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高考一篇文章教你看透高考选择日语的利与弊。距离高考的倒计时余额,已经不足十天了。在此关头,就连还在高考阵营后方排队的高一高二、甚至初三学生和家长们,也纷纷按捺不住。
今天,就由我们从外语这一科目入手,帮您一起排兵布阵。
外语,是在所有高考科目中独占150分的大头之一,也是让大家几家欢喜几家愁。
而之所以称之为外语,是因为除了主流选择——英语之外,
教育部明确规定,日、俄、法、德、西这几门小语种也可以作为其报考选择
。
日语,作为仅次于英语之后的外语不二之选,报考人数也是从的9600人逐年增长到的。
按地区来看,日语考生人数较多的三个省份分别是: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分别为4400余人、3200余人、2600余人。
位居榜首的广东省,其考生数增幅也是遥遥领先,比上年增加2200余人,势头可见一斑。
这些数字也直观地反映出,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用日语代替英语参加高考是条可行之路。
是什么样的甜头,让考生和家长们用日语另辟蹊径?他们又面临着什么样的担心?高考后备军的你们,是不是也更适合这条路呢?
下面,就从利弊两方面,来审视一下日语高考这条“非主流路线”。看完,也许你心中就自有答案了。
利
难度相对较小
先从高考这场考试的角度来看,命题方面,广东高考英语科目考试分为笔试和听说考试两个部分。从起,笔试部分使用全国卷,听说考试使用广东自主命题卷,笔试与听说考试分别进行,参加英语科目考试的必须参加英语笔试与英语听说考试。这样的半自主命题模式,以及必须分次参加笔试与听说考试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外语科目的难度和繁琐程度。
而高考日语统一采用全国卷,题型较为单一(如下)。除作文以外,其余全部为客观题。
听力部分,难度只相当于日语能力考试四级(N4)的水平,较为简单。
只要基本功学好,有不少同学都成功将它满分拿下。
除了命题,在高考大纲对于词汇量的要求方面,
日语也以2000左右的数字,完胜了要求约3500+词汇量的英语
。这大概是对苦于背记英语单词的同学们求之不得的福音了。
另一方面,就日语本身的语言特征来说,汉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日语中存在有47.5%的汉字词
。这就进一步给我们考生减了单词之负,英文字母可能八字不合进不了脑子,但汉字怎么会不亲切呢?恰恰汉字还能在分值较高的阅读部分,给我们多助力一把。别看难度稍高,但是一整篇文章读下来,有了近一半的汉字,大意也都能猜到几分了吧?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基于上述的分析
,参考过往考生的实例可以发现,在改选日语参加高考后,较终成绩比原来的英语普遍高出20~50分
易获得学习动力
现在00后的少年们,接收了很大程度外来文化的影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原产自日本的动漫、日剧、游戏、偶像,甚至只是一些日常流行语。如果说兴趣是各种学习较好的老师,那语言学习就更是如此了。有了这一些自己所向往、想探索的异国文化,平常接触的音频娱乐资料,都会在无形之中给你营造出一个语言环境,这就大大地增多了你学习的机会和动力。
对于多年以来和英语死磕也不出结果的考生来说,也是一种由兴趣给自己开辟出来的学习新天地。
可与今后留学赴日挂钩
往长远发展看,有日语学习的背景,可以给进入大学、大学毕业后的你提供更多的机会。日本的高等教育目前是当仁不让地排行亚洲较好,跻身国际先列。
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
等,都是许多中国学生前赴后继申请的热门。如果在高考前已经有日语学习的经历,大学阶段考虑赴日交换留学、或者进一步升学深造,语言关的绿灯就会更早地为你开启。这可是让许多其他日语零基础的申请者们退避三舍的门槛。
随着中日经济贸易往来日渐频繁,日企及其他日本相关的平台也想必会是日语考生们日后就业的好机会。
弊
部分专业填报受限
考生和家长们较为担心的,应该就是选择日语参考高考,比其主流派的英语考生,
是否会在填报大学专业的时候有所限制
。我们对此做了初步调查,以了解实际情况。首先,查询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本科招生章程之后,发现相关规定如下。
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从以上两所985高校的章程可以看到,中山大学的招生专业对考生应试外语语种没有限制,华南理工大学也并没有规定相关限制。另外,还有一种查询途径,可以推荐给河南的考生。河南省每年都会颁发《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里面有全国各高校各专业在河南省的招生计划,以及具体考生外语语种需求。如果觉得纸质版的大部头看不过来,
可以借助“5184高考”这一手机APP进行查询
。将区域地区设置为河南就可以输入学校名称进行查询了。
可以发现,全国成千上百所高校中,起码90%以上的专业都是不限外语语种的。
这也符合国家小语种高考政策的初衷——给英语并非专长的学生更多的可能,用其他外语工具参与高考竞争,以跻身更好的高等教育环境。
同时也是培养未来的小语种人才。但就全国范围内高校录取的历史来看,一般是英语、传媒、军校、国际贸易、财经类等相关专业(如下图,北京大学),可能会对非英语类考生的报考有所限制,但是也并非绝对。
所以具体规定,需要考生们查询当年的招生专业目录,或搜索自己心仪高校、目标专业的官方招生简章,予以查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