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转户

新疆巴州:公安政务服务改革让群众办事更省心

居转户
  • 2025-07-07
  • 浏览

摘要: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朱祥明 解正森“真没想到在家门口的警务室就能把驾驶证补办了,再也不用跑到70公里外的县城,太方便了!”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朱祥明 解正森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的警务室就能把驾驶证补办了,再也不用跑到70公里外的县城,太方便了!”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哈尔莫敦镇村民艾合买提在家门口的警务室办完业务后连连称赞。

一个月前,艾合买提因驾驶证遗失险些耽误农产品运输,如今,在巴州全州推行的公安政务服务网点延伸举措,让这个曾需往返车管所、耗时一整天的“麻烦事”,变成了15分钟就能解决的“顺手事”。

这样的小故事正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1个县市同步上演。从牧区警务室到城区便民警务站,从邮政E网点到4S店,一张覆盖14类、655个服务网点的公安政务网络,正将“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让“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触手可及。

图为7月2日,轮台县公安局政务服务中心业务窗口为群众延时办理业务。

从“多头跑”到“一站办”:服务半径的几何级延伸

6月28日,库尔勒市民张先生办理新车注册登记时,深切感受到公安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带来的便捷。此前,朋友办理同类业务,往返车管所、检测站、保险公司花费了6个多小时,而他在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一站式”办理仅用时1.5小时。

这一高效转变,源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安机关整合资源,将新车注册登记多环节集中至服务站,实现各环节高效衔接,彻底改变了群众多头奔波的状况。巴上海市cpa人才引进政策,undefined州公安机关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两个免提交”改革,该改革将新车上牌、新生儿落户等跨部门事项整合为群众视角的“一件事”,undefined减材料、减跑动、29个事项免提交户口簿等6类材料,让群众省却不少准备材料的麻烦。

不仅如此,巴州公安机关推动警邮合作在当地设点,让群众在家门口的网点就能轻松办理相关业务,较以往减少了大量往返里程。尉犁县墩阔坦乡牧民买买提办理驾驶证换领时,就因此减少了80多公里的往返路程。

数据显示,全州75个派出所“一窗通办”窗口可办理66项户政业务和24项交管业务,441个警务室开通38项高频事项办理功能。在牧区占比42%的若羌县,吾塔木乡邮政所“警邮E+”服务让农牧民办事平均少跑83公里,服务半径实现几何级延伸。

图为6月27日,和硕县清水河派出所警务室为群众办理业务。

从“专科门诊”到“全科医院”:服务功能的裂变式升级

“现在喝杯茶的工夫就把业务办好了!”且末县牧民阿依古丽说道。今年3月,她因孩子入学需要办理户籍迁移,按以往流程需往返派出所、教育局、学校3个部门,至少耗时2天。如今在且末县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她提交材料后1小时便完成所有手续。

巴州公安机关将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集纳户政72项、交管50项、出入境26项服务的“综合超市”,州宾馆063便民服务站让群众可一站式办理多种业务;推动专业机构成为“特色专柜”,21家机动车检测站同步开通登记服务,16家4S店实现“买车——上牌——投保”闭环办理,汇鑫报废中心可直接办理注销登记,为群众提供专业化便捷服务。

巴州公安机关将社会网点变身为“便民驿站”,2家金融机构开通抵押登记,5家保险公司核发临牌,21个邮政网点承载补换领驾驶证等4类车驾管业务,让群众在生活场景中就能办事。在库尔勒市,巴州公安机关推动州市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形成“双核驱动”,14个派出所辐射城区各个角落。

库尔勒市朝阳派出所民警许警官说:“现在群众改个名字能就近选派出所,办车辆抵押可去银行,就像选外卖平台一样自由。”

图为6月25日,若羌县公安局开设夜间专场活动,解决群众上班没时间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

从“人工跑”到“智能联”:服务效能的全方位提升

6月24日,来轮台县游玩的河南籍游客李先生旅行途中不慎遗失身份证,焦急万分时,他在塔里木胡杨林公园景区的轮南派出所获得及时帮助。户籍民警通过“一窗通办”系统,快速核验其身份信息,当场出具临时身份证明。“原本担心无法入住酒店、耽误行程,没想到10分钟就解决了问题,轮台公安的服务网络太贴心了!”李先生说。

巴州公安机关以“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为目标,深化“警企合作”“警邮合作”,在机动车检测站、二手车市场等场所设立登记服务点,推动业务分流;依托智能化手段,优化“电子居住证迁入”等政务服务流程,推行线上办理模式。

同时,巴州警方构建“毛细血管”式服务网络,在便民警务站、警务室拓展临时身份证明办理、暂住登记申报等业务,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生活场景,全方位提升服务效能,让群众在每一项业务办理中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温暖。

巴州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延伸的“最后一公里”,丈量的是警心与民心的“零距离”。如今,从牧区毡房旁的“警邮E+”服务点到城市商圈的智慧警务站,“家门口办好事”已成为巴州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正书写着新时代巴州公安工作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同向而行的新篇章。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