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体力上,都属于绝对的弱势群体,因此在社区和学校这些能让孩子接触到的地方,需要加强教育力度,以往社会对儿童身体安全讲得比较多,但对儿童心理安全却很忽视。
现在,到了要把心理安全和心理健康提到重要日程上的时候了。
2、追寻家庭暴力的源头,其成因是家庭成员负面情绪过多、攻击性情绪增长,出于释放能量的一种需要而产生的暴力行为。这样的情绪如果转化得当,成为正面的能量,就会是利他的、有建设性的,如果释放转化不当,就会成为暴力,有毁灭性的能量。
3、从心理健康角度讲,这样的行为是可以预防的。主要是提高家长的个人素质。家长的方式会影响到孩子,因此家长要对自己有所认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达方式,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二、家暴的原因
观念错位
贪恋婚外情导致家庭暴力。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人在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本土的、外来的思想、文化、观念、习俗的激烈碰撞中,思想迷失了方向,道德观念特别是婚姻道德观念发生了错位。一些男性视糟粕为时尚,以拥有“婚外情”作为向人炫耀的资本,有的在外与“二奶”长期非法同居,生儿育女。回家则对妻子“横挑鼻子竖挑眼”、使妻子“左右不是”,以种种借口逼迫妻子离婚,更有甚者,将所包“二奶”带回家中居住,把妻子赶出家门,妻子稍有反抗,则会招致家庭暴力,调查中,由婚外情引起的家庭暴力有60例,占30%。
一些人性格扭曲、品行不端
直接引发家庭暴力。一些男性性格扭曲,常常无端怀疑配偶生活作风不检点,不许配偶和异性说话,不许配偶贴补家用外出打工赚钱,配偶若有反抗,就会遭到家庭暴力;一些年轻男女沾染上不良习惯,整天贪于玩乐,游手好闲,在外赌博、酗酒、嫖娼无所不为,有的横行乡里,危害百姓,是人见人恨的恶霸。这些人无家庭责任感,有不顺心的事就回家耍威风。如在外赌博输钱后,逼妻子出去借钱,借不来就会遭到暴力。妻子若欲提出离婚,就会遭受他们的威逼恐吓,妻子常常忍气吞声,不敢告发。此类情况占总数的22.5%。
一、以上就是华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家庭暴力是一般家庭内部事务,不予过问,不予干预,有的法官对于受害者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请求离婚的诉讼,一味调解和好不判决离婚,从而使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地实施暴力行为。、孩子叫的时候不答应
当小孩子学会开口说话之后,家长们暗无天日的日子就来了。有些妈妈们天生就爱唠嗑,可是当你的孩子会说话之后,你会发现孩子的话比你都能说,说的你都不想搭理了有没有!
有些家长就被烦的没招,当孩子叫自己的时候干脆不搭理,想要让孩子就此放弃缠着自己。家长的这种做法就是冷暴力,会导致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从而变得胆小怕事。
家长不想理孩子的时候,完全可以说“妈妈/爸爸这会儿有事,等下给你说”之类的,而不是不搭理孩子,冷暴力对待孩子对孩子心理发育和性格养成极其不利。
二、孩子犯错承认错误,家长不理睬
小孩子难免会犯错,就看家长会怎么对待了。明智的家长都会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错误,而有些家长在孩子主动道歉之后,不仅不理不睬,反而阴阳怪气的说“早干嘛去了,现在才知道错了”。
家长最主要的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要让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不是一味的维护家长权威,让孩子害怕自己、忌惮自己,一个被孩子害怕的家长,算一个合格的家长吗?很显然不算,害怕并不代表敬重,只有被孩子敬重的家长,才能算合格家长。
家长自认为这些正确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在对孩子冷暴力,而遭受冷暴力的孩子身心无法正常发育,从而导致性格存在缺陷。希望家长们能多加注意,拒绝对孩子冷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