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住证积分

在家庭教育孩子的基础上 有十种方法才算得上正确的教育

居住证积分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都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不仅能够学会那些丰富的知识,也能够学会怎么做一个优秀的人。但是家长们想过没有,现在的孩子都是心头肉,学校的老师哪敢怎么管?所以首先家长先做好表率,你自己的孩子你自己首先得教育好。

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现在的小孩自尊心都特别强,而且非常的叛逆。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已成为家长们头疼的一件事了。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吧。
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则是其中关键。很多家长都抱怨,学校的老师越来越不管事了。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都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不仅能够学会那些丰富的知识,也能够学会怎么做一个优秀的人。但是家长们想过没有,现在的孩子都是心头肉,学校的老师哪敢怎么管?所以首先家长先做好表率,你自己的孩子你自己首先得教育好。
家长应该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很多家长也懂得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于是,孩子学习的时候去陪着孩子,就出现了这样一幕:孩子在伏案写作业,家长在一边玩弄手机,当孩子左顾右盼,说想看电视的时候家长却反过来批评孩子不认真。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在学习,而别人在你旁边拿着手机在玩弄,你会是什么感受,且不说一个成人应该会有比孩子较好的自控能力。既然是陪伴,就应该高效,孩子学习时,作为家长也应该拿出一本书阅读,让学生知道作为家长我都在学习,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一、树立榜样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图片来源:摄图网)
二、环境熏陶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批评惩罚
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孩子的教育一般可以分为:社会的教育,家庭的教育,校园的教育。要按排序的话,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的教育了吧。孩子在小的时候,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同时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有着很深的影响。
每个人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只能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偏。看看下面3种家长们常犯的错误,你在其中吗?
对孩子过于溺爱
生活中,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是不是不再给她买有鞋带的鞋子?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是不是不再让她走近洗碗池?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1个小时,是否会嫌她笨手笨脚?
孩子总会有展翅高飞的一天,就像蝴蝶要破蛹才能长出能够支撑飞翔的翅膀,在他需要破蛹的时候把蛹捅破,孩子又怎么可能飞得起来,怎么去经历风雨。

宠爱孩子是母亲的本能,但是如果孩子连一点风雨都经受不起,又怎么能独立自强?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现在他没有承受的风雨,社会上会加倍给他。

在家庭教育孩子的基础上 有十种方法才算得上正确的教育(图1)


对儿女的关心不足
12岁的湖南留守少年小岳,因为琐事先后杀死表弟、表妹和最疼爱自己的姑妈。,湖南衡阳一名女孩倒在草丛里当场死亡,凶手是整个童年里唯一的朋友,年仅12岁的留守女孩陈晓雯。
这两个年幼的孩子对于生命、犯罪、法律全然没有概念,在人生中最该被教育的年纪,却没有人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对儿女过度干涉
在一个父母严苛的家庭里成长是什么感受,一个网友是这样回答的:
今年我30岁了,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每次回家,一听到妈妈走进我的脚步声依然会觉得害怕,我觉得我可能有点心理阴影了。
有人觉得慈母多败儿,严母出孝子,过于溺爱儿女确实会让儿女丧失独立自强的能力,但过于严格是不是也是另一种人格的缺失。
要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跟孩子最亲密的人,孩子从小就跟自己的父母存在依恋关系,而安全的依恋关系会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永远是爱自己的、不会抛弃自己的。
但如果你是一位严苛的爸爸或者妈妈,对待孩子总是批评和指责,一定会对孩子以后的成长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的!他们也许会变得擅长撒谎、两面三刀;也许性格变得懦弱、自卑从而抗拒人际关系的交往;甚至可能会有严重的焦虑、恐惧,导致强烈的应激反应、肢体冲突等。
孩子纯洁如一张白纸,上面最初的颜色是由父母绘制的,他们的未来究竟会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白纸上的最初的颜色。那么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上呢?
首先无论家庭条件再优越,父母都不能过分满足孩子的要求,要懂得向孩子分析事情的合理性,拒绝孩子无理的要求,对于孩子的请求可以让他把这些需求的合理性写出来。
然后再做决定是否满足,例如孩子想要买足球,那么让他把为什么需要足球的理由写下来, 如果理由充分,就满足他。其次要多陪伴孩子,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爱,当发现孩子有不合适的行为问题时,温和坚定地指出来,并告知正确的做法。
父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在参与自己的成长,很在乎自己。最后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过于严苛,学会适当地鼓励孩子,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越自信表现越好,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才是最重要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