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我校高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方案,在“生物的生命周期”主题下组织开展了“种植牵牛花”综合活动。在种植牵牛花活动中,学生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过程,完成种植报告。然后研究牵牛花种植失败的原因,探究影响牵牛花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最后,应用影响牵牛花种子发芽的探究结果,种植牵牛花,调整实践方法,提高牵牛花种子发芽率。活动以“牵牛花”为媒介,帮助学生打开“五感”,获得不一样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关键词】主题式综合活动感知体悟 创意表达 学习经历
【概述】
种植牵牛花是自然(科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我们先按照传统教学“欣赏牵牛花—观察种子—播种”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进行第一次播种后,大多失败。我们将“种植牵牛花”设计成:以牵牛花为载体,帮助学生了解有些植物一生从种子到种子的完整生命周期变化过程,这样一个主题探究项目,在学生对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着眼于“探究事物的变化过程”,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在学生种了第一批牵牛花失败后,教师及时开展调查问卷,帮助学生了解第一批种植失败的原因。接着根据第一批种植失败的可能原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专家咨询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与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形成“种植牵牛花”的新方案。小组完成探究项目实施的计划书,小组成员认领具体任务。然后,按照小组最终的计划书,进行牵牛花播种。在这过程中,各小组成员紧密合作,同时认真完成自己的观察记录。最后,完成探究后,小组进行展示,互相取经、解答疑问、进行多维度的评价。
探究完成后,总结下来有以下特点:
1、打破学科框架,整合基础课程资源。
2、创设合作的条件,提升主动探究意识。
3、落实评价效果,实现学生持续发展。
探究活动学习的实施,突出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及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涉及到多门学科的工具和方法,体现了主题活动的综合性。同时,教师也是学生进行主题活动学习的伙伴与协作者,为学生小组开展主题活动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撑。
【背景】
一、活动主题
种植牵牛花
参与范围:三年级全体学生,共252人。
二、活动目标
(一)学生种植牵牛花,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过程,完成种植报告。
(二)在种植牵牛花种子发芽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交流观察记录与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运用数学折线图等统计工具,达到发现影响牵牛花种子发芽生长重要因素的结果。
(三)根据种植牵牛花种子发芽的成果,调整实践方法,提高发芽率。
三、活动内容
(一)启动引导
在学生种了第一批牵牛花失败后,教师及时开展调查问卷,帮助学生了解第一批种植失败的原因。
(二)问题解决
根据第一批种植失败的可能原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专家咨询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与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形成“种植牵牛花”的新方案。小组完成活动实施的计划书,小组成员认领具体任务。
(三)合作探究
按照小组最终的计划书,进行牵牛花播种。在这过程中,各小组成员紧密合作,同时认真完成自己的观察记录。
牵牛花第一批种植(3月15日—4月10日)
牵牛花第二批种植(5月3日—5月20日)
牵牛花第三批种植(5月31日—6月15日)
(四)交流评价
完成活动探究后,小组进行展示,互相取经、解答疑问、进行多维度的评价。
四、活动准备
(一)查阅资料,初步了解牵牛花。
(二)牵牛花种子、花盆、种植的相关工具。
(三)各小组根据探究内容,选择需要的实验材料。
【过程】
一、启动引导
在学生种了第一批牵牛花失败后,教师及时开展调查问卷,帮助学生了解第一批种植失败的原因、并确定学生的兴趣点之所在,向学生强调活动实践的趣味性及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与重视度。(3月初)
三年级252名学生问卷回收汇总,其结果如下:
问 卷 调 查
1、你喜欢种植植物吗?(喜欢& 100%)
2、三月,你上了自然课后,种植的牵牛花发芽了吗?(成功&& 9%)
3、你想知道原因吗?(想& 100%)
4、你觉得牵牛花没有发芽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A、天气冷 (63%)&& B 、没浇水(22%) C、种植的盆放的地方不好(62%) D、没种(1%)& E、其它(种子、肥料& 55%)
5、种植失败后,是否还愿意尝试种牵牛花?(是 100%)
6、种植牵牛花成功发芽后,你还愿意种植其它哪些植物?
含羞草(47%)& 百合花(59%) 玫瑰(54%) 茉莉花(37%) 紫罗兰(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