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两孩政策”正式实施以来,上海的生育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根据《上海市社会发展报告()》数据,,上海妇女二孩生育率不足四分之一,户籍率降至6.7%!在今天(17日)上午举行的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翁文磊代表市妇联作了讲话。其中,强制父亲休假不少于30天!
&去年,上海市妇联对上海市家庭教养扶持政策进行了调研。调查显示,家庭教养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养的经济压力。66.3%的上海女性因为“经济负担”而不打算生育两个孩子。据统计,,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64183元,直接育儿成本占可支配收入近六分之一。二是家庭育儿的精力和时间。43.8%的被调查者因缺乏家庭照顾能力而放弃生两个孩子。祖父母照顾是上海家庭育儿的主流。然而,随着初婚年龄的提高和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祖父母照管的红利逐渐消失。第三,女性的职业发展是否受到两个孩子的影响。有两个孩子的妇女担心由于职业中断和工作时间缩短而失去工资和晋升机会。重返职场后,家庭和社会对“母亲”的期望往往高于对“父亲”,女性由于“技能萎缩”而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劣势。
&在全面鼓励“二胎”生育的背景下,出台与上海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家庭养育支持政策十分必要,通过制度安排和公共服务,实现对家庭养育等责任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家庭养育的意愿和能力,营造有利于生育的社会环境。
&
&因此,市妇联建议:一是继续探索和推广公益性社区幼儿保育模式。-,上海市连续三年将社区关爱点建设列为市政府的实践项目,有效优化了全市关爱服务结构布局。与面向市场的护理机构相比,社区育儿模式更为简单、灵活、经济,不仅可以实现“育儿”,还可以有效地降低育儿成本。建议继续坚持普惠性、公益性和育儿一体化原则,整合资源,增加3岁以下儿童社区育儿供给,加强家庭科学育儿指导,并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不断提高科学育儿宣传和服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二,建议产假和配偶陪产假相结合,实行家庭育儿假。目前,上海育龄妇女享受的产假和产假为128天(其中产假98天,新增产假30天,不含困难产假和多次产假),夫妻双方享受的陪产假为10天,共计138天。为营造家庭共同承担育儿责任的良好氛围,积极为父亲育儿创造条件,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将产假和配偶陪产假合并为夫妻双方可共同享有的家庭育儿假。建议将家庭育儿假延长至半年,即182天,其中法定父亲假不得少于30天。
&四是以“家庭”为单位,提高保障水平。比如,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子女教育费可以专项扣除,但不将0-3岁子女教育费纳入扣除范围。同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减税力度还远远落后,还有很大的空间。例如,我们将增加基本的家庭支持保险。以保险的形式,对抚养子女的家庭给予经济补助,减轻育儿负担。
&市妇联表示,建立符合国情和市情的家庭供养制度,减轻育儿压力,依法保障妇女就业等合法权益,更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