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转户

落户方法多样化,也让更多人有机会成为上海人

居转户
  • 2021-11-03
  • 浏览

摘要:上海从开始执行积分制落户政策,积分获取分别根据龄、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在上海工作限以及社保交纳

上海从开始执行积分制落户政策,积分获取分别根据年龄、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在上海工作年限以及社保交纳年限为基准核定。可以说核定标准较为合理全面,照顾到了社会上的各种学历、职业人等。该落户政策由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6月30日。

时间来到,《上海居住证积分细则》已过有效期,新的落户上海政策又是如何?近日(8月3日)上海市对外公布了《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评分办法由毕业生要素和用人单位要素两部分组成,的标准分为72分,可谓比较友好。但《办法》中有两点说明,引起了社会热议,网友表示带有歧视色彩。

清华、北大直接落户


在毕业生要素第5条中,《办法》规定,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受理时间延期至12月31日。

先抛开其他地市的国内高水平大学毕业生的抱怨,作为坐落在上海本市的: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毕业生首先提出了质疑。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了上海的高等院校而非北京,主要就是想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当年高考时自己的成绩完全可以上北大、清华。因为喜欢上海选择上海,如今的《办法》是在告诉我选择错误了吗?

将我国高校分为“三六九等”

比起将北大、清华作为试点,更引起争议的是此次《办法》将我国其他高校分为了“三六九等”。

在毕业生要素第2条毕业学校中,将我国高校分为了第一类高校、第二类高校以及其他高校。因此分别给出了15分、12分和8分的分类积分。而且在附件中详细罗列了哪些学校是第一类高校、第二类高校以及其他高校名录。

纵观我国的高校分类,一直都是在尊重高校的基础上进行类型分类。如最早的分类以部署院校和地方院校两种,前一种由国家某部牵头组建,培养全国性就业人才;后一种则是地方政府根据地方教育情况组建,培养地方就业人才。

随后我国推出了“985工程”、“211工程”,将我国高等院校分出了双非院校(非985、211院校)。近年来,我国执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双一流”,从而诞生出一批四非院校(非985、211,非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

而纵观此次上海积分落户政策中对一、二类高校的详细划分,可以看出,上海成为首个官方文件歧视沪外“四非高校”的城市。从而当《办法》刚一出台,就在网络上引起热议,那些来自四非高校的毕业生更加不能理解。

对于人才的恒定不能只因学校的名气大小来定,一个城市只有足够包容、足够多样性,才能保证城市的竞争力和发展。

最后,对于此次上海市出台的毕业生落户《办法》,您有什么见解?欢迎留言评论。

我们都知道,若想将户口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个城市有很多种方式,不同的方式需要满足的条件不同,故而需要满足的条件、需要准备的材料是不一样的。只有在满足相关条件后才能成功办理入户。你是否知道成都户口有哪些,入户的方式有哪些?

一、购房入户

在成都市核心城区、区(市)县城和建制镇建成区购买商品房或二手房,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并实际居住,且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及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实际居住地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所需材料:入户申请表,入户人员户籍证明(或居民户口簿,下同),入户人员居民身份证,亲属关系证明,入住证明,房屋产权证或经房管部门备案的购房合 同、一次性缴款发票或按揭合同、连续6个月以上的按揭银行缴款凭据,市或区(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入户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证明》。

二、暂住入户

前置条件:在我市暂住满2年,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市外人员,可申请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且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年度我市城镇保障对象的住房困难标准(16平米/人)

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入户

四、投资入户

前置条件:在成都核心城区投资50万元以上,在区(市)县城投资30万元以上,在建制镇投资15万元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五、纳税入户

前置条件:在成都核心城区兴办企业,向本市税务部门连续两年累计纳税达3万元或一年内纳税达2万元,可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六、经营入户

前置条件:在成都市一次性购买40万元以上的商业用房、办公用房的外地人员,也可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且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年度我市城镇保障对象的住房困难标准(16平米/人)。

七、新生婴儿入户

前置条件:计划内新生婴儿

八、离(退)休人员投靠配偶、子女入户

前置条件:非本市五城区及高新区范围内的离、退休人员要求投靠户籍在本市的配偶、子女及随迁配偶和子女。

九、无职业人员夫妻投靠入户

前置条件:公民结婚后有固定住房和稳定生活来源,可投靠配偶迁入(含非农业人口投靠非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投靠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投靠非农业人口,户口迁入后一律登记为非农业人口)。



十、大中专毕业生入户(含往届生)

前置条件:国家普通高校统招应届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或户口保留在学校两年内往届普通高校统招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并在成都市核心城区落实了工作单位或在成都市郊区(市)县落实了工作单位。

十一、海外留培学通员入户

前置条件:在国外留学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核心认证学历学位的人员。

十二、同城网迁(含郊县)

前置条件:原户籍所在地在成都(含郊县),现将户口迁至成都另一房产处。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入成都户口的十二种方式,当然,入户的方法远不止于此。成都户口有哪些,这个问题是与公民的入户方式息息相关的。在确认自己满足何种条件后,再准备相关材料到相关国家部门办理入户,能为自己节约很多时间。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