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后,德国学校首先教的就是要学会“坐得住”。与其他一些国家严格要求幼儿坐姿、坐够时间不同,德国幼儿园通常以趣味课堂的形式上课,除了被要求与老师及时互动且不准站起来外,能以自己喜欢的姿势坐在椅子上,甚至能和周围同学小声交谈。由于幼儿园的趣味课程非常符合孩子的爱好,因此孩子们的注意力几乎都被课程吸引。轮到孩子们自己动手参与课程时,大家都很积极,绝大部分人都能够安静地坐满10~30分钟,极少有人调皮捣蛋。
广告
其次,孩子们会在老师潜移默化的教导下,了解秩序的重要性。比如,有些幼儿园因餐厅面积有限,需要不同年级分批就餐,导致有些孩子必须暂时忍耐饥饿。这时,老师会提醒大家遵守秩序的重要性,一旦有人破坏秩序、强行要求吃饭,就会导致所有人无法按时就餐。因此,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自觉排队的习惯。
再次,老师会给孩子们布置符合年龄的家庭作业,比如阅读书籍、完成绘画和手工制品等。老师要求家长尽量不插手,让孩子自主完成。这些作品需要耗费孩子的大量时间,渐渐地,他们也就能静下心安心学习。
最后,若孩子间发生不愉快,老师会及时介入,让冲突双方先反思自己的错误,再谈对方的错误。若孩子表现出格,老师会及时制止大喊大叫和暴力行为。
正是从小有了坚实的基础,才令德国人有着冷静的头脑和坚韧的性格。大家常说:“孩子是一张白纸,需要家长用心描绘,才能成就美丽的画卷。”不妨早点给孩子做耐心教育吧。如果有人问:幼儿最吸引人的阶段是什么时候?专家一定毫不犹豫地说:4岁。但是对一般的大人而言,四岁宝宝却是最令他们头痛了。对四岁宝宝来说,这世界上的事对他们而言仍然多半是陌生的,为了想了解,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去追究。对幼儿这种穷追不舍的精神,大人常感吃不消。四岁宝宝已具有整个人格的缩影,日后会很巧妙地陆续表现出来,所以爸妈的教育方法很重要。
四岁儿童教育的方法之不要嫌烦
图片来源于华盖
●四岁儿童教育的方法之不要嫌烦
首先父母一定要接受幼儿这阶段的多话现象。语言的发达必须经过“听与说”的阶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应为小孩确立正确的说话典范,同时也要当幼儿忠实的听众。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儿说话的欲望,父母对他们的话要表示关切,请多制造些愉快气氛;而例如“罗唆!”“闭嘴!”等禁止小孩说话的态度是最不应该的。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耽心他们会影响谈话时,可先告诉他:“等一下再听你说好不好?”让他养成等待的习惯。以上的说法并非要父母随时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钟耐心地陪他就够了,其余的时间妈妈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应和说:“原来这样呀!”并注意着他的眼睛,让他知道你对他的话是有反应的。这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应,但已令孩子相当满足了。
四岁儿童教育的方法之正确对待孩子的自言自语
图片来源于华盖
●四岁儿童教育的方法之正确对待孩子的自言自语
4岁左右的孩子往往会自言自语,了解有关孩子心理发展知识的父母都知道,这种自言自语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又被称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平时我们用于交流的话被称作外部语言,而不出声的在头脑中用以思考的话则是内部语言。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己具备了一定的外部语言,但还没有形成内部语言。这样当他们思考问题时,往往要借助外部动作或语言的帮助。自言自语是孩子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渡的形式。孩子在游戏时,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话,用语言补充行动,用语言指导行动。孩子自言自语时,往往不需要别人回答,当他们想出办法时,还会自言自语他说出。因此,当大人听到孩子自言自语时,大可不必担心,也不要厌烦,更不要阻止孩子的自言自语。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言自语现象将逐渐消失。
四岁儿童教育的方法之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
图片来源于华盖
●四岁儿童教育的方法之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
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并非是让他们将来都成为歌唱家或演奏家,其目的是使孩子通过与音乐交朋友,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音乐是一种美的事物,最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孩子能够在学习音乐中找到乐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学会发现美、感受美。在弹奏乐器时,需要孩子动手、动脑,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这就发展了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创造力。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品质,从小树立不怕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其顽强的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艺术修养,并形成良好的性格。
●四岁儿童教育的方法之培养孩子的耐性
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一句话、一张图片、外界一点点新鲜的刺激都会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兴趣改变得快、耐性及坚持性差等习惯。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有聪明才智,还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因此培养孩子克服困难、坚持努力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培养孩子的坚持性,需要耐心地引导。父母可用亲切的语言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所做的事情上,避免分散注意力,使他坚持完成所进行的活动。比如,孩子画画只画了一半就想离开,父母应提醒孩子:“画完了你给我讲讲画的是什么呀?”孩子一听父母要看画,就会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