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话,敝人对父母的感情一般,虽然我父母对我还不错,但由于各种因素,比如他们的为人处事的方式,性格和脾气的问题,再加上他们自己本身感情和性格不合,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争吵。家庭的不和睦让我经常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我的经历告诉我,如果一个家庭让孩子感觉不到温暖和留恋,那这个家庭就是失败的。不在家的时候,我很少会想到家里,只是到了该到的时候,义务性的和家里进行联系。
要说明的是,我父母他们本身是普通人,也有一些文化,为人也友善,家里的经济条件不算差。可能我们之间有代沟吧,父母只想到让你住好、穿好、吃好这些最浅的层面上,而没有精神上的沟通。他们自认为对的东西,我却觉得可笑,但你说服不了他们,也许只能用“顽固、死板”来形容吧。小时候觉得父母很厉害,等长大了,才发现父母的水平不过如此,某些方面甚至很差劲,让你经常有看不起他们的想法。
对于我而言,现在对与父母,更多的是要背负的责任,他们养育了我,我应该让他们赡养天年的责任。我有时为家里做的一些事情,并不是自己真心去做,而是象一个政治任务,不得不做。还好这些感觉自己一直是藏在心里,没有表露出来。
对父母除了责任,感情似乎没有多少地位。甚至有时候会想(我这样想这也许太没人性了),我想如果他们不是我的父母,我好象对他们没有什么留恋和感情。这到底是谁的错呢?可能我太冷血了。
我的文字表达能力有限,写了这些,感觉只表达了6、7成的想法。其余的3、4成,似乎写不出来。也许我是不太孝顺的儿子,但我会尽义务和责任去孝敬父母。但以上这些感觉却一直让我很困惑。
这只是通过我的生活经验说说我的看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有的很忙碌,有的还可以,有的是真心想花时间陪伴孩子,只是太忙,忙到没时间,有的是有时间想陪孩子,可是因为不知道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沟通从而宁愿忙碌而假装没时间。建立亲子关系的核心,我觉得不是时间,我觉得是耐心。 & & & 是多花时间陪伴很重要,可是你不能耐心,用心的去了解孩子又有什么用。你对一个人用心,他才能信任你,才能什么都告诉你,这才是亲密的亲子关系,如果,你只是带他玩,陪他也只是看看电视,或是追逐他快点做作业,练琴啥的,那么我认为,这样的陪伴,并不是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的方面。 &为什么有的家长可以做到和孩子打成一片,和孩子无话不说,不管孩子遇到什么,第一时间会想到父母,自问你们会这样吗?我敢说,我不会,因为从小我父母也是不爱和我交流的,而且没有花足够的时间陪伴我,从小,我就自食其力,所以很多时间,想和他们说,可是难以开口,久而久之,关系就更加疏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爸妈忙,理由就是为了给我更好的生活要多赚钱,才能养大我,可是孩子想要的真的是这样吗?是没钱就没书读,可是能不能在空余中花点时间陪孩子呢?不用很长时间,但是要花时间,比如孩子还小时,你可以给自己限定给时间,陪他看看书,讲讲故事给他听,或是通过他的行为,看看他喜欢什么陪他做一做,这样他会觉得,你的在乎,他才会更喜欢你,这样才能很好的建立你们的亲子关系。 & & & & 陪伴时间与亲子关系不是对等,但一定有关,只要你肯花时间,用心了解,耐心陪伴。我相信,这样的亲子关系一定会很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