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户籍与强化户籍,让上海居住证的含金量与上海户口接轨:早前批报的被严格控制人口的上海户口远非只有人口登记与统计的功能,它同时捆绑着一系列社会福利。人们发现,一纸上海户口至少具有以下几项& 权利&
为调控车牌价格,上海市在今年出台新规,竞买人今后办理客车额度拍卖登记手续时,需持有效身份证明与上海居住证明(不含临时居住证)。而作为上海房地产调控的措施之一,2012年6月至今,非沪籍单身被限制在申城购房。
在高考方面,上海户口意味着更高的名校录取率。复旦大学2013年在上海本地的录取比例为0.7%,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在上海能上本科的,但在外地也就只是个专科更甚是名落孙山。
由于其特有的& 附加值&,上海户籍还被作为一种惩戒措施。例如,】上海施行《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办法》,加大力度整治黑车。该规定指出,非法客运人员的信息未来将纳入上海居住证积分扣减的审核内容,以加大违法成本。
& 特大城市的户籍改革,我觉得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淡化户籍,另一种是强化户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左学金说,& 所谓淡化户籍,就是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只要外来人口在城市里就业、纳税,他就应该享受与户籍人口相同的公共服务,比如义务教育、社会保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
& 按照淡化户籍的路径,可以首先实现农民工在特大城市享受养老保险及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革除他们与户籍的关系。而一些福利性待遇的改革,比如低保、廉租房、大学招生等,可以暂时放缓。当逐步消除户籍制度的福利安排作用,上海户籍就会逐渐回归人口登记的本来职能。&左学金认为,积分落户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让户籍看上去有更多的& 附加值&,是一种强化户籍的做法。& 短期内,特大城市如此操作未尝不可。但长远来看,一定要更加关注上海户籍背后的福利制度的改革,促使全体公民获得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公平的教育、就业、发展机的会。
其实,剥离户籍附着的福利是改革的终极目标,很难一蹴而就。而在中央目前的制度安排下,提高居住证的含金量,使之与户口簿逐渐接轨,是一种合乎理性的现实选择。
申办条件
持证人员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
(二)持证期间按照规定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
#(三)持证期间依法在上海市缴纳所得税;
(四)在上海市被评聘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对应;
(五)无违反国家及上海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行为、治安管理处罚以上违法犯罪记录及其他方面的不良行为记录。
第六条(激励条件)
持证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优先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一)在上海市作出重大贡献并获得相应奖励,或者在上海市被评聘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者高级技师(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且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对应的,可以不受第五条第(一)、(二)项规定的持证及参保年限的限制;
(二)在上海市远郊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岗位工作满5年的,持证及参保年限可以缩短至5年;
(三)最近连续3年在上海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高于上海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倍以上,或者最近连续3年计税薪酬收入高于上年同行业中级技术、技能或者管理岗位年均薪酬收入水平的技术管理和关键岗位人员可以不受第五条第(四)项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
(四)按照个人在上海市直接投资(或者投资份额)计算,最近连续3个纳税年度累计缴纳总额及每年最低缴纳额达到上海市规定标准,或者连续3年聘用上海市员工人数达到规定标准的相关投资和创业人才,可以不受本办法第五条第(四)项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
前款所称的重大贡献奖项范围、计税薪酬收入标准、技术管理和关键岗位范围、投资纳税数额和用工人数标准,由相关管理部门适时公布。
第七条(申请的提出)
符合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持证人员,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的,可以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中心领取并填写《居住证持有人办理上海市常住户口申请表》后,交用人单位,同时附有关申请材料,由用人单位负责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