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住证积分

家庭中教育孩子的几大误区 家长注意哦

居住证积分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教育专家说,孩子在上学前就能背唐诗,貌似不错,可是,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弊大于利的。唐诗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佳作,遣词造句极其精练、含蓄,有时为了行文的需要,颠倒字词正常顺序的事常有,这与现在人们的语言习惯大不相同

 教育专家说,孩子在上学前就能背唐诗,貌似不错,可是,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弊大于利的。唐诗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佳作,遣词造句极其精练、含蓄,有时为了行文的需要,颠倒字词正常顺序的事常有,这与现在人们的语言习惯大不相同。幼儿尚处于学习语言的初始阶段,凝练的唐诗,要让幼儿读熟、读懂,并受到教育,谈何容易?
建议年轻家长让孩子多吟诵一些儿歌。幼儿感知事物是从表象入手的,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儿歌正是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容易切入幼儿的心灵,可发挥出多方面的作用。
让孩子过早学电脑
婴幼儿用电脑并非明智之举,就是大人用电脑久了,也会感觉头昏眼花,浑身酸疼,何况是容易上瘾、没有自控力的宝宝?加上现在的电脑设备都是根据大人的体型设计的,因为角度和高度都不对,很容易伤害宝宝的视力和骨骼发育。
小朋友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玩的东西很多,电脑可以等上小学再学也不迟。
和别人比孩子
你的孩子第几名?你的孩子参加辅导班了吗?你的孩子有什么特长?别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已经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上,不要受别的父母这些问话的影响,因为那样你会觉得你的小宝贝好像总有些地方发展得比别人慢。
每个孩子的发展是不同的孩子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这时你要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和放松的心情来对待。一个孩子爬得早并不代表他比别人发展得好,只是更多地说明他想追赶父母的脚步。
忙得牺牲自己的休息
每个妈妈经常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家里非常凌乱,要洗盘子、洗杯子,根本无法睡觉,直到自己精疲力尽。调查显示,每个新妈妈的第一年都要丢掉400-750小时的睡眠。
妈妈要尽可能的让自己得到足够的休息。其实每天白天你都应该尽可能地打个盹,或者至少在周末睡个长觉。没有充足的休息,你很难在那些本应快乐的生命时光里体会快乐。当然,休息的时候你可能要少做很多事情,但是充分的休息比洗盘子、洗杯子更重要。
为孩子花太多的钱
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孩子会改变你的生活。但是没有人告诉你,孩子也会让你的钱袋日渐萎缩,你恨不能为孩子倾其所有,但是合理的的开支也是家长要学会的。列一个表格会减少你的超额开支。找有经验的父母和你一起买东西,她也会告诉你什么是真正有用的,你也可以少上当。
合理计划适度开支。别在孩子的衣服上太费心,因为孩子一晃就长大了。玩具也是一样,大多数婴儿更喜欢对同一件东西玩来玩去,甚至就是一个盒子就够她玩一阵子了。你不如把剩下来的钱用来让她上钢琴可或者上大学。
儿童积分制管理
儿童积分制管理是由湖北群艺集团副总经理刘洁女士所独创,从儿童的心理和需求出发,设计的一套系统的儿童教育方法。
什么是儿童的需求,例如:女孩爱打扮、喜欢穿花衣服、新衣服、漂亮的衣服,喜欢洋娃娃;男孩喜欢买玩具等等,然后通过积分,把大人的愿望与儿童的需求结合起来,并制定相应的目标,如果是男孩,你就可以设计:达到500分买一个坦克,达到1000分买一个遥控飞机,达到2000分或3000分到上海迪士尼去旅游等等。
如果小孩喜欢吃雪糕,而又要限制,那么就可以规定:每增加50分吃一次雪糕等等;并且事前可以根据积分的标准和兑分进行控制设定,然后再把大人的愿望导入系统中,例如:大人希望小孩早睡早起,希望小孩早上起床自己拉窗帘,叠被子,希望小孩文明用语,有礼貌,希望小孩学洗碗、扫地等等,你就可以规定,晚上九点前睡觉的奖3分;早上自己按时起床的奖5分;自己拉窗帘奖1分,叠被子奖2分,扫地奖3分;洗碗奖5分等等。这样,小孩就会跟着大人的感觉走,最后成为一个好孩子...... 具体怎么使用,体系中儿童积分制管理创始人刘洁女士在光盘中讲的很具体,并有配套的记录软件,记录的表格和积分的标识;当天购买,当天使用,当天产生效果。快快行动起来吧!育儿路上,与你携手共进,
做合格父母,和孩子一同成长。
痛击现代"痛而不生、生而不养、养儿不教、教而不精"的社会现状,主张"好父母养成,智慧育儿"。
家庭怪圈:

焦虑的母亲+忙碌的父亲=无助的孩子

家庭中教育孩子的几大误区 家长注意哦(图1)


—当下生活中很多家庭走进一个怪圈,
即:焦虑的母亲+忙碌的父亲=无助的孩子。
家庭中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父母对家庭教育不明白,不重视,总是等到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才会“临阵磨枪”病急乱投医学习各种育儿术、育儿心经解决眼前问题,但是却忽略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
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日常生活中父母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
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
眼下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今天津逗妈妈和大家分析一下现今普遍几大家庭教育误区,教予帮助家长如何对症下药。
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1、放羊式教育
很多家庭,家长成天忙碌于工作,拼命赚钱,把辛苦挣来的钱大笔大笔给孩子用来上昂贵的早教、送孩子去不菲的私立学校、辅导班培训,孩子完全交给了别人去教育。还自圆其说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是实际上这根本谈不上家庭教育。
拒绝放羊式教育!!!
有些父母生完孩子,忙于事业直接把孩子交给自己父母(老人),自己直接放养,不管了,甚至有些家长常年在外面回到家里明显和孩子之间产生了疏离感。
对于孩子们来讲没有了父母爱的滋润,失去了情感上的连接,最终导致亲子关系的僵化。
2、打骂式教育
很多家长缺乏家庭教育观念,但又不懂得学习,沿用老套“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待孩子缺乏耐心,而且自我情绪掌控不好。比如:看到孩子玩游戏不写作业不吃饭,打骂;孩子放学去网吧,打骂;孩子的分数下降了,打骂。
教育误区:孩子不听话,该打!
经常打骂孩子的家长,往往事后也很苦恼,觉得自己也不想打骂孩子,可是当看到孩子的问题和缺点,就是忍不住,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案例解读
我的一位朋友A,小时候父母离异,她就跟着母亲,实质上她妈妈为女儿付出了很多,可是只要她犯错,她母亲就像复读机一样打骂她,大概内容就是“你跟你爸一样的货色,没出息,成天就知道游手好闲。”有事没事就这样骂她。
不难看出这位母亲把对孩子父亲的怨恨全发泄在孩子身上,复读机式的打骂像魔咒一样在A的脑海里面种下了这个种子,于是她就在这个信念的催眠之下,现在真的变成了这样的人。
当A现在一提到她母亲的时候,令人心酸,她说她在妈妈身上感受不到一丝丝的爱,甚至不想再看到她妈,太可悲了。可见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真的会毁了孩子一生。
记住,冲动是魔鬼。
打骂孩子使用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最大!
难道我们连这点耐心都没有吗?
父母经常性打骂“不成器”的孩子,以为是在教育孩子,其实是大错特错,很多孩子在父母常年累月的负面影响下,最终变得“破罐破摔”的不在少数。
父母需要多关注孩子真正的内心感受和需求的同时,一定要先学会自控,只有这样你的孩子才走向正轨的生活。
3、夸奖式教育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了让孩子充满自信,需要表扬和赞美。
确实有很多孩子因为赞美暂时会改变,但是,许多家长没有领悟到表扬教育的真正内涵。
“孩子你真棒!”“太棒了!!”这种空洞地表扬失去了表扬的意义,日常过多的表扬会使得孩子习以为常。
相反表扬的频次降低,孩子就会由挫败渐渐变成赏识依赖,最终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表扬而去表现。
孩子会单纯的认为,父母爱的是我的表现,我只有不断努力好好的表现才能获得他们爱。
拒绝表面式表扬!
学会通过表扬来挖掘孩子内在觉醒的力量。
比如说孩子考试得了高分,进入班级前二名,父母很容易习惯性的说:真棒,必须表扬。接下来父母还会说:这次不错,继续努力,下次争取考全年级第一名。
分析:首先对于孩子学习成绩优异,父母给予肯定没有错,表扬也没有错,但是父母应该意识到,表扬孩子不单纯是分数和年纪排名,应该学会赏识孩子成绩背后的行为。
如果父母总说:这次考试成绩不错,继续努力,下次争取考年级第一名。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成绩越好,压力就越大。有时反而会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不敢再考高分了。
关键词:父母应学会发自内心地爱孩子和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管理孩子的行为。
就表扬来讲,父母应肯定孩子用功读书的同时,认同孩子优异成绩背后的行为和品格。包括孩子自觉性强、认真写作业、努力学习、善于思考、不耻下问的过程,进行肯定和表扬。
孩子心理健康 gt; 一切
孩子的心理健康大于陪伴孩子、给孩子营养吃喝、保障身体健康、给孩子物质的满足、给孩子参加特长兴趣班、给孩子参加补习培训班、给孩子找好学校……
孩子是父母的天使,往往是我们成人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慢慢使孩子长出了“犄角”和我们抗衡。
融洽的家庭亲子关系是关键。
教育孩子的义务和责任只有从父母自身开始履行,学习和重视家庭教育重要性,才能减少阻碍和管教孩子的成本,提升教育孩子的效果。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