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磁铁并不陌生,基本上都玩过磁铁,并对磁铁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磁铁的磁化性质学生比较模糊,缺乏定性。因此,根据本单元教学的主要思路是让学生玩,在& 玩中学、学中玩&。本课教学通过自制小磁针,了解使物体产生磁性的方法,同时获取必要的实验研究材料——实验研究,发现有关磁针的一些知识——了解去磁的一些方法,使学生初步知道使钢铁材料带上磁性的一些方法及去磁的几种方法,并发现自制的小磁针也具有南北极。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是:回形针磁化了、自己做个小磁针、判断磁铁的南北极、怎样去磁。如何制作一个磁性更强的磁铁,教材上并没有,我作为拓展性内容主要为了说明做一块小磁铁的方法:& 握住磁铁的一极沿着钢针的一个方向摩擦&,摩擦时选用磁铁的部位和摩擦的方向不同会影响小磁针的磁性。我把教学重点放到了判断磁铁的南北极,判断小磁铁的南北极一般会用两种方法,一悬挂法,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二是用一块标明磁极的小磁铁,利用&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判断。其实还有第三种更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摩擦的方法判断,即如果& 用S极往针尖摩,那么针尖就是N极&……这种方法的得出需要学生对事实的分析和归纳,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说不出老师也不能强求,但可以提到一下,让学生课后再去发现。本课教材中还有小磁针截断后磁极的变化,在这里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修改,要使学生知道小磁针截断后,截断处磁极发生变化,&截断后的部分会变成新的小磁针,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而且我在前期准备中发现实验中不可控因素太多,因此我进行演示实验以控制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最后去磁实验为教师演示实验,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初步了解去磁的一些方法,与磁化过程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