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现在的大学生自身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还是人们对大学生发要求太高了,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你不是大学生吗?这个怎么不会呢?”,又或者“现在的大学生啊总爱......”现在大学生往往一不注意就被贴上了标签。那么现在大学生要远离的“标签”有哪些呢?
在上大学之前,很多同学肯定都设想过,自己要怎么充实的丰富的度过大学这四年的生活。比如说:按时上课,课余时间去读书馆看书学习,参加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啊。大部分同学肯定是这样想过的,但是实际却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
脱离了老师和家长的管束,要靠自己的自觉性去做事情,这时候很多人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那就是自控力不强。有人管着的时候,自己可以去做事情,也能把事情做得很好,但是一旦没人告诉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了,自己就很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所以很多时候就很容易受别人影响。别人逃课我也逃课,别人打游戏我也打游戏,甚至导致自我的迷失。
从外界社会方面呢大学生要避免被贴上这些标签:
90后
我们大学生最大的标签就是“90后”。毕业的和在校的大学生都逃不掉,毕业的“90后”被笑作职场菜鸟,在校的“90后”是吃喝玩乐的代表。90后这个词本身没错,可是,随着90后的成长,“90后”不仅仅是代表90年代出生的人,更有任性、娇生惯养、拜金一系列的词尾随。
&
娇生惯养,脾气大,矫情
现在的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比较舒适,不同社会环境养成不同性格的两代人。父辈常说,“你们这些大学生就是吃不了苦,想当初我们读书吃了多少苦.......什么重活累活都干.......”。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抗压能力相对于前几辈人是比较弱的,毕竟他们经历的历史我们不可否认。娇生惯养用在我们身上,似乎也没什么不对,就是听起来不爽。脾气大也是由娇生惯养的另一种表现,遇到不顺心的事,任性的不想做。有个老板曾对我说过“你们现在的大学生太过矫情。比如,应付职场上的喝酒,说不喝就不喝,一桌人看着她在那作。大家觉得,如今的大学生总爱无病呻吟,职场的人情世故他们一屑不顾,总觉得职场肮脏,故作清高。在他们眼里就是自怜自叹自傲。
5月 25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上,记者和专职心理咨询老师交流发现,人际交往问题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比重有所增加,尤其是宿舍里的人际交往。
“存在交往问题的大学生,主要是宿舍关系处不好,这样的学生主要有两种类型。”老师们告诉记者,一种是孤僻型,这样的同学往往是独来独往,在宿舍也不说话,没有能玩起来的舍友;另一种是偏执型,这样的同学做事特立独行,说话语气伤人,舍友们都不愿意和他交往。“而且,宿舍关系中有一个新变化,就是男生宿舍里的同学相处问题比以前多了。”
从大学生自身和人际交往方面呢大学生要避免被贴上这些标签:
不合群
有一部分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和孤僻,长期不合群。不是说内向不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有的同学就是很外向,和谁都能快速地打成一片,有的同学就是性格比较内敛,慢热型,但是熟悉了以后也能和大家相处得很好。今天要说的就是过于内向的人,平时没有只言片语,和谁都不交流不沟通,那这样根本没办法在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比如,在宿舍生活中,一般情况下,同一宿舍的大学同学,都会同进退。可是,有的大学生,却和宿舍的其他人显得格格不入,经常不参加同学的集体活动,或者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这种不合群的同学,在大学生活期间,也同样容易受到他人的疏远和冷落。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主动融入班集体,主动融入宿舍集体,才能够使得自己的大学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自私
如果一名大学生,被老师和同学认为是很自私,这样的标签,是对个人道德品质的一个负面判断,容易影响大学生在同学心中的形象,自私自利的大学生,毕业多年之后,在同学心中的印象,都有可能是负面的。作为大学生,应该要尽量有公德心,有包容心,积极参加班集体的活动,积极服务他人,而不是只知道满足自己的需求哦。
最后把希望大家大学生活能与室友共处少一分尴尬多一分喜悦,少一句谩骂多一句安慰,多给一分鼓励少一分贬低,一切过去的都是回不去的,不要等以后回忆起来那么多的伤感那么多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