建功,手刃二十万绿营统帅、提督张国梁,封“保王”。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李秀成的赞赏和信任。
三、降清
童容海虽然在太平天国中位居高位,但却并不满足。他恃功而骄,攻占杭州时纵兵劫掠,引起了民怨和上级的不满。他对洪秀全也有所怨恨,因为洪秀全未予重赏他和李秀成破江南大营的功劳12。他曾劝李秀成至天京“清君侧”,李秀成反对;童遂叹言:“主(洪秀全)昏庸而臣(李秀成)愚忠”离去。此起即怀降志。
1862年7月,童容海在广德州叛降清朝,缴献太平天国官执照和官印。他投靠了清军将领鲍超,成为了他的心腹和助手。他随鲍超参与了多次对太平天国的作战,升官总兵。他在战场上也不忘利用自己的旧部,招降了不少太平军的将领和士兵,如听王陈炳文等。他对太平天国的背叛,给太平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打击。
四、死因
童容海的死因和死亡时间,史书无记,网站也无准确资料。但据本文推测,他可能是在1864年至1866年间死去的。因为1864年是太平天国覆灭的一年,童容海在此前后可能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失去了清朝的重用和信任。而1866年是鲍超去世的一年,童容海在此前后可能已经没有了依靠和保护,遭到了清朝的清算和杀害。故本文认为童容海的死因可能是被清朝所杀,或者是因为病痛或自杀而死。
综上所述,童容海是一个具有军事才能,但却没有忠诚和信义的人物。他先是投身太平天国,后又背叛太平天国,最终也没有得到清朝的尊重和认可。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悲剧,也给历史留下了一个不光彩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