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住证积分

孩子的性格与成长环境有关系 但是还有办法改变吗??

居住证积分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接触过很多孩子和家长,在生活中也遇到过这样一些孩子:他们的性格非常内向腼腆,家里来了客人就躲进房间不出来,让他问好他也不做声,常常躲在大人身后一点也不主动。而在我问到为什么孩子会变得如此自卑、懦弱、胆小的时候,孩子的父母也没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一般来说,孩子性格的形成,跟成长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据有相关报道,一个人的健康心理,主要取决于7岁前的生长环境、教育水平和心理经历及情感体验,成年之后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几乎很多都是跟7岁前的不良心理影响或心理伤害造成的阴影有着密切的关联。甚至还有研究发现,7岁前小孩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3岁前小孩的心理健康水平,几乎影响着一个人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孩子羞怯、胆小的原因有哪些呢?及危害?
那些羞怯、胆小、内向的孩子,可能跟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有关:
1、家庭教育过于严格,孩子长期压抑在这种紧张的家庭环境中,在各种压力下孩子容易变得敏感、焦虑,甚至恐惧,慢慢地就变得内向、害羞、胆小了;
2、长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如有些家长对孩子所完成的事,从不加以表扬,甚至在孩子完成的结果不能达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时,就会暴跳如雷地把孩子骂一顿,或总是将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拿来跟自己家孩子的缺点进行对比,这也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起来,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差。那么,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应该如何去培养一个自信的宝宝,如何帮他们摆脱这种内向、羞怯的不自信心理呢?
危害:
更容易进一步导致自闭
往往胆小,懦弱,拒绝和他人交流,没有朋友
不敢主动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对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
比较容易追随大流而没有主见。
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像别家的孩子那样落落大方呢?家长究竟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变得开朗大方,阳光自信?
1、父母给孩子树立自信的榜样:小孩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不仅能模仿身边成人的语言、表情,而且也会模仿成人的心理感受,所以,与宝宝密切相处的成人的自信与自卑心态也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感受到,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因此,父母应该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自信、大方、得体的榜样。
2、创造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自信,比如,父母平时可以多点与孩子沟通、多点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不要动不动就摆出家长的权威资格,在与孩子交谈时,多用“你怎么看呢?”“你认为这样行吗?”,这些细节都会让孩子感觉到平等和尊重,对培养孩子的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父母在家里应该是相亲相爱的,家庭的气氛是轻松愉快的。经常有形容,父母如朋友就是如是说。
3、为孩子建立安全的心理感受:小宝宝在缺乏安全的环境中,就会变得焦虑起来,这将可能影响和阻碍他的语言、行为和思维,让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因此,为宝宝建立安全的心理感受是让孩子摆脱自卑、建立自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要多点考虑到孩子的安全感,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安全、被保护、被呵护。
4、尽早发现宝宝的优点,鼓励其多参加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动,在活动中建立自信:每一个正常发育的宝宝,到他长到一岁半到两岁半左右的时候,都会开始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如果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能够将他的优势尽早挖掘出来,并根据宝宝的优势点发展规律,为宝宝建立科学、系统的培养方案,创造各种机会让宝宝参加各种适合他们的活动,鼓励其动手完成各种事情,那么宝宝的自信心将得到最佳的发展。但是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有些家长盼子成龙盼女成凤,让孩子做过多的完全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事情,其实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如果孩子总是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总是受到失败和挫折,慢慢地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所以,家长在让孩子做一件事之前,不要让宝上去行动,而是先根据他的实际能力水平,为宝宝先做一些必要的事前准备,这样才能让宝宝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并慢慢积累自信。
5、多给予宝宝语言等方面的鼓励,让宝宝在被人赏识中慢慢建立自信:每个宝宝最初对自己的评价都是建立在成人的评价之上的,一个经常得不到成人称赞的宝宝,他自己也是不会欣赏自己的。但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某些方面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标准时,就把孩子骂一顿,其实这样只会让他变得胆小、懦弱,甚至封闭自己,用一种退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受伤的幼小心灵。3岁前是宝宝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候成人对他的称赞和肯定不够,他可能就会变得自卑和依赖,对自己慢慢失去信心,进而选择逃避,不肯去尝试。所以,爸爸妈妈都要多点鼓励孩子动手完成各项事情,尤其是鼓励他们多学会运用各种工具。当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后,家长要不吝啬地称赞一下孩子,让他感受到被人赏识后的那种自豪感,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包括给予孩子拥抱,这种最简单但是最有效的情感反应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感受,对孩子成人以后的心理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6、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结交朋友是孩子开始融入社会的一种表现,家长一开始可以多点带孩子在小区转转,看到熟识的人时,要教宝宝主动跟人打招呼,看到小区有其他小朋友在玩耍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加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把熟悉的小朋友带回自己家里或者到熟悉孩子家里玩乐。上学后,要鼓励孩子多点主动去交朋友,多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这些都提醒父母,孩子的世界是很精彩的,在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孩子学会认识各种事物和各种事情,让孩子在内心的成长的同时适应外界的境况儿童时期的经历对一个人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健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人的安全感也是在这一时刻建立的,如果缺乏安全感,缺乏对周遭环境的信任感,人就容易出现自卑、敏感、焦虑这样的问题,这样的性格注定与幸福无缘。因此,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是一个人自信、幸福的基本条件,这也告诫每一位父母以及即将要成为父母的人,无论在哪个阶段,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在孩子面前做一些会影响孩子一生的事情!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接触过很多孩子和家长,在生活中也遇到过这样一些孩子:他们的性格非常内向腼腆,家里来了客人就躲进房间不出来,让他问好他也不做声,常常躲在大人身后一点也不主动。而在我问到为什么孩子会变得如此自卑、懦弱、胆小的时候,孩子的父母也没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孩子的胆小、自卑心理绝对不能忽视,因为这种性格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甚至会直接损害到孩子的切身利益,所以家长一旦发现了孩子的这些问题,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走出自我否定的怪圈。前段时间,就有一位妈妈在微信上跟我倾诉,说孩子越长大,胆子反而越小了,怕生不说,有时候就是遇到亲戚都不愿意打招呼,更别说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了,前不久老师让他参加班级的表演活动,他死活不愿意参加,我这才发现孩子的性格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明明小时候那么活泼开朗,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了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可以说这样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焦虑中度过的,这种状态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孩子在遇到挫折或做出选择时往往会手足无措,甚至有可能产生轻生的念头。一般出现这类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父母的错误引导、生长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心理建设的能力有限等。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是最为严重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放任孩子,也不能给孩子错误的教育方式。

孩子的性格与成长环境有关系 但是还有办法改变吗??(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