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转户

暴雨毕业照走红 抢人大战下820万高校毕业生将去哪儿

居转户
  • 2023-09-23
  • 浏览

摘要:《通知》明确要简化就业手续。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安排毕业体检,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入职定点体检和体检结果互认机制,尽力避免手续繁琐、重复体检。

6月是毕业季,很多大学毕业生玩起创意毕业照,穿婚纱、女装反串、民国校园风等,然而暨大学生暴雨毕业照意外走红。6月26日,暨大 级广告专硕研究生到校门前拍摄毕业合照,但是在拍摄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身着硕士服的23位毕业生们站成前后两行,与端坐在最前排的3位老师,共同冒雨完成了毕业照的拍摄。

  毕业生人数820万 创近10年新高

  据教育部数据,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820万人。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历史数据发现:2010-的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近7年间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5706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上升至820万人,再创近10年毕业生人数新高值。

&

  深圳等20多城抢人 送房送钱送户口

  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就业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近期,天津、南京、武汉、成都、西安等20多个城市接连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有的送房、有的送钱、有的送户口,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天津:“海河英才”落户计划

  自5月16日,天津市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发布“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以来,自16日中午12:30分至17日早上8:30分的统计数据显示,已经有30万人登陆并下载“天津公安”APP办理落户申请。


  深圳:“重金”吸纳高端人才

  通过“重金”吸纳高端人才;抓住中端人才,提供新引进基础性人才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补贴,本科、硕士、博士分别补贴1.5万、2.5万和3万元;中端以下的人才也纳入其中:深圳再降积分入户门槛,对学历无要求,使得本科以下学历者可以轻松入户。今年,深圳将继续优化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户籍接收流程,高校应届毕业生引进落户深圳“秒批”。

&

  成都:条件和积分落户“双轨制”

  1月1日,成都市开始实施条件入户和积分入户“双轨制”,规定45周岁以下的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等各类人才,可以在成都直接落户。

  西安:在校大学生可在线落户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西安因为率先推出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的政策,而被舆论定义为“户籍新政全国最优”。截至3月22日,新政实施仅仅三天,就有15000多人落户西安。

  北京:积分落户政策

  除了二三线城市,北京也同样出台了积分落户政策:满足持北京市居住证、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且无刑事犯罪记录四项条件,均可参加积分落户申报。

小微企业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获社保补贴;省会及以下城市,要放开对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等三类人员的落户限制……又到一年毕业季,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的政策利好再度适时释放。

  7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发布消息,近日人社部、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确保就业水平总体稳定、就业局势基本平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保持高增长,连续6年超1300万人。但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上升,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仍是社会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施实名制服务

  《通知》要求,积极拓宽就业领域。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可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择优聘用到服务地乡镇事业单位。对小微企业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

  对此,一位就业领域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很多还是具有很强的就业意愿。采取社保补贴的举措,将能够很好地引导小微企业吸纳这部分就业人群。

  在创业创新方面,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对到贫困村创业符合条件的,优先提供贷款贴息、场地安排、资金补贴。支持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对入驻实体数量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的,给予一定奖补。

  同时,五部门在大力加强就业服务方面提出了多方面具体举措,包括提前启动信息交接、强化针对性职业指导、着力推进精准服务、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等。

  其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施实名制服务,有针对性地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培训见习等服务措施。高校要持续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等服务,及时通知他们参加线上线下校园招聘,各院系也要主动与他们联系,推荐岗位信息。

  《通知》还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统筹资源,建立职业指导师联系毕业班制度,每个班指定一名职业指导师,讲解就业形势政策、求职方法,加强就业观念引导,促进毕业生积极就业、理性择业。

  此外《通知》提出,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鼓励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省会及以下城市放开落户限制

  《通知》明确要简化就业手续。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安排毕业体检,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入职定点体检和体检结果互认机制,尽力避免手续繁琐、重复体检。

  同时,五部门强调,加强对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行为监管,禁止招聘信息发布中含有性别、民族等歧视性内容。健全多部门执法联动机制,严肃查处“黑中介”、虚假招聘、违规检测乙肝项目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以求职、就业、创业为名义的信贷陷阱和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保护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

&

  高校要严格执行“四不准”规定,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在做好困难帮扶方面,《通知》要求,将求职创业补贴对象范围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补贴时限从目前的毕业年度调整为毕业学年,补贴发放工作在毕业学年10月底前完成。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的,要确保同等享受政策。

  上述就业领域专家称,保障好毕业生的就业权益非常重要,毕业生的风险意识可能普遍不高,抗风险能力也不强,一些“黑中介”、信贷陷阱等不仅仅是扰乱了就业市场秩序,甚至可能挫败毕业生的就业信心。

  该专家建议,近年来,规范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在加大,但仍暴露出一些问题,对此需要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加大处罚力度,对“黑中介”等形成强烈的震慑。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