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转户

房产继承律师咨询费是多少?房产继承法律依据

居转户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自然就不存在继承的纠纷问题了,不过对于家庭中有很多继承人存在的情况,那么房产继承就会是个很大的问题了,你虽然拥有房产继承权,但也有可能无法继承房产,详细可以咨询律师,那么房产继承律师咨询费是多少呢,房产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呢?

&

&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自然就不存在继承的纠纷问题了,不过对于家庭中有很多继承人存在的情况,那么房产继承就会是个很大的问题了,你虽然拥有房产继承权,但也有可能无法继承房产,详细可以咨询律师,那么房产继承律师咨询费是多少呢,房产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呢?

房产继承律师咨询费是多少?房产继承法律依据

一、房产继承律师咨询费是多少

律师费和律师协商约定,律师费用包括代理费和办案费两种。

房产继承律师咨询费是多少?房产继承法律依据(图1)

&

1、代理费:涉及财产继承的,按争议标的收取代理费,但最低不低于2000元(外地的代理费不低于20000元)。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的代理费按上述标准的2倍收取,其他办案费用不变。

2、办案费办案所需的交通、通讯、复印、打印等费用实行包干制,按以下标准收取:

a.市内(城八区)案件人民币1500元整(如需要去外地出差,费用实报实销);

b.郊区案件人民币2000元整(如需要去外地出差,费用实报实销);

c.外地案件差旅费实报实销。

3、办案所需其他费用(翻译费、查询费、鉴定费、公证费以及代理律师代为支付的其他费用)实报实销。

房产继承律师咨询费是多少?房产继承法律依据

二、房产继承法律依据

1、《继承法》第二十六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2、《继承法》第五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3、《继承法》第二十九条 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

4、第四十二条 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后所立的遗嘱为准。

5、第五十八条 人民法院在分割遗产中的房屋、生产资料和特定职业所需要的财产时,应依据有利于发挥其使用效益和继承人的实际需要,兼顾各继承人的利益进行处理。

以上就是关于房产法律继承的介绍了,在一个大家庭中父母去世后,就会出现个关系人员之间房产继承纠纷这样的纠纷,那么对于房产继承在法律上是怎样来规定的,大家可以对这些内容多了解一下。


&&&&
什么时候是买房最佳时机?&

凤凰网财经高峰论坛上,央行原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长给出了一个高调的预测:

“我担心半年到一年后,房价可能再次上涨。”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从2个方面来看:

1、盛松成虽已不再央行任职,但实际上一直在扮演着央行与各大智库、机构之间的中间人角色,所掌握的数据和信息不是一般的“砖家”所能比的。

2、盛松成的这个预测结论,也确实有他自己的依据。

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经济整体下行,房地产行业也在“渡劫”:

1-10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0.3%,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1-10月,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增速为7.0,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房产继承律师咨询费是多少?房产继承法律依据(图2)

&

9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28.9%,已连续14个月回落。

说白了就是,由于严格的调控,所以现在市面上能卖的房子没多少了。但刚需还是要买房的,改善性需求更是很多成熟市场的主流,不是靠压制就能消灭的。

因此,如果供给仍将持续减少,楼市库存在未来半年到一年内处于历史低位,加上各地慢慢放松市场,房价就很可能会进一步上涨。

除了盛松成的信息,我们还可以从最近的几个信息来看:

1、房企行业的垄断正在加剧。

提起房企,很多人都会想起今年400多家中小型房企破产的新闻。

却不知,在中小型房企今年纷纷倒下时,龙头房企的日子其实还是挺滋润的。

今年前11月,百强房企的销售额达到10.3万亿元,同比上涨17.7%。

今年前10月,30强房企的销售额占全国房地产销售额的一半。

而在2011年的时候,这一比例仅占约15%。

楼市二八分化的同时,房企也在二八分化,房企垄断正在逐步形成。

这对于房价有啥影响呢?

一旦龙头房企形成市场垄断,他们的控价能力就会进一步提高。

资源一家独大,这时不宰客还待何时?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说,房企的高度集中,必然会推动房价进一步上涨。

&

2、最近各地放松楼市的小动作比较频繁。

虽然有“房住不炒”的主调压着,但这并不妨碍各地灵活落实“一城一策”。

过去一段时间,广州、上海、四川、深圳、海南、天津、南京等多地都在搞小动作。

取消落户限制、社保认定调整、放开限购......种种骚操作其实都在传达同一个意思:抢人。

人来了就得有地方住,这需求上来了,房价也就有上涨的动力了。

所以,今年这波城市抢人大战还只是一个开始,等到明年春节过后,一定会有更多城市加入放松楼市的阵营中来,楼市出现一定的补涨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很多人都在骂房价已经太高了,年轻人都买不起了。

但仔细想一下,全面的严格调控也坚持了3年多了,如今就连二师兄(猪肉)今年都身价大涨了,房价来一轮久违的补涨,其实也算是“合情合理”。

&

中央明确表示了,“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这点大家都非常清楚。

但是在中国如果真的不用楼市来拉动经济,还能靠什么来拉动这疲软的经济呢?

前不久,财政部提前下达了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而且资金投向由土储和棚改转移至基建投资。

要求各地尽快将专项债券额度按规定落实到具体项目,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形成实物工作量,尽早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

很显然,上层想要通过基建来拉动经济。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现在身边哪里都在大兴土木。但是问题来了,基建是一个很烧钱的事情,地方政府基建的钱从哪来呢?

光靠税收那点钱,怎么可能?都还不够塞牙缝。

这两年降税力度本来就比较大,一定程度上政府的收入还是很受影响的。有新闻说,今年地方收入承压明显,预计多地将无法完成年初设定目标。

地方政府现在的处境,就相当于夹心饼,向上不敢要钱,要下没法加税。

但手头的基建还是得干,于是就只好发行地方债来借钱。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地方债发行高达4.3万亿,规模超出去年全年(4.16万亿)。

普通人借钱要愁还钱,地方政府也一样。

而现在,房地产税还没出台,央地的税制改革也需要时间来落地,地方上只能继续靠卖地、托市来回血。

这就是最近各地开始频频“一城一策”的根本动因。

数据显示,11月土地市场整体成交量同比减少逾两成,但成交均价却上扬逾三成。而已经宣布放松的几个城市,短期的成交量均出现了暴增,一来一去,也就增加了不少税金。

这就是地方政府正在通过控量加价、托市促销的方式,努力地给自己回血。上面对此也就是默许的状态,不然地方上还能靠啥来发工资、搞基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