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雕刻分为纯手工雕刻,其中有一个叫平刀块面法的雕刻技巧,这个主要是直接在一块大型的木块上进行雕刻,直接用刀切削自己想要的作品的样子。是最原始的雕刻方法。一般刚开始学习雕刻的,都是使用这种技巧进行雕刻。
2、第二种就是圆刀雕琢法,这种刀法刻出来的东西是比较含糊的,轮廓没那么清晰,但是凹凸的地方又比较清晰的,主要是通过凹凸感来体现画面感。是一种比较抽象的雕刻方法。一些对艺术情有独钟的人,就会喜欢这种雕刻技巧。
3、下面来讲讲浮雕,浮雕主要就是讲究物体的凸起,体现出画面感。在平面的木材上,让想要表现的物体凸起。也属于是阳雕的一种,是一种表现力比较强的雕刻方法。这种雕刻技巧,一般是用在一些需要立体感的物体上。比如说我们平时看到的门窗和天花板。有些地方的门窗和天花板就是采用了浮雕。浮雕是非常具有艺术形式的一种雕刻方式。在古代运用的比较广泛,在现代也有很多地方用到。一些复古的建筑物上会出现。是运用的比较多的雕刻手段和技巧。
4、接下来是浅雕,浅雕和阴雕有点像,浅雕的雕刻比较浅,不容易看出来。而且有些浅雕就和阴雕一样,是凹下去的雕刻。这种技巧是为了体现出物体的阴暗面。是一种比较具有难度的雕刻,很容易雕不好。一般是技艺很高的雕刻师才会使用的技巧。
工艺介绍
凿粗坯的基本要领是,从上到下,从前至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上到下,就是从头部开始做到脚跟;从前至后,就是先凿前身,再凿后背;由表及里,就是从木料表面开始,一层层向内剥进;由浅入深,就是先凿好浅的地方,再凿深的地方。凿粗坯时还需注意留有余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适当的放宽。民间行话说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
掘细坯:先从整体着眼,调整比例和各种布局,然后将人物等具体形态及五官、四肢、服饰、道具等逐步落实并形成,要为修光留有余地。这个阶段,作品的体积和线条己趋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圆熟流畅,要有充分的表现力。掘细坯中的镂空技巧,要求以纵纤维组合镂空,镂去多余的部分。要运用带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断的部位留下一小块料使其与临近的部位牵附,待作品完成后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牵附之筋去掉。
修光: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迹清楚细密,或是圆转,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细微末节及其质感表现出来。
打磨:根据有些作品需要,将白坯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成细润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要顺着木纤维方向反复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显示美丽的木纹,要注意保持作品轮廓清晰、线条流畅。
刻毛发、饰纹:用三角刀刻画毛发、饰纹,要求运刀爽快、肯定,粗细均匀,一丝不苟。
着色上光:着色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还能起到加强丰富材料质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着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尽量体现出木纹的美。色泽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质的种种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润木质,使作品锦上生辉,同时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长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匀渗透,亮而不俗。
配置底座:底座不仅是主体的依托,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状尺度要与作品的内容形式相辅相成。充满曲线与生动活泼的作品,可借简洁朴素的底座衬托,而造型简洁或肃穆的作品则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饰。总之要注意互相之间的比例协调,注意色调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宾夺主。
以上就是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手工雕刻技巧。大家看完之后有没有觉得雕刻其实是非常难的?雕刻是一种极具欣赏价值的艺术,也是一门手工。现在很多人都不会雕刻,也不懂得雕刻的意义。在古时候,一些男子会雕刻出好看的娃娃送给心仪的女子。雕刻的种类也是非常繁多的,并不仅仅只是人像。现在建筑物的墙壁上都有雕刻,只要细心,就能发现。先选好料,要选择适合雕刻的核桃品种,要纹路比较厚重的,比如:麦虎、南将、王勇等,不要选百花山这种纹路细碎的。
在雕之前仔细观察核纹的每一个部位,特别要注意纹路的深浅变化,然后选出您想要雕的作品主题部分,您可以用铅笔画出大体的轮廓,也可以用刻刀划出来,当然两者都不用,心里有这么一个位置就可以了,然后大体的设计一下次要的部分,不要设计的太细了,因为在雕刻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如爆料、走刀等等,当然还会出现很多好灵感,到时一边雕一边设计会更好。
设计好后用平口刀先雕出某一部位的整体大轮廓,然后再进一步刻细。
刻好葡萄子难度是很大的,在这里我要详细的介绍一下,因为葡萄串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这件作品的艺术效果。核桃由于材质的凹凸纹理,要根据这一自然纹理巧妙的利用,千万不要把凹凸纹理有意掺平了,而是充分利用这自然纹理,根据它的凹凸纹理来雕,因为一串葡萄它也是不规则的,在艺术上讲排列整齐没有对是失败的,所以对葡萄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凹凸感强,同时一串葡萄的葡萄粒也要有对比,要有大有小,不能一样大。有的部位要露出葡萄筋,使其更自然。
葡萄藤和叶处理,在核桃上雕藤叶和橄榄有些不同,但大致是一样的,因为核桃的壳纹有非常相似老藤老叶的自然特征,需要巧妙的处理。如:凹凸不平的核纹就可以巧妙的处理成翻卷不一的老叶,更适合处理成攀爬的老藤,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永远是人类不可想象的艺术,只有巧妙的在大自然所创造的艺术上加入我们人类的思想。这才是艺术上天人合一的最佳效果。任何材料一定要尽可能的保留材料本身的特征,在这一过程都是用大小不一的平口刀完成的。藤处理的好是很难的,需要平时对实物的细心观察和经验的积累。
钻洞,钻洞是一们很深的技术,它可以更快的在物体上钻出大小不一的洞,钻完洞后,然后根据这些洞再利用手中不同的雕刻刀巧妙雕出自己理想的效果,关于钻洞技法,我会在今后的贴子里作专门讲解。在七八年前我是用手拿刻刀在核上来回转动,才钻出来一个个洞来的,而且一不小心就钻到手上,每一件作品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大大的影响了创作的心情。有了电钻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危险的过程,如今它进入了更多的雕刻门类,如石雕、玉雕、木雕等等。
修细,修细是一个需要耐心.智慧和经验的过程,它可以好比是一场漫长的手术,需要用到各式的刀具,在这一环节更多的是技术的积累,需要扎实的工底,钻完洞后有些地方比较细了,很容易雕坏,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这时的葡萄就需要用平口刀和斜口刀把它修圆修光华。
藤的修细,藤的修细是根据所打的洞,主要用斜口刀的尖头一点点修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要从里面向外修,这样就不会破坏外层了,修藤的时候还要注意尽量保留核桃自然的外皮,这样更象自然的葡萄老藤,有的腾要修的尽量细一些,光滑点,这样老藤与新藤就有一个明显的对比了,老藤一定要表现出它的苍老。
叶的修细,叶的修细和藤的原理是一样的,也要有新老的对比,修老叶的时候最好能巧妙的留住核桃本身的自然纹理,尽量表现出凹凸不品与毛糙的感觉来.同时也可以在叶上修几个东,表现出叶子被虫子咬过的感觉.老叶可以稍微厚一点,而新叶一定要修的尽量薄,还要光滑.在修叶的叶角时一定要小心,因为这个时候整体都很细了,很容易不小心碰坏掉,要用斜口刀的刀尖慢慢修出来,修某一点时一定要考虑手拿核位置,尽量不要放到特别细的地方,在修细的过程用到最多的是斜口刀,有很多地方还需要轻轻的刮,一件作品越是雕到最后难度越大,雕这一点又要考虑另外的地方,有时真是提心吊胆.这些都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打磨了。
打磨,打磨是一件作品的最后工序,也是镂空里最威胁的时候,弄不好就会把作品弄断掉,千万要小心。打磨的工具就是各型号的水沙子,在我的作品里最粗的是600号的,最细的是2500号的。
打磨完后要用牙刷轻轻刷去打磨后留下的粉末,完成后再仔细对作品观察一遍,看那一点还不到位还要修的,最后刷一点橄榄油,一件作品就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