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住证积分

上海高校毕业就业难,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

居住证积分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之分正式取消, 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纳尼?你没听错,这样一来 从此再无乡下人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上海在内的 30个省份出台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 已经提出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 那么,此前这两种户

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之分正式取消,

  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纳尼?你没听错,这样一来

  从此再无乡下人了!上海高校毕业就业难,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图1)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上海在内的

  30个省份出台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

  已经提出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

  那么,此前这两种户口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

  人口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说,农业户口的权益,主要是宅基地和责任田,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程中,通过拆迁,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非农业户口的权益主要是依附在户籍上的一些社会福利,包括教育、医疗、就业、保险、住房等方面。

  & 有些福利是明显可以看出差别的&,陆杰华说,比如养老金,非农业户口就要比农业户口多很多并且沿袭多年,已经很成熟和完善,但农村的养老金建立不满十年。还有医疗保险,差别也较大,陆杰华解释,农业户口参保的新农合一般只保大病,住院才可以报销,但居民和职工的医疗保险,不但住院可以报销,门诊看病也可以报销,退休后还有各项医疗费报销待遇。

  & 另外还有一些隐形福利&,陆杰华说,比如教育,看似平等,但非农业户口,可以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城市也明显更丰富,质量更优。

和城镇户口相比,上海高校毕业就业难,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图2)

  农业户口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那么,这样合二为一,

  专属于农民的福利该怎么办?

  农村户口的福利

  拥有承包地和宅基地

  农民可在自家宅基地建房。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以及各种各样的补贴,还有近郊区的土地升值,导致农村户口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使农村户籍的吸引力上升。

  享受到集体收益分配权

  分配土地等集体经济利益。如有些地方现在村里凡有户口的,不论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红,但如果户口迁出,就不能参加分红了。




截至9月底,有3894名本市户籍的届高校毕业生仍在求职或参加培训。今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中心会同市学生事务中心联合发布《上海市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上海高校毕业就业难,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图3)

尚未就业者中逾五成是大专高职毕业生

这份调查报告称,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共17.1万人,就业率已达96.5%。在经历了紧张忙碌的求职期后,大多数届高校毕业生已经开启了自己的职场人生。

为了动态了解未登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中心结合相关业务系统的数据,组织就业援助员对尚未登记就业、也没有出国或升学的本市户籍高校毕业生逐一调查排摸。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9月底,共有3894名本市户籍的上海高校毕业生,目前正在积极求职或参加相关培训。

从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学历结构来看,大专高职学历的人数最多,约占57.8%;其次是本科学历的毕业生,约占41.1%;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仅占1.1%。

从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结构来看,财经商贸、文化艺术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分别占21.6%和17.6%。

调查者分析,这类专业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较多,反映了该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可替代性强、就业竞争较为激烈的社会现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多样性。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不少毕业生在校期间就开网店、做电商。文化艺术类毕业生中则有不少人选择自主创业或者从事自由职业。

另外,大学生毕业后并不急于寻找工作,而是选择自主创业或者较长时间的外出旅游,慢慢考虑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就是所谓的& 慢就业&,正悄然兴起。但专家提醒,& 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不应成为浪费青春、逃避竞争的借口。

两成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

从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民营企业吸纳届上海高校毕业生最多,约占21.7%;外商投资企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约占14.9%,国有企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约9.4%。

从不同规模的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32.4%的届上海高校毕业生选择在从业人员规模10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就业。在500人及以上规模的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占43.4%。

商务服务、金融、科研行业吸纳人数最多

统计数据显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吸纳届上海高校毕业生最多,约占28.3%;其次是金融、科研行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分别占11.9%、10.7%,与届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从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产业分布情况来看,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约占87.5%,高于全市从业人员的总体水平。

外省市生源毕业生在沪就业意愿增强

统计数据显示,届上海高校外省市生源毕业生中,除升学、出国、去外省市就业的之外,已有3.5万人在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了就业登记手续,占外省市生源高校毕业生总数的32.1%,较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的同期水平提高了7.4个百分点,显示外省市生源毕业生在沪就业的意愿在增强。

专家分析指出,从最近几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规律来看,未来几个月还将有不少外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陆续进入上海人力资源市场,这一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