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5日消息(记者王楷 车丽)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辞职信的表述成了当下不少年轻人要出国留学的理由。据教育部今天(25日)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显示,有七八成的出国留培学通员都要回国就业。这些留学回国的& 海归&们备受我国人才市场关注。他们留学回国的就业的情况如何,对你有哪些启发?
&&& 蓝皮书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培学通数稳定增长,到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培学通数已经达到404.2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9.06%,回国人数也不断增加,累计回国221.86万人。我们拿出国人数减去回国人数发现,一半以上出国人员选择了回国就业。
&&& 那么,回国就业的海归们有哪些基本特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培祥介绍,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我国留学回国就业人员的男女比例约为4:6;按学历层次划分,其中硕士约占80%,博士和本科分别约占10%;博士中留学美国的最多,硕士中留学英国的最多,本科中留学韩国的最多;接近一半的留学回国人员期待在北上广深寻找职业发展机会,但比例比2013年下降了8%;选择就业的主要因素有三个:职业发展空间、工作地点和薪酬福利。
&&& 哪些国家是留培学通员的首选呢?蓝皮书显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留学英国的人数最多,超过40%以上,其次是美国。而且专业也扎堆,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是最为热门学科方向,其次是工学、文学和法学。不同学历背景的人群专业方向存在较大差异,博士学位的主要方向有化学、材料、经济学等;硕士中,人数比较高的专业方向为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管理学和国际商务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回国处处长齐默解释了扎堆的原因。
&&& 齐默认为,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去国外学习,家长和本人在为他选择专业留学国家和学校时有一定盲目性。也不可避免有关方面宣传时过度解读了经济、管理、商科。学这些专业的学生相对去的国家地区比较集中,例如英国、香港。一是英联邦国家地区学制短,需要的费用支持少,用短的时间学习然后回国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 这些留学回国就业人员平均在国外学习时间为21.47个月,还不到两年。博士研究生所花时间最长,46.30个月,不到四年。而硕士所花时间最短,16.17个月,也就是不到一年半。那么这些学生回国就业的领域、趋势、意向如何?
&&& 徐培祥说,从北京地区就业落户的留学回国人员就业机构类型数据分析,留学回国人员在京就业的主要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和民办企业。其次为外资企业、国家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接近一半的留学回国人员期望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地区寻找职业发展机会。这个比例比上一个年度下降了8个百分点。
&&&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学生选择到国外学习,自费留学生占到了留学群体的97%。徐培祥说,如何更好地鼓励留培学通员回国工作发挥作用,成为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