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营销收入突破7000亿,成为全球信息通信领域的三大企业。30年前,这是一家注册资本只有2.1万元的小企业。
&任正非曾经说过,华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资源的成功。
&从6个人开始,现在我们在世界上有19万名员工,并且仍然保持着积极的活力。华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曾任华为全球招聘总监,2006年加入华为,2012年离职。
&六年来,他在华为业务部经理的带领下,建立了华为全球招聘共享中心,并上级了华为全球招聘系统的设计。
&在这次采访中,冉涛不仅向我们介绍了华为人才测评的五项基本素质,还仔细解读了当前裁员趋势的原因,并给我们提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以下是对索克学院冉涛的专访。
&所有被上级重视的人都具备这五项素质
&索克学院:在你的新书《华为灰色管理方法》中,你提到了华为认识人的五个品质。根据你多年的经验,什么样的人可以被公司重用?
&冉涛:有些人是商业人才,有些人可能是技术人才。在任何一个领域,人力资源都会以五种素质为标准来判断自己能否成为高端人才,每种素质都会分为四个层次。
&
&首先是主动性。这项倡议不只是指积极的行动,而是强调可预见性,并产生良好的结果。
&一级人员不主动完成工作,需要他人监督;
&二级人积极思考,迅速行动;
三级人未雨绸缪,提前行动。
&华为的就业标准至少要达到主动二级。
&第二个品质是概念思维。一个人是否有概念思维是智力的标志。
&聪明体现在什么方面?这不是知识的掌握,而是思维的逻辑。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当面对不确定现象时,我们可以从一个较高的位置到一个清晰的角度找到其中的关键点。
&第一层次的人可以做简单的类比,即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不确定的事物做出判断;
&第二层的人可以绕过别人,总结规律,推导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该做什么;第三层的人可以用简单的方式理解事情。他们不仅能直接抓住要点,而且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使普通人能够理解。这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三是影响力,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场”。这个领域是由一个人的魅力构成的自然资源。困难在于让别人积极同意你的观点。
&这里重要的是外部和向上的影响,而不是个人权威对下属的影响。
&零影响力水平的人不能清晰地表达,不能说服他人,不能对他人产生有效的影响;一个层面的人会试图直接说服他人接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理性地把事实摆在争论中,试图说服别人;
&第二个层次是换位思考,用别人的话解决别人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综合战略,有一种智慧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而这种人天生就有当上级的潜质。
&0级以成就为导向的人一般满足于现状,而不是追求更大的进步;1级的人追求更好,结果往往表现良好,能够达到上级的标准;
&第二层次的人会设定自己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需要由上级来驱动。他们会用自己的一套更高的标准要求达到这个水平,这是非常罕见的。第三层次的人会仔细权衡成本和收益,敢于冒险做出某些决定,这是企业家的特点之一,也是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家之间的天然差距。
&最后一种是坚韧,是指在艰苦或不利的条件下,面对困难的状态。
&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个最终能够成功的人不一定是非常聪明的,但必须能够坚持下去。
&零韧度的人的典型特征是,他们无法抗拒压力,选择在困难面前退缩;一级的人“无法抗拒压力”,他们愿意努力工作,无论遇到多大的压力和困难,他们都能坚持,但他们只是只限于坚持,但做不好;
&二级人才是“成功的”,不仅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承受压力,而且始终能够完成任务;三级人才能够以建设性的方式消除危机,不受压力的影响。
&这五项素质是经过反复锤炼的,构成了高端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
&积极向上,聪明才智,有很强的感召力,有很强的追求,在挑战面前坚忍不拔。
&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离金字塔顶端越近,就越安全
&Socket College:有很多“裁员”,包括甲骨文、滴滴、美团和keep,它们都是业内的领军企业。作为人力资源战略方面的专家,你能向我们解释一下这次裁员趋势的原因吗?
&冉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另一个经济下行周期。
&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30年是一个大周期,10年是一个中周期,3年是一个小周期。
&市场经济就是这样来回波动的。如果市场需求不继续增长,订单减少,自然人就会多起来。
&回顾1998年前后,亚洲金融危机也是悲剧性的,10年前的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也是如此。,当市场达到饱和时,需求急剧下降,裁员潮来临。
&第二,近年来,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取代低附加值工作的趋势。
&这是不可阻挡的。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叠加会造成这种现象,我们都看到了。
&索克学院: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我们应该为什么做好准备?
&冉涛: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强项,然后好好利用。
&像企业一样,人们应该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离金字塔顶端越近,你就越安全。
&即使是一个很细分的领域,只要能比别人强,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优势,也会比较稳定,不会陷入中年危机。
&恐怕我做不到极致,因为当一个人的价值不那么大的时候,它就变成了完全供给,被替代的概率就更高。
&我们需要认识到,现在没有所谓的稳定职业,我们不应该指望一份工作会导致终身灾难。
&35岁时,我赤身裸体地从华为辞职,真正的专业专家是没有平台的“生活”
&Socket学院:那时,你在华为的职位已经是全球招聘主管了。你为什么选择离开?
&冉涛:35岁的时候,我觉得如果我不改变,我就能看到自己老的样子。
&我离实现梦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在这个时候辞掉了工作,找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我想是时候了。
&因为当你在平台上越来越舒服的时候,没有平台就很难学会游泳。
&索克学院:在华为6,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冉涛: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能够站在国际舞台上,拓展全球化视野,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这个愿景非常重要。例如,从2009年底开始,我们将建设华为全球招聘共享中心,有机会学习世界各地的招聘管理和控制政策,与世界上最好的招聘工具相连接,包括与顶级供应商、咨询公司和其他资源的联系,这对个人来说是非常罕见的。
&例如,当linkedIn(linkedIn,全球最大的专业社交网络,是面向商业客户的社交网络)不在市场上时,我们就进行了处理。
&当时,我代表华为去谈合作,一次和他签了10多万美元的订单,成为他们在大中华区的第一个客户。
&对我来说,这些事情并不复杂。要以开放的态度看待机遇,促进合作。
&二是专业能力的突破。
&华为在一年内雇佣了2万多人,不包括工人,都是知识分子。如今,中国找不到第二家有这种需求的公司。
&所以我辞职后,就不再招人了。没有公司值得。
&同时,华为具有世界一流的管理培训水平,这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这为我以后从事管理咨询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三是华为给了我很多尝试和创新的机会。
&比如,华为到目前为止使用的“领军人才五项素质”就被编成了我上级的面试方法,在过去的10年里,通过这个方法面试了上百万人。
&如果我让你给年轻人提个建议,你会怎么说?
&冉涛:我是个很爱冒险的人。这些年来我改变了很多次。
&在我看来,在生活中冒险是无聊的,但不是随便冒险。必须先找到一个你能把握的点。
&然后为自己树立一个更高的标准,朝着这个标准努力,争取一个不同的生活。
&当你年轻的时候,机会总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