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住证积分

上海市积分落户条件 技能证书能积分多少呢?

居住证积分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上海市积分落户条件 根据关于印发《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满足以下要求即可申请积分落户: 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人员(以下简称持证人),在本市合法稳定居

&&上海市积分落户条件



  根据关于印发《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满足以下要求即可申请积分落户:



  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人员(以下简称持证人),在本市合法稳定居住、合法稳定就业并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的,可以申请积分。居住证持证人在申办上海市居住证积分时,申请当月应处于就业及缴纳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状态,且前12个月内累计缴纳本市职工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不含补缴)。



  本市单位在外省市设立的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属于申请积分对象。(也就是说,如果总公司在上海,但是自己所在的分公司在外省,是不满足条件的)



 上海市积分落户条件 技能证书能积分多少呢?(图1)

  经济师加分政策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关于& 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这一指标的加分政策如下:



  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指标最高分值140分。持证人在本市工作期间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且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符,可获得积分。具体积分标准如下:



  1. 持证人取得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五级,积15分。



  2. 持证人取得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积30分。



  3. 持证人取得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积60分。



  4. 持证人取得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相当于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积100分。(也就是说,中级经济师可积100分)



  5. 持证人取得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积140分。



  持证人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申请积分的,最近1年内累计6个月的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应不低于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



  有了中级经济师职称,是否可以直接积分呢?






  在外省市工作期间获得的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及以上证书,通过本市技能核验的,视同在本市获得。



  也就是说,如果是在上海居住、上海工作、在上海缴纳社保,但是考试却是异地,核发证书的属地机构也是异地,是不能直接参与上海的积分落户的,需要先通过上海市的核验才可以。



  并且,初级职称并没有在积分落户的政策通知里面体现,由此可知,初级经济师是不可以申请上海的落户积分的。



  因此,为了避免种种麻烦,在申请上海市的积分落户的时候,建议考生尽量选择在上海市考试哦!



  附:上海市积分申请材料



  (一)持证人和受委托的用人单位须提交的积分申请基本材料包括:



  1.持证人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



  2.《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申请表》(网上打印件);



  3.持证人身份证明及户籍证明;



  4.劳动(聘用)合同;



  5.单位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社团法人或民办非企业法人证书等)、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及磁卡。



  (二)除上述积分申请基本材料外,持证人还应当提供与《上海市居住证》积分指标项目对应的材料:



  1.持证人按照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取得的被国家认可的国内外学历学位证书。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学历、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证书申请积分的,需提供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等学籍材料,或其他可以证明其教育经历的相关材料。



  2.持证人按照国家规定经统一考试取得的与所聘岗位相符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证书(注册类的须在注册有效期内);或持证人在本市工作期间按照国家规定经评审取得的与所聘岗位相符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或持证人在本市工作期间取得的与所聘岗位相符的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在外省市工作期间获得的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及以上证书,通过本市技能核验的,视同在本市获得。



  3.持证人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证明(缴费基数和年限由社保系统提供,个人免于提供)以及最近6个月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



  4.持证人在本市投资企业的验资报告、工商档案机读材料、最近连续3年在本市的纳税明细或最近连续3年聘用本市户籍人员数(须由所聘单位为其连续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且申请当月仍在所聘单位)。



  5.持证人在本市工作期间获得的部、委、办、局等市级机关及以上政府表彰奖励证书。



  持证人申请表彰奖励加分的,由表彰奖励主办单位向市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后可获得加分。



  6.持证人配偶为本市户籍的,提供结婚证、配偶身份证、配偶户口簿。



  7.其他需要的相关材料。



  (三)持证人配偶和同住子女需要享受积分相关待遇的,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1.结婚证;



  2.配偶身份证;



  3.配偶和子女户籍证明;



  4.子女出生医学证明;



  5.承诺无违反国家和本市计划生育政策的材料;



  6.满16周岁以上且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就读的同住子女,应当提供就读证明和学籍证明。



  除特殊说明外,所有积分申请材料均须核对原件,提交复印件。








& &又是一年就业季,对于那些立志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展的毕业生来说,能否解决户口成了他们评判一份offer是否有含金量的重要标准。也许很多毕业生都要面临一个选择题:& 理想工作+无户口&,还是& 不尽人意的工作+有户口&?

  毕业生们梦寐以求的北京、上海户口为何这样金贵?通过哪些渠道可以落户北京、上海?一旦落户失败,是否自己就没机会成为& 北京人&、& 上海人&了?马上为你解答!

  北京上海为何& 一户难求&?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和上海均已跻身& 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两个城市的人口数量都已突破2000万。特大城市往往会滋生很多& 城市病&,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都困扰着大城市的居民。去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 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特大城市往往会滋生很多& 城市病&,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都困扰着大城市的居民。

  按照中央要求,各城市应逐步推行& 积分落户政策&。据了解,上海市的积分落户制度已经运行多年,对高校应届毕业生落户的条件有着十分细致的要求,如在学历、学习成绩、外语水平、工作单位等方面都有分级打分,近两年的标准分已经达到72分。如果大家对这个分数没有概念,那这样告诉大家吧:复旦、上海交大两校的绝大部分本科毕业生如在上海就业,离72分仍有较大差距,落& 沪&基本无望。

  北京虽尚未全面推行积分落户制度,但北京市人事局的相关规定已经对毕业生落户设置了一些门槛,如年龄限制为本科生24岁、硕士生27岁,还有& 所学专业与公司主营业务相符&、& 严控双外人员(外地生源、外地高校)&等。

  应届生怎样拿到京沪户口?

  上海的情况较为明朗,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积分达标即是落户上海的& 充分必要条件&,换句话说:只要积分达标,就可落户上海。

  而北京的情况则复杂很多,据了解,应届毕业生一般可通过以下三条路径解决北京户口,分别是北京市人社局、国家人社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三种渠道对应的单位性质也不相同,请看:

  应届毕业生一般可通过以下三条路径解决北京户口

  三种渠道的落户方式、办理流程、规则和时间均不同,一般来说,北京市人社局条线办理户口的手续较为繁琐,所要求的条件也最多,如年龄限制为本科生24岁、硕士生27岁,还有& 所学专业与公司主营业务相符&、& 严控双外人员(外地生源、外地高校)&等。但是,与上海不同的是,不是说应届毕业生符合这些条件就可以拿到户口,具体还要看进京指标是否给你。

  有报道称,北京市人社局的户口指标今年将会控制在9000人以内,当然,这只是北京市条线的,国家人社部、中组部的指标是不受限制的。

  不过从去年开始,人社部条线中央企的户口指标也开始设置了本科24岁、硕士27岁的年龄门槛,使得部分& 大龄毕业生&望而却步。

  有些小伙伴也许在考虑,如果暂时无法落户,可以先工作,等到以后找机会解决。这里必须提示你,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按照相关政策,& 应届生&的身份恰恰是你落户的最大筹码,并不是说你耗的时间越长,离户口就越近,实际情况恰恰是相反的。

  所以,有户口需求的小伙伴可以通过用人单位的性质来判断其户口解决能力。

  海外留学生怎么落户?

  相较于国内应届毕业生,海外留学生落户北京的硬性条件并不多,主要是以下三个:

  1、我国教育部承认的国外大学硕士毕业。

  2、在国外待满360天(以护照上出入境时间为准)。

  3、落户政策有效期为回国后两年,也就是说,在你回国入境两年后,落户政策就对你失效了。

  当然,并不是说留学生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就可以落户北京了,毕竟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并不在少数,还需要用人单位有& 留学生落户指标&,且单位与留学生签署1年以上的用人合同,且申请落户时留学生的社保要连续交够3个月。上海则没有所谓指标限制,但留学生社保需要交够6个月。

  拿不到北京户口怎么办?

  全国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749万,北京市高校毕业生接近24万,上海也接近18万,而最后成功落户京沪的毕业生只是凤毛麟角。相比来说,更多就业生可在毕业时选择申请居住证。那么,居住证和户口的权益有何不同?

  北京梦,还是北京人梦?

  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去几年间,仅北京市每年就有近10万名高校毕业生选择留京,其中原因毋庸置疑:北京、上海坐拥全国最顶尖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也都相对齐全,更重要的是,京沪几乎可以为每一个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平台,只要你敢拼敢闯,这里就有你的一片天地。

  但落户指标的紧缺又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 一户难求&的背后,还隐藏着毕业生们在城市里缺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似乎没有& 户口&就不属于这座城市,就游离在城市的& 边缘&。

  & 户口&正在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成功的标志

  在很多人眼中,大城市& 户口&正在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成功的标志。不少在北京打拼的毕业生在过年返乡时,& 有没有北京户口&成为家人朋友最关注、问得最多的问题。

  但小编认为,归属感和认同感来自城市的包容氛围,来自自我的价值实现,更何况,居住证制度日益完善,其与户口的权益差距也在日臻减小。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