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无处不在。小孩子在平时与同学之间交往时,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小磨擦,小碰撞,有时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小磕碰、一次小接触,或一个道听途说,许多时候还是误会造成的。所以正确认识和引导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对孩子的成长、锻炼和提高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有着重要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即是导师,更是榜样。那么,作为孩子的家长怎样来看待,引导孩子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呢?我认为可以探索以下一些方法:
方法一:教孩子分析问题根源
小朋友之间发生矛盾,首先是希望得到大人的帮助,况且自己认为自己都很在理,这时,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不要人云亦云,偏袒孩子,要细致了解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帮助孩子认识到问题究竟出在哪儿,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方法二:启发孩子想办法解决
找出问题的原因后,孩子对如何处理和解决仍然是比较迷茫的,或者想出一些错误的解决方式。这就需要大人引导他如何正确处理比较恰当。家长一定要站在公正和负责任的立场来进行指导,这样才能养成孩子正确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承担责任品质。孩子们之间的矛盾,我们首先建议他暂时适度保持和那个同学距离的同时也让他帮助这个同学要真诚,而不是批评、嘲讽和炫耀。另外告诉他帮助和辅导同学要有技巧,要循序渐进,多站在同学的立场考虑问题,多表扬同学的优点、和同学一起进步等。同时,我们也和那位同学的家长积极联系,共同引导孩子处理解决矛盾。尽量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自己融洽。方法三:让孩子自己面对矛盾
同学之间出现矛盾后,大多孩子都不愿意去面对和解决这个矛盾,有告诉大人和老师期望解决的。也有采取逃避的。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叫孩子勇敢的去面对和解决,容易纵容孩子一遇到困难或麻烦,就本能地找父母或老师解决的习惯。这个时候,大人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尝试去解决,多用“你有什么好的主意?” “你觉得你们应该怎么做?”等提问,让孩子感到自己有权利也有责任去思考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会让他更自信。下一次,他也就有了勇气自己去处理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了。如何培养幼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在缺乏困难的环境中成长,在家中是生活在平静温和的港湾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幼儿园里,我们大多数教师又受家长或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怕孩子因争吵而打伤或碰伤。因此,每次问题出现时,教师往往会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并加以阻止,孩子们也因此失去了很多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得不到发展。长此以往,孩子们一遇到问题就以拳脚胜负来决定,这对孩子们之间的交往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交往能力差、合作意识不强、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不强等不好的方面。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那如何来培养孩子之间解决问题的能力了,我有以下几点小建议:
一、利用同伴的影响力,激发幼儿愿意自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孩子们从小生活在没有困难的环境中,任何问题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帮忙解决,因此他们已经形成了对成人的依赖心理,一遇到问题就试图寻找别人的帮助,没有自我去解决的积极性。因此,要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就要激发起孩子愿意自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我在平时非常注重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看到愿意尝试去自我解决问题的孩子,我会在集体面前强力地表扬,使其他幼儿知道遇到问题要向他们学习,既尝试自己去解决。
晨间自由活动时,云云和琦琦很快地各自拿好了四五只彩圈,后来来园的妮妮很想玩圈,她走到琦琦和云云面前:“给我一只圈圈,好不好?”她们两人互看了一眼后走开了,妮妮很委屈地走到我面前:“老师,她们有好多圈,也不肯给我一个!”我用很高兴地语气说:“你很棒,能够自己去问同伴要圈,老师相信,你再去好好说的话,她们肯定愿意给你的!”妮妮很高兴地走了。在接下来的晨会活动中,我就抓住这一件小事,在集体面前大大表扬了妮妮遇到问题愿意自己去解决的事情。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她们会模仿那些受表扬孩子的做法,因此在后来的时间里,我常能听到孩子们这样说着:“遇到问题自己解决!”。可见,幼儿自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增强了。
二、正确看待幼儿之间的“争吵”,在争吵中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幼儿走出家庭,与伙伴之间的矛盾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种种交往的障碍。而解决这些障碍正好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通过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也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那么以后,孩子再遇到问题时,就不会一味地依赖成人,会自己想办法,这便增强了自信心和自己解决争端的能力。既然孩子之间的争吵对他们个性心理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我们对此就不必大惊小怪,而是要正确对待。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幼儿争吵也有它一定的弊端,幼儿争吵有时会是“力”的较量——打架,这是成人必须制止的,其他时候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寻找大家都满意的答案。
活动区中,伟伟、涛涛都想玩跳跳棋,大家同时坐上了一只椅子,他们两个你挤我我挤你,都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我看见了,对他们之间的事情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对活动区的要求重声了一遍:“一只椅子可以坐几个人?”“我先坐到的”他们两人同时说着,边说还边往另一边挤一点,就希望能把对方挤下去,因为他们知道现在这椅子上只有一人能坐。我在一边默默地观察着,他们挤了一会儿也停了,伟伟拿了一颗棋子和对面的小朋友玩了起来,涛涛坐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可能是他觉得这样坐不舒服,又或者是他发现建构区里人还没满,涛涛主动站了起来,并对伟伟说:“你先玩,等一会儿跟你交换好吗?”伟伟很爽快地答应了,原本激烈的争夺椅子大战就这样平息了。从中,我感受到:当幼儿之间产生矛盾、发生争吵时,只要没有打架等情况出现,教师就应该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相信他们肯定能合理地解决,久而久之,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帮助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从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说到孩子间因矛盾而发生的问题无非就那几方面:物品的争抢、无意地碰撞等,在那些时候解决问题的方式其实是很单一的,如何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帮助幼儿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让那些方式成为幼儿之间解决问题的工具。
我经常利用晨会、散步前、离园前等时间和孩子们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会假设一种幼儿之间出现的矛盾,于是把问题抛给孩子:“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孩子,你会怎么做?”孩子们的回答是千奇百怪的,但是只要符合宗旨——合理友好地解决,就都算是很棒的方法。几个月下来,幼儿已经积累了多种方法,如:石头剪子布决定、交换玩解决、一起合作玩解决等。通过这种方式的尝试后,我感觉到:当幼儿之间碰到问题时,应引导幼儿想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选择最好的一个,重点是帮助孩子更灵活,更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任何年龄的孩子都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
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用处,我们不能忽视此方面的培养。通过多方面的共同教育引导,本学期本班孩子在独立主动解决问题的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当然,培养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像利用言传身教引导幼儿自我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不管是什么方法,我们只要做个有心人,时刻把培养幼儿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做法落实在教育教学中,相信我们的孩子都会拥有很强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