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关注的上海市居住证新政今天实行了,所有的相关的官网随之发布了细则、政府令等(文末附相关网站)
读了所有的文件,打了一圈官方热线电话,以一名在上海读书生活了近14年,领用了7年居住证,又恰好要在这个月准备办理新证的公民的身份,来简单说一说个人理解的这新证与旧证在程序、文件、以及效果上的不同。等到成功办理了新证件后,再来更新。
1.办理居住证新证和申请积分,是两码事。 先办居住证新证,办下来以后,才可以去申请积分。前者要自己去办,后者要单位的人事专员出面,准备好所有的基本材料和加分材料,到单位注册地的人才服务中心去申报
2.新居住证的申请表非常简单,只有1页,只要提前1个月申请,申请成功后,证件只有1年有效,每年到期前提前30天到居住地附近的社保事务中心办理签注,办理所需的时限是24个工作日(相当于1个月左右,文末附细则解释为什么要24个工作日)。旧居住证是先填写提交数页的申请表,提交基本材料和加分材料,被评分后,在2个月内决定是否以及发给何种年限的居住证(1年、3年和5年)。续办要提前2个月申请,办理时间也是2个月左
3.办理新证需要到居住地就近的办理点办理,但是归公安管;申请居住证积分全部归人才服务中心管。前者1年有效,后者办理好以后,除非作奸犯科或者有细则内规定的积分增减事件发生,基本不会随时间产生变动。但是《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试行办法实施细则》执行到6月30日,至于那之后政策如何变动,无人知道。
4.新政取消了人才引进类居住证持有人子女的随员证,未成年子女只能办投靠直系关系的居住证,但是成年子女如果有工作,可以办理务工类的居住证。我之前给儿子办理的随员居住证在8月底到期后将作废,幸运的是,他爸爸是符合条件挂靠人才中心的上海集体户口(没有买房,便没有常住户口),需要派出所出具一个父子关系证明(这个证明无法办理,请见下文更新详情,父子关系证明派出所不予出具,告诉我除非有父子俩在一个本子上的户口簿,但是如果有户口簿,上面已经注明父子关系,也根本不需要派出所出具了。后来社区事务中心又说接受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以及独生子女证),便能够继续办理小朋友的新居住证。社区收取了所有材料出具受理回执后一周,通知我们说孩子的居住证有可能被拒,公安局那边给出的理由是孩子爸爸挂靠的延安西路900号的户籍不属于本市户籍,暂时材料在公安局那边存放,给了我一个电话联系。与此同时,社区也给了一个好消息,就是现在凭积分申请成功后拿到的积分通知书,就可以给孩子办理城镇居民门急诊医保,同时给我看了已经办好了的别人的样张。这个积分通知书就是要在新的居住证办理以后再去人才服务中心办理的,格式和以前的通知书副联很像,内容就是持证人本人以及子女的身份证以及居住证相关信息,证明你达到标准分值。人才服务中心的办事人员也跟我确认了现在的积分申请书拿到,就相当于以前的子女随员居住证,同等效力)新华派出所授权管理延安西路900号挂靠集体户口事宜的办事处,在新华路590弄21号,办理户籍证明只需要身份证和& 小白卡&的复印件,但是不予办理父子关系证明,让回孩子的原籍派出所询问办理。之后到新华路派出所询问,说凡是延安西路900号的业务概不受理,同时告诉我派出所只出具户口簿上在同一地址的居住人的关系证明。这样一来,孩子和爸爸的户口也不在一个户口簿上,岂不是办理不了父子关系证明?!当时办理的女民警还算不错,让我打社保事务中心的电话,她来帮我解释不能办理这个证明的事情,很转折的是,等我拨通社保事务中心的电话,那边又告诉我说独生子女证明或者出生医学证明也可以,和几天前的说法又不一样了!这个折腾的……37度的天气……还下暴雨……)
#很没意思的是,新华路590-21号的电话,64829191,永远是忙音的,然而那里的办公室里,一共三个人办公,我也只看见正常的工作量,并不算忙碌。新华路派出所的电话是打得通的,可人家不管。)
后话:我觉得很无奈,同时也认为这是国内各事业部门系统间连接的重要缺陷: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是国家卫生部出具的,独生子女证明是计生办出具的,然而即使你有这两样材料,身份证件结婚证什么的都齐全,公安系统就是不买账,只认户口簿才给你开这种关系证明。明摆着的合情合法合理的事情,就是不给你办。如果我有在一起的户口簿,上面都写好家庭关系了,那还要去派出所开什么证明呢?
居住证和积分,所有的评论都说有利于子女参加上海本地的中高考,但是在我看来,这两部分的政策有矛盾和冲突
这一套政策,对于子女的父母一方是上海户口一方是居住证的,是适用的,但是如果双方都是居住证,或者只有一方有居住证呢?
这种情况下,子女没办法办理上海市居住证
没有居住证,那么上公立学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入学条件基本都要户口簿房产证的;上私立学校,费用很贵,收入不高的家庭如何承受?
不能在上海读小学和中学,那么,即使父母持有的新证满足子女参加中高考的积分要求,在外地学校毕业的时候,上海市中高考资格能顺利获得吗?参加上海的中考高考,试卷和题型不同,能适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