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大道平坦广阔、绿树成荫,绿色生态风景宜人,一栋栋别墅式的农民新居古朴典雅,一排排整齐的路灯、庭院灯、霓虹灯光荣夺目……走进皇城村,似乎身临陶渊明笔下如梦如幻的桃花源,一切都那么惬意。
18年前,这座深藏大山深处的小山村,还只是依附煤矿挣扎在温饱的生存线上,因为奥妙利用了“皇城相府”的历史资源,在文化旅游上大做文章,如今,已拥有一个总资产达50亿元的现代化企业团体,实现销售收入17.29亿元,实现经营效益2.03亿元,上缴税金2.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万元,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十佳小康村”。
记者懂得到,在成功开发皇城相府之后,皇城村又相继开发了自然山水观光型的九女仙湖、乡村观光体验型的生态农业园、乡村休闲度假型的相府庄园、参观考核型的小康新村等旅游产品,景区面积也扩大了150倍。同时还建起了三、四、五星级酒店各1个,国际旅行社1个,万世德(北京)文化传媒公司1个。如今,全部皇城村,年均游客人数突破30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6亿元,综合收入实现30亿元。
“煤炭能做大做强,但不能做长做远。”皇城村原村书记张家胜的这句话,让郭老记忆犹新。
未来网晋城5月17日电(记者 杨佩颖)“打扫干净房间,等候下午游客的到来。”今年78岁的郭晋(化名)和老伴正在自家小阁楼里收拾屋子,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
《康熙王朝》后一炮打响
“我们现在经营的农家乐,一年都有1万多元的收入。”郭晋(化名)说,现在村里富起来了,老百姓的生活也愈发滋润了。
从“黑”到“绿”的转型
村民走上致富路
经过多方考证,皇城村把眼力瞄准了村里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堡——被康熙皇帝御笔亲封为“午亭山村”的陈廷故居——皇城相府。
如今全村家家都住上了花园式别墅,用上了煤层气干净能源,实现了集中供暖供热,开上了小汽车,一位来自阳城市里的游客告诉未来网记者,“皇城村的待遇可好了,[深圳热线],好多人都想拥有这里的户口!”
“2000年,投了280万拍摄《康熙王朝》。一炮打红。”任成鹏介绍说,当年,村书记张家胜得知电视剧《康熙王朝》正在拍摄的消息,就与该剧剧组谈好了投资280万元。
据懂得,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大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全村75%的农户通过兴办家庭旅社、家庭餐馆或从事相干经营,户均收入2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万元,还为周边村50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了就业岗位,目前在景区、酒店上班的和搞个体经营的90%都是周边村民和外地人。
依托“皇城相府”中国驰名商标品牌,该村兴建起相府药业、中道新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厂、宇航客车制作有限公司、蜂蜜酒厂、金象1830现代煤化工等高新技巧企业,持续发展铸就为下辖24个企业,总资产50亿元,员工6000余人的现代化企业团体。
郭先生所在的皇城村位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是清朝大臣陈廷敬故居“皇城相府”的所在地。
“以前是小山村,土地不好,光靠煤炭,自从搞了旅游业以后,我们的生活就很好了。”郭晋(化名)说。
据任成鹏介绍,1998年开端,皇城村投资2亿元开端修复开发皇城相府,用3年多时间,完成了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皇城相府古迹掩护和旅游开发工程,累计投资达到6亿多元。
随着矿井的快速掘进和矿区面积的日渐缩小,村两委苏醒地认识到:地下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要使福泽绵延子孙,必须趟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只要是皇城村的户口,就享受所有的待遇。”任成鹏表现,“在皇城相府里上班的人,如果工作优良做出精彩贡献,村里也会考虑让他们落户。”
“没想到,第二年,《康熙王朝》播出后,我们这就出名了!” 郭晋(化名)说,从全国各地来的游客都有,每年游客数量都增长。目前,年招待游客180万人次、门票收入1.4亿元、旅游综合收入4亿元左右。2010年提升为国家5A 级景区。此外, “皇城相府”商标被认定为全国旅游界继北京故宫之后的第二个“中国驰名商标”。
“村里挺照顾我们的,让我们搬出来,以旧换新,给我们供给同样面积的新房。” 郭晋(化名)说。
“我们家家户户都是农家乐,孩子们都在外面工作,房子闲着也是闲着,让游客住着也挺好的。”郭晋(化名)笑呵呵的对记者说道。
旅游发展起来,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当地的村民。
如今的皇城村。未来网记者 杨佩颖摄
年近耄耋之年的郭老亲眼见证了皇城村的改革、发展和变更。皇城村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288户、809口人,据他回想,到上世纪90年代这里的人均年收入约600元。当时,皇城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下资源建起了煤矿,壮大了集体经济,富饶了村民百姓。据懂得,1997年时煤炭销售收入就达到3000余万元,到2003年全村的煤产量达到100万吨,一跃成为当时晋城市最富的村。
“当时我们村民都住在那里,很多村民不认同。”皇城相府景区办公室主任任成鹏告诉未来网记者,面对重重阻力,村委会组织村民到乔家大院等处所去旅游和考核,这一游,村民们创造外面的世界确实精彩,经过重复的做工作,最终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家里孩子上学不花一分钱,不管上大学,还是出国留学,都是村里报销。村里每月给每人发360元的超市卡,可以买到粮油肉蛋菜等,电费、水费、暖气费都是村里付钱。”说起这些福利,郭老乐个不停。
效益好的时候,还会有旅游收入的分红。“去年,村里每人发了5000元呢!”陈老说道。
郭老告诉记者,除了这些,村里还特别照故攀老人,平时每月给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100-140元,每年过年再集体发给他们3000-5000元的养老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