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险一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因为你每个月的工资有一部分钱
是用来缴纳“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都交了什么?
五险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每个月交的“五险”中,只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需要你出钱,而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由单位来交。
是不是突然发现占了便宜?...
人一生要缴纳的五险一金费用可超百万元
以上海职工的平均月工资(6504元)为例,计算一下每个月缴纳的五险一金和个税。
假设你从22岁开始工作,
到65岁退休,假定工资水平不变。
【个人】社会保险与公积金总额
6504元×&10.5%(社保)+6504元×&7%(公积金)=个人缴费合计1138.2元
需缴纳个税:81.58元
【单位】社会保险与公积金总额
6504元×&31.5%(社保)+6504元×&7%(公积金)=单位缴费合计:2504元
(工伤费率按行业类别及工伤事故发生率等因素实行浮动费率)
每个月需要缴纳的五险一金+个税是
1138.2(五险一金)+81.58(个税)&=&1219.78元
合算
1年就要交
1219.78&×&12 =&&14637.36&元&
43年需要缴纳
14637.36&×&43 =&&62.9万元&
这么算下来60多万也不是很多,但别忘了,这只是你自己缴纳的部分。其实公司每个月帮我们缴纳的五险一金比例和金额更高!
43年下来,要交
2504×&12&×&43 =&129.2万元&
个人+单位合计
62.9万&+ 129.2万&=&&192.1万元&
192万,就是我们43年工作中要缴纳的五险一金,
这在大部分人看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小编眼里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用5年就可以将缴纳的养老保险拿回来
有些人会问:“难道这些钱就白白交出去了吗?”当然不是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如何让这些钱回到自己手里。
【公积金提取】
公积金可以用来买房或者全部取出来
那么第一笔钱可以拿这么多:
6504&×&14%&×&12&×&43 =&&约47万元&
【养老保险领取】
退休时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数额是
每月领取总额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从目前大家每月能够领取的个人账户中养老金的标准来看,根据退休年龄的不同,“计发月数”也不一样,到65岁退休是按照101个计发月数来算。
退休年龄 |
计发月数 |
退休年龄 |
计发月数 |
40 |
233 |
56 |
164 |
41 |
230 |
57 |
158 |
42 |
226 |
58 |
152 |
43 |
223 |
59 |
145 |
44 |
220 |
60 |
139 |
45 |
216 |
61 |
132 |
46 |
212 |
62 |
125 |
47 |
207 |
63 |
117 |
48 |
204 |
64 |
109 |
49 |
199 |
65 |
101 |
50 |
195 |
66 |
93 |
51 |
190 |
67 |
84 |
52 |
185 |
68 |
75 |
53 |
180 |
69 |
65 |
54 |
175 |
70 |
56 |
55 |
170 |
|
|
&
老王在上海办理退休手续,退休前的月平均缴费工资为6504元(由于退休员工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时,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为便于统计,我们假设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恒定为1),老王退休时上年度上海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504元,且不需要计算过渡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缴费年限)=(6504+6504)÷&2&×(1%*43)=&&约2797元&
个人养老账户储存额&=&
6504×&8%&×&12&×&43 =&约26.8万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缴纳总额)÷计发月份=约2658元&
所以每个月可以到手养老金:
2797 + 2658=&5455元&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用4.1年(6504×&8%&×&12&×43&&÷&5455&÷&12 &)就可以将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拿回来。
不难得出,
等70岁以后每个月领取的养老保险金都会是额外收入。
其他四险的福利也很多
除了住房公积金和退休后领养老金外,我们缴纳的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也都是真金白银的实惠福利。
[医疗保险]以上海为例,门诊自负金额超出1500元以后的费用,根据病人年龄以及看病医院等级不同,报销比例为50%到75%不等。退休后,医保的报销比例更高!
[生育保险]
女员工怀孕后可以领取生育生活津贴和生育医疗费补贴。
[失业保险]
累计缴费年限 |
失业人员 年龄 |
第1-12个月 支付标准 (元/月) |
第13-24个月 支付标准 (元/月) |
延长领取 支付标准 (元/月) |
满1年不满10年 |
<35岁 |
1415 |
1132 |
- |
≥35岁 |
1470 |
1176 |
941 |
|
满10年不满25年 |
<45岁 |
|||
≥45岁 |
1520 |
1216 |
973 |
|
25年以上 |
不论年龄
|
&
工伤保险]
工伤赔偿项目包含:治(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13种费用。
从现在开始,
注重自己的健康吧!
毕竟要等着回本的呀!
更多咨询请拨打(商老师)电话13370044850、13370044850&& 网站:https://www.sh112.com/&& 地址:上海市、斜土路2669号1405室
&
加拿大枫叶卡 VS 北京户口,到底哪个更有份量?
现在,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选择自己的居住地也越来越自由了。换个城市甚至换个国家,都不算什么稀罕事儿了。在国内,无数人涌向了北上广,但户口问题一直是很多人的心头痛。在加拿大,华人也越来越多,但有没有身份,又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那么,加拿大枫叶卡和北京户口,到底哪个更难拿,哪个更有份量呢?!先说个简单粗暴片面的吧,如果你跟一个加拿大人结婚或同居,想一两年拿下来加拿大身份,还是很有希望的。
但是,如果你跟一个北京人同居、结婚、孩子都生了,想拿到北京户口,也是难上加难的!
看清楚了么?!不到45周岁的,不管你结婚都没戏!年满45周岁的,还有个结婚10年的条件呢。也就是说,假设35岁,跟一个北京人结了婚,理想情况下,45就可以拿到北京户口了耶!!!
那么,到底什么人是有希望拿到北京户口的呢?是不是比枫叶卡难拿呢?
1除北京土著之外哪几种人,
是有希望能拿到户口的?
1.可以到有北京户口指标的国企、高新科技企业、选择留在高校等单位,通过单位解决“北京市集体户口”,落户北京。但条件是你必须为应届毕业生,并且有年龄要求且读书期间不能有社保记录。同时,这样的企业肯定会让大家挤破头,竞争压力非常大。
首先,你要年轻;其次,你要优秀且好运。
2.考北京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进入央企或当村官,总之就是成为别人所说的拿“铁饭碗”中的一员。然后只要拿到户口指标就没问题了。至于竞争压力嘛,随便看看这些年国考省考期间的新闻就知道了,是真正的万里挑一。
3.嫁给北京人或者娶北京人。这个方法简单粗暴易操作,是大家比较喜闻乐见的。不过,别忘了上面说到的条件,45周岁,结婚10年喔!!!
4.对于出国留学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及其以上学位的同学,回国两年内找到北京公司上班,就可以到留学中心去办理集体户口。这一条大概还是要年轻才行。
5.符合北京市规定的特殊人才落户要求,比如“人才引进计划”“中关村高新科技人才引进计划”“留学归国引进计划”等等。听起来不错,但这些计划到底是什么鬼?
所以,综上所述,基本上想拿到北京户口的最终奥义是要年轻、单身、优秀且运气爆棚。毕竟哪怕你达到要求了,还要等“指标”。而“指标”这个东西就不好讲了,毕竟是人为因素主导,不确定性太强。北京户口这么难拿也从侧面反映了北京户口的含金量。
过去十年中,平均每年有十几万外地人获得北京户口。庞大的市场需求,也让北京户口的价格水涨船高。
一个毕业 8年的正规本科毕业生,花费50万元能拿到北京户口。此前媒体曝光的户口买卖,一纸北京户口竟然炒到了80万。
那么北京户口到底有哪些优势呢?
买房:购买各种福利房均严格限定需有北京户口;外地人只能购买价格昂贵得多的商品房,且需出具连续五年纳税证明或社保缴纳证明。
就业:企事业招聘优先选择北京户籍人士;有户口可要求更高月薪;失业有每月数百元失业金;上岗前免费就业培训。
孩子教育:幼儿园少交几万学费;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不用交借读费择校费、不用办证跑断;高考进北大几率高几十倍。
买车;外地人需出具连续五年纳税证明或社保缴纳证明才能摇号买车;60岁以上北京老人免费乘车。
医疗养老:北京户口能享受更多的医疗服务和养老保障。
划重点,有了北京户口你更好找对象!
北京户口和加国枫叶卡
究竟哪个值得拥有?
虽然中国正在努力打破政策执行上的壁障,但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没有户口就意味着在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所以想拿北京户口真的没那么简单,与其为了自己为了孩子享受更好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获得一张加国枫叶卡的可行性比拿到北京户口的可行性大得多。通俗一点讲,如果你足够有钱,枫叶卡是明码标价的;但在北京,光有钱还远远不够。那我们来看看拿一个加国枫叶卡有什么优势吧!
枫叶卡能给你和子女带来什么?
福利类型:
加拿大的政府福利有联邦福利和各省福利,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五类:
家庭类
家庭类福利覆盖所有家庭成员,而家庭成员的定义非常广,以夫妻为主体,其双方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同母异父或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孙子孙女、叔叔婶婶、侄子侄女,及上述所有人的配偶、前任配偶,一大堆相关人员都可称为家庭成员。
1)加拿大儿童福利金(Canada Child Benefit /CCB),俗称牛奶金
该项福利免税并按月发放,有18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均可申请该福利,家庭年收入15万以下的中低收入家庭每月可以申请较高金额,通常每年能收到的平均水平是6800加币。
具体金额可在网上根据居住地点、家庭年收入通过在线计算器进行试算。一般来说6岁以下儿童每年可以得到6400加币,6-17岁儿童每年可以得到5400加币。
为了进一步解释该项福利内容,网站还贴心附有Youtube视频解释。
2)家庭看护福利
该福利属于政府的工作保险(Employment Insurance/EI),申请人需符合该保险条件后即可申请。
如果家庭有需要照顾的重病或受伤18岁以下未成年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有工作的父母或家庭看护人可自申请生效日起的一年时间内,根据自身情况享有长达35周(8-9个月)的家庭看护福利补贴的假期。
该补贴的具体金额与申请人的收入相关,具体金额在最多可达每周543元加币,在可达每周547元加币。
3)孕期及父母护理福利
该福利属于联邦政府的工作保险(Employment Insurance /EI),申请人需符合该保险条件后即可申请。
此福利分两项内容,一是怀孕的母亲享有的长达15周的孕期福利,可以最早从预产期的前一个月到最晚孩子出生17周开始申请。该补贴的具体金额与申请人的收入相关,具体金额最多可达到申请人每周工资的55%。
&
另一项内容是父母护理补贴,在父母因陪护、照顾新生儿或者新收养子女而不能工作期间,提供政府支持。而这项补贴又有两个选择:标准福利和附加福利。
标准福利:在孩子出生一年内可申请长达35周(8-9个月)的政府津贴,每周最多是申请人收入的55%。该津贴可适用于双职工父母,父母两人可以共享35周的假期。
延伸福利:在孩子出生一年半内可申请长达61周(约15个月)的政府津贴,每周最多是申请人收入的33%。该津贴同样适用于双职工父母,父母两人可以共享35周的假期。
也就是说如果一对有工作的夫妻,当有了孩子之后,可以享受40周(10个月)到76周(一年半)的带薪假期。
4)托儿补助福利
该福利属于省福利,不同省有不同的标准,为了吸引人来,魁北克省的福利通常在各省中较高,小编所在的BC省,因为人满为患,该项补贴相对较低。
在加拿大,6岁前学前教育属于自费,并高达每个月600-1200加币,很多低收入家庭无力负担,因此政府就成立托儿补助金。根据申请人的家庭年收入进行不同额度的补贴,有时补贴一半,有时全额补助。
注意:这笔钱直接支付给孩子所就读的幼儿园。申请这笔钱要排队,所以应尽可能早去报名。
工作类
全称工作保险(Employment Insurance/EI),如果加拿大居民(绿卡或者公民)在一年中连续工作了半年,同时平日工作的工资单里扣了EI保险费,那么因为失业、患病、生孩子或领养孩子而不能继续工作,便能通过此保险能获得政府津贴。
申请该补贴的前提需申请者在过去一年中连续工作600小时,不能工作后即可领到长达26周的补贴,通常是你原月薪的40%-55%,每周最高543元加币。
加拿大失业保险一般分为五大类:普通失业保险、怀孕、父母、疾病保险、陪护保险、渔工保险和其他特殊保险。
学习类
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免费就读所有公立学校的基础教育K-12年级(从5岁上幼儿园到18岁高中毕业)。同时不同省针对5岁之前又有其他不同的免费教育,比如在BC省,从出生到5岁都可以免费就读政府的Strong Star项目,每个人都可以根据所住社区寻找相应的机构进行免费申请。
除此之外,加拿大政府又根据不同的人群设置有不同类别的补贴,如教育基金、助学金、教育储蓄计划、奖学金、残疾人学习基金等。针对工作中寻求进一步学习的人群还可以申请各种补贴,其工作单位如符合条件也可以为申请人的技术培训申请政府补贴。
加拿大政府在教育的投入上设置了非常多的补贴,在此就不一一赘述,重点讲一下政府力推的教育储蓄津贴(RESP)项目。
加拿大教育储蓄津贴(CESG)是加拿大政府为儿童提供的高中毕业后可用的一种教育资助,父母存款到RESP账户的时候,政府会相应地增加津贴的金额,通常父母每年存2500加元,可获得政府20%的最高500加元补助,当达到最长的20年后,该账户最高金额为5万加币。
住房类
加拿大政府会为收入低并且负担不起当地房租的人士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房屋补贴或是非营利住房。租金的多少是根据申请人的支付能力而定的,并不是由房屋的大小或这类型来决定。但多数时候申请政府非营利性住房的申请者需要等很长时间。每个省关于住房补贴的规则都不尽相同,有时各个城市间关于住房补贴的规定也不相同。
加拿大有四种主要的由政府提供补贴的住房,分别是公共住房、非营利住房、合作式住房。
公共住房(Public Housing):公共住房指的是由政府房管部门或公司建造并管理的房屋或是公寓。此类住房由政府拥有并管理。住房补贴将会直接支付给非营利性住房。
非营利住房(Non-Profit Housing):这种类型的住房是由非营利的社会机构或私人非营利组织所拥有并管理的,例如教会、工会或是族裔群体等机构组织。此类住房使用的是政府补贴以及一些私人资助。
合作式住房(Co-operative Housing):这一类型的房屋是由居住在合作式住房内的合作社成员共同拥有并由董事会进行管理的。这种类型的住房没有房东。另外,居住在合作式住房内的所有住客都必须成为合作社的会员,同时还要遵守一些相关的规定。
医疗类

&
加拿大医疗制度是全民免费医疗,凭医疗卡即可看医就诊,并且还能够覆盖部分去海外发生的意外医疗费用。政府医疗保险由不同省政府进行管理,而各省的规定在等待期和是否缴纳保费上各有不同,从一个省搬家到另一个省后,需重新登记医疗卡。
比如安省的医疗保险OHIP,政府不要居民缴纳保费,而新移民需等候90天才能享受该医疗保险;BC省的医疗保险MSP,根据家庭收入不同缴纳不同的费用,最高每月缴纳150加元,后此费用会减半。
政府的Medicare医疗保险包括各项医疗服务、诊金及住院费,范围比较广泛,但以下除外:
(1)用药的费用;
(2)为就业或买保险目的而进行的身体检查;
(3)电话咨询;
(4)美容/整容手术;
(5)义肢;
(6)中医、针炙、按摩;
(7)牙科、眼科治理。
如果有工作,雇主通常会为员工购买不同程度的延伸医疗保险,能够覆盖医疗保险所不能覆盖的费用。但这类延伸保险与中国就业时购买的医疗保险的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一人参保,全家覆盖。
&
政府责任类
该福利面向加拿大所有满足条件的65岁加拿大公民及合法居民。有普惠的,也有特惠的;有免费的,也有付费的;有保障老人基本生活的,也有鼓励老人体面生活的。如果将所有补贴、保险,按照最高额度加起来,一位65岁以上的加拿大老人,是完全可以“随心所欲”生活的。大致分以下三类:
1)退休金Canada Pension Plan/CPP
退休金计划是政府强制征收的国家级计划,相当于中国的养老保险。该项保险需要在申请人工作期间进行购买,通常购买比例是9.9%的CPP,其中一半来自雇员一半来自雇主(即每人负担4.95%);而自雇人士则需要自己支付9.9%。
同时购买退休金的收入政府也设有上限,在上限是55300加元,扣除免税额度3500加元,最高基数为52400加元。以此计算,雇主与雇员合作可购买退休金的最高金额为2593.80加元,自雇则是5187.60加元。
缴费者到达65岁后便可以领取退休养老金。金额的多少取决于申请人工作期间缴纳了多少,想提前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会减少;延迟领取的,数额则会增加。加拿大65岁领取CPP的,每月最多可领1114.17加元,但是多数人拿不到这个数,实际平均领取额仅为653.27加元。
自由党上台时承诺改革CPP。7月,制订了新的CPP实施方案。从开始,个人缴费比例将会从目前的4.95%,提高到5.1%,2023年提高到5.95% 。到时,人们平均每月增加7加元保费,到2023年共计每月增加34加元保费。这样未来个人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额度也会随之升高。
目前,退休养老金的最高领取标准为每年13370加元,2023年将会增加至17478加元,平均每月1456.5加元。
退休金计划除此之外符合条件的还可以申请伤残补助(最高每月1313.66加元,生存者补助(最高每月668.5加元),死亡补助一次性2500加元),申请人子女津贴(最高每月241.02加元),但如果同时符合上述若干申请,其具体金额不是简单的叠加,还需要根据情况另行计算。
2)老年金Old Age Security
申请者在18岁之后在加拿大居住时间超过10年,而居住40年才能申请全额,全额为每月$585.49,孤寡老人最多每月$874.48。居住不足40年但超过10年的,应按比例扣减。
同时老年金还受申请人全年总收入的影响,如果总收入超过$74788,就要把超出部分返还给政府。如果全年个人收入达到$121,134,则要全部返还给政府。
3)最低生活补贴GIS:
在加拿大住满10年(非工作10年)的低收入老人。没有年收入的单身老人可获得每个月874.48元加币,夫妻可获得1459.97元加币,年收入最高到17759.99加币的单身老人将不再获得补贴,夫妻可共同获得585.53加币。
4)津贴 (ALLOWANCE)
津贴是向OAS和GIS领取者的低收入配偶或遗属发放的津贴。要求配偶的年龄在60-64间,是加拿大公民或合法居民,并且在年满18岁后,至少在加拿大住满10年。
可领取津贴的额度取决于上一年你与配偶的总年收入,或遗属个人上一年的年收入。每月最高额为$1111.91加元,对于遗孤是$1325.43。实际可领的津贴额随年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当你与配偶的总年收入超过$32880,或遗孤个人的年收入超过$22928,津贴额减为零。
65岁之后转为前面三种福利津贴。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不是讨论北京户口和加拿大枫叶卡哪个更好,哪个更有分量的时候,而是哪个更难获得,哪个你能满足条件!
其实两者含金量都很高,关键看你喜欢哪个,想去哪生活,哪个你更能接近。
也许有的人想多去接触另一个世界另一种文化;也许有的人不愿意背井离乡只愿意在故土生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