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大人说,某某孩子,乖的时候很乖,不乖的时候很不听话,或者说,一会儿乖一会儿不乖。其实这都是正常的孩子,六岁以前的孩子就是这样经常摇摆不定的,一会儿乖巧,一会儿调皮;一会儿合作,一会儿对抗。如果六岁以前的孩子经常很乖,从来不吵不对抗,那他长大了可能是没用的,为什么会摇摆不定呢?因为正常的人生学习过程就是要这个样子的,这表明孩子在学习,小孩子乖巧是在学习,调皮也是在学习,对抗还是在学习。我们要知道,合作与对抗是一个人生存所必要的东西。如果小孩子与你对抗,你就打他骂他,你就遏制了他的学习,小孩子会觉得大人才可以发脾气,小孩子是不能发脾气的,那他就会想等我长大了,就天天发脾气,那就害他一辈子了,我们不妨想想,小孩子在倔,你就要骂他,就是一定要听你的,那你不也是在倔吗?那应该大人挨打,不是吗?合理的做法是当小孩子在对抗的时候,大人只要稍稍让一点就行了,这样孩子就学会让了,以后长大了,他就会当别人对抗时稍微让一步,当别人合作时稍微进一步,进则退之,退则进之,这就使他受益终身。所以我们不能让小孩子老听话,也不能让小孩子老对抗,完全听话,小孩子就会吃亏,完全对抗,就会一个朋友也没有。小孩子一会儿手拉手,一会儿打打闹闹,一会儿嘻嘻哈哈,这都是正常的生活态度,我们大人经常会有情绪反应,为什么小孩子不能有情绪反应呢?我们要慢慢地培养孩子以后能适应各种各样的与人相处的状况。 多数父母都会碰到孩子发脾气的问题,特别是在孩子二三岁刚开始具有独立性、想按自己的意志去行事时。发脾气实际上是孩子正在成长的独立意识的信号。
&
& & 置之不理:这是帮助孩子摆脱发脾气习惯的最好方法。因为孩子发脾气的目的是想得到你的注意。你不理他,孩子就会意识到发脾气没有什么用还是少用为好。 &
& & 不理睬发脾气的孩子,需要你能沉住气。 &
& & ●转身离开。孩子发脾气时,你尽管去做你的事。 &
& & ●适当地劝说。如果你还做不到置之不理,你可以对孩子反复讲几句简明扼要的话,说明什么事是不会被允许的,但不要做出任何举动。你的目的是帮他摆脱困境。 &
& & ●不要议论他。孩子不再发脾气时,只要欢迎他能停下来就是了,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
& & 排除:如果孩子不停地哭闹,你觉得除了让步没有别的选择了,你可以告诉他如果愿意哭就尽管哭好了,但你不喜欢他的哭声。 &
& & 不要让哭闹左右你的决定: &
& & ●搞清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最可能发脾气。 &
& & ●让孩子知道你说到做到,绝不让步。 &
& & 尽量避免诱发孩子发脾气的场合和情况:找出诱发孩子发脾气的因素并避免它们是可能的。 &
& & ●避免孩子发脾气。每个孩子动手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任务或玩具太复杂,孩子会因完不成而感到沮丧,你可以把任务安排得简单一些。 &
& & ●必要时提供帮助。让孩子看你是怎么用另一种方法解决他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有时候寥寥数语、关键性的提示,足以缓和孩子一触即发的紧张情绪。 &
& & ●避免孩子过分疲劳和兴奋。这种时刻,孩子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尽量使孩子处于平静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