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众多家长学生前来参观。在展示校园风貌同时,清华和北大也公布了今年的招生情况。据悉,“人工智能”成为两校开放日共同的关键词。清华新增了“人工智能学堂班”,首批预计招生30人,北大也将在级正式启动“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一,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堂班

&
开放日当天,清华大培学通工智能学堂班(简称“智班”)宣布成立。成立智班是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整体学科布局上的重要举措,既是对清华乃至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布局的积极响应,也将进一步拓展清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科格局。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院长姚期智院士将担纲智班首席教授。
智班旨在培养人工智能领域领跑国际的拔尖科研创新人才,并通过其广基础、重交叉的培养模式,打造学科间的深层交叉合作平台,进一步地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结合;并在助力不同学科发展的同时,深化对人工智能前沿的理解并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发展。
智班将从秋季开始招收招本科生,首批预计招收30人。智班的培养特点为广基础、重交叉。在本科低年级,将通过数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核心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宽广的基础;在本科高年级,将通过交叉联合AI+X课程项目的方式,使学生有机会将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前沿相结合,在以人工智能促进不同学科发展的同时,深化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推动人工智能前沿的发展。同时,智班的同学将获得与相关产业的联合实习机会,深入了解实际产业中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并通过人工智能知识与技术,加强人工智能在不同产业中的推广与应用。在应用中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进一步推广与发展,并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技术基础。
智班将成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第八个实验班。作为承接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的载体,清华学堂计划自2009年推出、2011年全面启动以来,已建成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钱学森力学班和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等七个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基本与学校的一流学科布局同步,促成了清华整体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北京大学重点筹建机器人工程专业
自起,北大工学院在“北京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的基础上,重点筹建“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将在级启动机器人工程的本科生教育和培养。
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典型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仿生结构设计、智能感知、人机交互、微纳操作等技术开发应用为重点,培养未来面向机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人才。
北京大学副校长龚旗煌表示,学校将确定为“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年”,在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批有特色、高质量的跨学科本科课程组、项目和专业,希望在学生专业基础上,培养广博的知识素养。
三,人工智能为何如此火爆?
人工智能是产业发展的趋势,在产业推动和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和高校起着很大的作用。
去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首次正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去年11月15日,科技部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会上宣布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进办公室,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5个部门构成。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继续被提及,报告指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人工智能是当今全球范围内的一大热点。在过去十多年里,人工智能有了非凡的进步,未来二三十年中,人工智能更将在科学界、工业界产生巨大影响。中国乘风破浪,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上,达到了世界水平。然而,当今的人工智能技术会在未来几年达到极限。下一波新技术的革新中,中国能否取得原创性的突破,成为人工智能下一代技术的领跑者?这些问题正迎来一个应对的关键期,而人才培养更是其中核心所在。
4月2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建设、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