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数据指出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14.8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为802.7万人。和“北京户口”捆绑的字眼,历来是身份、福利,以至于幸福感、安全感。那么北京户口有什么好处?外来人口如何落户北京呢?
北京户口获取途径:目前,北京户口共有六种获取途径,其中,新生儿是每年新增北京户口最多的情况,大约15-30w/年。
除去新生儿,对普通老百姓比较实用的落户方法大概有: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投靠、考取公务员等。
应届生毕业通过“进京指标”解决户口的比例最大,然而从2009年开始,北京市逐步加大“进京指标”限制,截至2013年,北京市应届生“进京指标”名额已不足1万人,这意味着应届生越来越难以找到解决北京户口的工作。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各种落户途径:
一、积分落户开始申报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宣布积分落户申报的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4月16日就可以启动首轮的申报了。
申报时间:4月16日-6月14日
申报条件:
(一)持有本市居住证:应为北京市公安局核发的《北京市居住证》,在积分落户申报工作启动的上一年度12月31日前申领。
(二)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截至积分落户申报工作启动的上一年度12月31日,一般应为男60周岁(不含)以下,女工人50周岁(不含)以下,女干部(管理岗人员)55周岁(不含)以下,且用人单位正常连续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如遇国家退休政策调整,按新政策执行。
(三)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截至积分落户申报工作启动的上一年度12月31日,申请人应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7年(补缴记录累计不超过5个月),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各项险种的缴费应符合北京市社会保险相关规定。实际缴费记录应在积分落户申报工作启动的上一年度12月31日前形成,且缴费状态正常。
(四)无刑事犯罪记录:以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或户籍地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为核实依据。
二、人才引进落户
3月21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引进人才 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第十五条“加强引进人才 落户保障”提到:引进人才 无产权房屋的,可在聘用单位的集体户落户;聘用单位无集体户的,可在单位存档的人才公共服务机构集体户落户。
那么,18年的北京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中,哪些人才符合落户条件?》》点击查看
三、新生儿落户
北京市规定,父母双方有一方是北京户籍,则可以为新生儿申报北京户口。
如果拥有京户一方为个人户口,那么申报流程比较简单,只需要去档案所在地领取准生证,等小宝宝出生后,带着准生证和出生证明到户口所在派出所户籍处为宝宝申报户口即可,一般15-30个工作日宝宝的户口即可下来。
如果拥有京户一方是集体户口,那可能会稍微麻烦些。今年北京市出台新政策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是北京市集体户口,且名下没有本市产权房屋的,可以向户口所在人才申报新生儿落户。但目前这一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很多区的人才中心并不给办理新生儿落户,尤其城八区,所以小编建议如果遇到人才不给落户的情况,可以把户口迁到周边区县比如昌平区人才进行尝试。
四、应届毕业生落户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其官网发布通知,印发了《北京市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显示,北京市采取指标数量的方式控制引进毕业生总量,并规定了制定年度指标分配方案所遵循的五项原则。引进条件中,毕业生原则上应具有研究生学历,在校或休学期间创业的毕业生,符合条件的也可申请办理引进。
引进毕业生原则上应具有研究生学历:
在引进条件中,引进毕业生原则上应具有研究生学历。引进当年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5周岁,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27周岁。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系统引进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0周岁。
对于在校或休学期间创业的毕业生,同时符合三项条件的也可申请办理引进。这三项条件为:毕业生本人为创业企业发起人或主要创始人;创业企业创办时本人持有股份比例不低于10%(不包含股份转让、后期入股等情形);创业企业属于高精尖、文化创意等本市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创新创业成效突出。
另外,文化、体育系统和郊区用人单位可适当引进本科毕业生。引进当年本科毕业生一般不超过24周岁,毕业院校为北京地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京外地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采取指标数量方式控制引进总量:
北京市采取指标数量的方式控制引进毕业生总量。市人力社保局按照市政府确定的总量规模,结合全市重大规划落实、重大项目建设、毕业生总体情况等,制定年度指标分配方案。
办法公布了制定年度指标分配方案所遵循的五项原则: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服务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鼓励创新创业;
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城市运行等公共服务领域基本需求;支持郊区、艰苦行业、基层一线发展;参考当年需求及往年引进毕业生培养使用情况。
不占引进指标的情形:
办法中同时指出了几种不占引进指标的情形。
本市考试录用公务员、大学生村官(选调生)、退役大学生士兵、特岗计划乡村教师及按照本市特定政策和要求办理引进的毕业生,实行计划单列,不占引进指标。
市高精尖产业用人单位、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市属高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引进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不占引进指标。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毕业生,可直接办理引进手续,不占引进指标:父母为北京支边人员,且在本市有直系亲属需要照顾的毕业生;父母为北京知青,且在本市有直系亲属需要照顾的毕业生;上学期间,父母双方均已调京且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毕业生。
五、投靠
“投靠”的方式解决户口有很多类别,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三种:
1、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
2、夫妻投靠
3、离休、退休人员投靠子女、
让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三种投靠方式:
1、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
这是年轻人解决户口问题的途径之一。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1)京户一方博士毕业或着硕士毕业工作满三年/或着获得中级职称工作满三年
(2)京户一方单位有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的名额
(3)双方结婚
第二条简单来说,就是单位给力!目前有能力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的单位大多都是部委、央企、事业单位、部分国企、部分银行等。10年之前听说很多私企、外企比如IBM也都有能力解决,但近几年都不行了。
2、夫妻投靠
夫妻投靠条件相对苛刻,要求申请人年满45周岁,且结婚满十年。这里不做详细描述。
3、离休、退休人员投靠子女
外地户口的离休退休人员,如果子女属于北京个人户口,且没有外省市户口其他子女,则可通过此种投靠办理北京户口。这里也不做详细描述。
目前黑市上,人才引进落户的一个户口名额炒作到了72万元。
其他方式
其他方式包括考取公务员、劳模、经商纳税等,这里不做详细阐述。
北京户口的好处
1.养老
目前,职工在北京参加养老保险是没有户籍限制的,但退休之后是否拥有北京户口,对于能否在京享受养老待遇的规定不尽相同。
对于北京市户口的人员,只要达到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的两个条件: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办理相关手续、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就可以在京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而外埠户口、在北京市工作并累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满10年的人员,可在北京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北京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这部分人群,还可以像京籍人员一样,在达到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的条件后,按月领取养老金。
2.教育
北京户籍的孩子都可以接受义务教育,并且在京参加中高考,报考各类高校也不受限制。
而非京籍适龄儿童,入学需要审核“五证”,即法定监护人务工证、实际住所居住证、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相关部门出具的无监护条件证明。此外,一些区县还出台了各自细则,审核条件可能比“五证”更多。
高考方面,以往非京籍学生需要回老家参加高考。今年起,北京异地高考初步“破冰”——允许符合条件的异地考生,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但仅限于报考高职。
3.住房
在房地产调控方面,和购车限制类似,是否拥有北京户口都需要遵守北京的限购政策。
不过,北京市户口的成年单身人士只要在北京未拥有住房,就可购买一套住房,“有房没房”是唯一门槛。
没有北京户口的无房人士,则需要持有有效暂住证、连续五年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才能购买一套住房。
而且,北京户口的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可以买两套房子,非京籍只能购买一套。
此外,目前在京的保障性住房,除了公租房,其他只对北京市户籍放开,未对非京籍开放。公租房方面,也仅有个别区县对非京籍开放。
4.购车
目前北京实施严格的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是否拥有北京户口,在购车方面都需要摇号。
不过,拥有北京市户口的人员,只要名下无北京市登记的小客车,即可参加摇号。而没有北京户口则需要满足相应条件,比如持有北京市有效暂住证且连续5年(含)以上在北京市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
5.其他保障
医疗保障
只要是在京工作的职工,都应参加职工医保,医保待遇和是否拥有北京户口无关。但是,对于学生儿童、无保障老年人、无业居民等群体,北京市将其纳入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针对的只是北京市户籍人员。
低保
对于低收入群体,北京目前的低保政策针对的也是持有北京市户籍的居民。如果是外地户籍居民申请低保,必须还要满足同京籍居民结婚后并在北京市定居半年以上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